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政治下期中試卷(徐州市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檢測
八年級思想品德試題
(全卷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
    確的選項。(每題3分,共51分)
1.2018年1月9日,獲得我國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院士       和中國中醫科學院       研究員頒獎。
   A.趙忠賢 屠呦呦    B.張存浩 程開甲    C.鄭哲敏 王小謨    D.袁隆平 吳文俊
2.2018年3月26日,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獲得777張有效選票當選為香港特 區第五任行政長官。
A.梁振英           B.林鄭月娥          C.曾俊華           D.胡國興
3.中央電視臺2018年4月1日播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       ,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 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A.天津濱海新區     B.廣州南沙新區     C.河北雄安新區     D.北部灣經濟區
4.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了2018年教育工作:持續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繼續擴大重點高校面
  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以上舉措              
  A.滿足了每一位公民享有絕對平等的教育權利
  B.體現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C.說明我國義務教育的不平衡狀況已得到根本改善
  D.杜絕了社會不公平現象,維護了社會正義
5.下列屬于正義行為的是
  ①小勇看到爸爸醉酒駕車又不聽勸阻,及時撥打“110” ②小英將同桌小蘭考試作弊的事告訴了老師     ③小明為受欺負的好友“報仇”,將小剛痛打一頓     ④學校取消了酷愛讀書、學習成績優異的小林的榮譽稱號,因小林從學校圖書館偷了一本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認為吸煙時髦、瀟灑,有個性,于是追求、模仿。
  對于青少年吸煙的相關認識不正確的是
  A.吸煙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B.吸煙不是追求真正個性的表現
  C.吸煙會危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D.吸煙是不良嗜好,對他人沒有影響
7.微信搖一搖,朋友自然來。然而,“搖一搖”也搖來了兇險和危機。由此我們要
  ①滿足好奇心理,廣泛結交朋友           ②做好信息管理,保護好個人隱私
  ③設置驗證信息,審慎添加好友           ④不輕易接受搭訕,謹防上當受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多一點情趣,多一點高雅。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
  A.社會的文明程度                       B.對生活的熱愛和美的積極感受  
  C.法律的制定和完善                     D.強烈的好奇心
9.“徐馬”來啦!2018年4月9日,徐州國際馬拉松賽開跑,很多市民踴躍報名參加“迷
  你馬拉松”(7.5公里),途經徐州最美跑道:湖西路——玉帶路——珠山西路——湖
  中路——音樂廳——二環西路近音樂廳。市民選擇這種休閑方式
  ①能夠鍛煉身體、放松心情               ②能感受生活中的美
  ③只是培養了欣賞自然美景的情趣         ④有利于我們陶冶情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著名文學家、戲劇家夏衍臨終前感到難受,秘書說:“我去叫大夫!闭谒_門欲
出時,夏 老艱難地說:“不是叫,是請。”隨后就昏迷過去,再也沒醒來 !安皇墙校钦。”成了 夏老的遺言 。從中可以看出夏老
   ①心懷正義,有同情心                  ②尊重別人  
③平等待人                            ④與人交往講究細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2018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總則》,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總則是編纂民法典的開篇之作。這體現了法律的基本特征是
A.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B. 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C.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D.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12.網絡安全這個問題已經成為關系國家安全和發展、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
  問題。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遠離網絡,避免個人信息的泄露   B.公民享有言論自由,網絡上可以隨意發表言論
   C.不泄露個人隱私,保守國家秘密   D.網絡安全問題事不關己,無需多慮
13.“法律是根高壓線,誰碰上它誰觸電;法律是個守護神,懲處違法護好人。”這句話
   體現了我國法律
   ①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②制裁違法犯罪行為  
   ③維護公民的一切權益                  ④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法律可以嚴禁遺棄老人的行為,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孝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
   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
   為!睂@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①法律和道德都是人們的行為規范        ②道德的規范作用要比法律的大
   ③法律和道德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      ④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必須結合起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國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國家考試作弊,最高可判刑七年。下圖《作弊入刑》中的
  “槍手”“被替考者”受到刑罰處罰的理由有
   ①他們的行為是犯罪行為                ②具有社會危害性  
   ③一切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④觸犯了刑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          是我國政府部門中掌管社會治安和國家安全保衛工作的專門機關。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人民代表大會     D. 公安機關
17.河南幾位“90后”青年因逃避服兵役,受到“不得錄用為公務員、兩年內禁止出國(境)和升學”的嚴肅處理。這說明
  ①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                   ②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權利不可放棄    
③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                   ④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第18—20小題,共49分)
18.簡答題(13分)
材料一:2018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制定發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明確,以憲法教育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
(1)青少年法治教育為什么要以憲法教育為核心?(9分)
 


