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冷水江市八年級歷史下學期期末試卷(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8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考試試卷
歷   史
(時量:60分鐘    滿分:100分)
題號 一 二 總分
得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將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在下表相應題號下面。)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1949年10月1日,歷經滄桑的中國人民迎來了自己的節日。這一天發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x藏和平解放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2.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隆重舉行,本次會議通過的內容有
①“共同綱領”    ②五星紅旗為國旗    ③抗美援朝    ④確定了代國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3.他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為了不暴露目標,忍受烈火燒灼的劇痛,堅持在潛伏地點一動不動,直至犧牲,從而保證了整個戰役的勝利。這里的“他”是
A.黃繼光 B.董存瑞 C.羅盛教 D.邱少云
4.1950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的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此次參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是
A.朱德       B.彭德懷        C.賀龍      D.劉伯承
5.從農民擁護新生政權的角度看,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義的是
   A.農民成為土地主人                B.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
   C.消滅了地主階級                  D.為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6.新中國成立時,“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边@一落后局面的改變開始于
A“一五”計劃時期     B.“大躍進”運動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7.2018年12月4日,我國將迎來第三個國家憲法日,設定國家憲法日是為了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依法治國。那么,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在那次會議上制定的?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B.十一屆三中全會                        D.第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8.板書是濃縮的教學案。見右下圖板書設計,其標題應為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國有企業改革

9.為了更好的開展“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主題教育活動,某地準備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觀看一部電影,下列選項中最合適的是
 
 
  

      A                  B                      C                D
10.右圖老照片內容是“文革十年”中的常見場景,“文化大革命”十年指的是
A.1954~1964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61~1971年
11.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樣;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边@首對聯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狀況,下列哪些是這一時期“是非”不分的表現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組指責一些老干部的行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節,人民群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展“四五運動”
 D.1976年,華國鋒、葉劍英領導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
12.小云同學帶著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搜集了“政企分開”“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資料。根據這些信息,判斷他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民主與法制建設  D.國有企業改革
13.2018年10月20日中國新聞網報道:18大后55名省部級以上高官落網 ,山西占7人。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刑法》規定的三個基本原則之一的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      B.人們生活水平提高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14.當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開放”、“光輝旗幟”等關鍵詞,你能聯想到的是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思想       D.科學發展觀
15.1979年1月1日,鄧小平再次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評選為上一年度的世界風云人物,他能夠獲選是因為
A.率軍挺進大別山                  B.指揮淮海戰役
C.領導改革開放                    D.發表南方講話
16.1997年7月1日,一名香港警察對記者說:“幾個小時前我還是一個皇家警察,現在己經成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香港警察。”他說出這番話的直接背景是
A.新中國的成立                      B.經濟特區的設立 
C.中葡聯合聲明的簽署                D.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
17.右圖是小強同學在自主學習時整理的提綱,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A.人民空軍的建立與發展           
  B.新中國的國防建設成就
 C.導彈部隊的發展與進步           
  D.人民海軍的建立與發展

18.20世紀50年代,中國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后來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是
A.“求同存異”方針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合作共贏                          D.不結盟政策
19.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萬隆會議60周年的紀念活動。60年前周恩來針對帝國主義破壞萬隆會議的陰謀及與會國之間的矛盾和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A.合作共贏        B.百家爭鳴        C.百花齊放         D.求同存異
20.與“1971年”“第26屆 ”“五大常任理事國”等關鍵詞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1.1972年尼克松訪華,他下飛機后主動與周恩來總理握手,并動情地說:“當我們握手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所說的“另一個時代開始了”是指
A.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 B.中日關系開始走向正;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臺法席位         D.美國從此放棄干涉中國內政
22. 1964年的秋天,中國___▲___,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與核訛詐。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成功發射了第一枚近程導彈
C.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D.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
23.“細看稻菽千重浪,要數風流是此翁。”人們常用這句話來贊揚一個人“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這個人就是我國杰出的農業科學家
  A.袁隆平             B.鄧稼先         C.楊振寧          D.侯德榜
24.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明確提出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
 A.科技        B.教育        C.文藝        D.體育
25.對改革開放前大家在服裝方面的特點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也很單調
 B.青少年喜歡穿綠色軍裝
 C.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
 D.時裝表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非選擇題(共3道小題,第26題14分,第27題16分,第28題20分,共50分)
26.1953——1976年,是我國開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時期。這一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失誤。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57——1965年我國的主要建設成就圖
                   
(1)根據上圖及提示填序號。(4分)
     第一批國產“紅旗”牌轎車出廠所在地:                   
     鋼鐵工業基地:               
     南京長江大橋所在地:               
     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所在地:               

材料二 :1958年的《人民日報》曾出現過這樣一些報道,“麻城建國一社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創花生畝產一萬零五百多斤記錄”。
(2)這一報道應出現在哪一運動時期?請你談談對這種現象的看法。(6分)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災難:民主法制遭到嚴重破壞(迷信個人崇拜,人民代表大會形同虛設,公、檢、法遭到沖擊)、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沒有提高,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
                                      ——選自《婁底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指南歷史》
(3)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列舉“文化大革命”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三例。(6分)
 
27.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光明日報》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是針對當時什么錯誤方針而發表的?該文的發表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何積極影響?(4分)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答對兩點就計滿分,4分)
 


材料二:當代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鄧小平的支持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推廣開來。
        對外開放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決策。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層次、扇面形輻射的對外開放大格局。
                           ——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卷》
(3)從材料二可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率先進行“包干到戶”、成為我國農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4分)


(4)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回答:(5分)
     列舉出一個經濟特區:                (1分)
     列舉出一個沿海開放城市:                (1分)              
     列舉出一個沿海經濟開發區:                (1分)
     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                                          (2分)
28.歷史專題講座是歷史教學的一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外延、深化和補充。我市某校八年級學生在本期自主開展了一次“加強民族團結和推進祖國統一”的專題講座,F請你參與此次活動,并對有關內容進行篩選。
【民族團結】
材料一: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的大小,分別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機關。在各民族雜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區內,各民族在當地政權機關中均應有相當名額的代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根據材料一,指出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根據什么文獻確立起來的?概括其主要內容。(4分)

 


【祖國統一】
材料二:1984年2月,鄧小平明確指出,祖國統一后,“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香港問題也是這樣,一個中國,兩種制度!
                                       ——摘自岳麓書社《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材料三:主權問題是不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過香港島和九龍。
——1982年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談話

(2)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把黨中央多年來醞釀的和平統一祖國的構想,創造性地概括為什么方針?(2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個國家侵占的?1997年我國政府收回的香港包括哪三個部分?談談你對香港回歸的感想?(6分)
 
(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目前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有利因素有哪些?(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34247.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