材料二: 1982年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流浪乞討 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因規定的“收容遣送制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遷徙自由、行動自由和擇業(勞動)的自由,經過法定程序的審查自2003年8月1日起被廢除。同時《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2)結合所學法律相關知識,分析該辦法被廢除的依據。(4分)
 

19.簡答題(18分)
從眾心理是指個體在社會群體的無形壓力下,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行為的心理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它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發展。某班同學圍繞“從眾心理”開展小組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問題。
第一組     2018年5月5日,安徽一男子聲稱因車禍受傷,在徐州某醫院治療后右腎失蹤。10日晚,最終調查結果公布:男子右腎實為外傷性移位、變形、萎縮。在追尋真相的空窗期,種種猜測肆意發酵,很多市民在朋友圈內盲目跟帖轉發,幫襯這種不信任繼續蔓延。
第二組 晨讀課上書聲瑯瑯,平時不愛讀英語的小菲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跟著念了起來。幾周后,小菲發現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比以前更流利了。
第三組 我們發現人們在遇到以下情況,比較容易產生從 眾心理和行為:已有知識比較匱乏,遇到信息比較模糊時;性格軟弱、自信心不足者;在權威者或有權勢的人影響下。
閱讀以上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依據第一組和第二組搜集的材料,結合從眾心理的相關知識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并簡要分析。(6分)

(2)謠言止于智者。面對盲目跟風轉帖不實言論的現象,我們應如何正確把握?(6分)
 

(3)結合第三組的材料,分析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克服盲目的從眾心理?(6分)

20.探究題(18分)
  信息一: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某項調查得出的我國網民學歷結構圖如下:


(1)結合信息一的圖文資料,簡要概括其反映的主要信息。(4分)

信息二:針對中學生上網,一位教育專家說:“如果你愛孩子,你就讓他去上網,因為那兒是‘天堂’;如果你不愛孩子,你就讓他去上網,因為那兒是‘地獄’!
(2)簡要說明網絡為什么既是天堂又是地獄?(6分)
 

信息三: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2018年2月,文化部、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工信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 局六部委部署開展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多管齊下,凈化網絡空間。
(3)請從法治和道德的兩個角度,為凈化網絡空間各提兩條合理化建議。(8分)


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檢測
八年級思想品德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 選擇題(共51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B C B C D D B A B B C C D A D A
二、 非選擇題(共49分)
18.(13分)(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憲法是一切組織或者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每一位公民要進一步增強憲法觀念,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尊嚴。(每點3分,答出其中三點可得滿分)
(2)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2分)該辦法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憲法相關規定相抵觸,因此被廢除(或該辦法侵犯了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人身自由權利,與憲法相抵觸,因此被廢除)。(2分)
19.(18分)(1)從眾心理具有雙重影響(或從眾心理可能產生積極影響,也可能產生消極影響)(2分)一方面,從眾心理可能抑制我們的個性發展,束縛思維,扼殺創造力,使人變得缺乏主見;(2分)另一方面,從眾心理有助于學習他人的智慧和經驗,擴大視野,克服固執己見、盲目自信等缺點。(2分)
(2)我們要正確把握從眾心理,克服盲目的從眾心理;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從,對于不實言論不要隨意轉發散播;克制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誘惑。(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可得滿分)
    (3)提高知識水平,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礪堅毅性格;增強獨立意識,敢于質疑和挑戰權威,面對權勢時不委曲求全。(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可得滿分)
20.(18分)(1)我國網民規模較大,互聯網普及率高,互聯網事業發展迅猛;(2分)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網民中中學學歷的數量較多,在網民群體 中占主體。(2分)
    (2)網絡是把雙刃劍(或網絡對青少年具有雙重影響);(2分)網絡可能是孩子成長的知識寶庫 ,正確利用網絡會給學生成長和發展帶來巨大促進作用;(2分)網絡上存在一些不良信息,若沉溺于網絡,不僅影響身體健康,可能導致學習退步,甚至走上歧途。(2分)
(3)法律角度:立法機關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來規范網絡環境;相關執法部門加大對網絡環境的檢查和監督力度;嚴格制裁網絡違 法犯罪現象。(每點2分,答出符合題意的兩點可得4分)道德角度:提高網民的素質和公德意識;多做宣傳,提倡文明、綠色上網;發揮網民的監督作用,及時主動的舉報網絡上的不法行為。(每點2分,答出符合題意的兩點可得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58411.html

相關閱讀:2015年春八年級下冊思品歷史期末試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下政治第四單元復習題(含答案江西南昌)
2018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檢測試題(含答案)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2 單元綜合檢測題(附答案)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1-6課時練習題(有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