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四都中學八年級(上)期末
歷史試卷
班級: 坐號: 姓名:
一、單項選擇(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據估計,到1838年,中國4億人口中超過1%的人有了鴉片煙癮,并造成了白銀大量外流、生產下降、失業蔓延、官場腐敗等.為此,清政府( 。
A.決心禁絕鴉片貿易 B.驅逐全部外商出境
C.放任鴉片自由貿易 D.鼓勵國人種植鴉片
2.1840和年的鴉片戰爭,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個優于自己的外來文明的挑戰,…而對這個挑戰卻毫無認識.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戰前清政府與西方完全隔絕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隨著戰爭
C.中國已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D.戰爭打斷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3.近代中國飽受列強侵略,如圖這幅漫畫反映的不平等條約( 。
A.是在上海簽訂的
B.發生在虎門銷煙期間
C.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D.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近些年來,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當年,曾被稱之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是( )
A.英俄侵略軍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侵略軍
5.近代史上,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我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的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美國
6.“萬里出征,抬棺死戰,驅外虜于西域,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稱贊左宗棠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據是( 。
A.出使俄國,收回伊犁 B.虎門戰役,壯烈犧牲
C.查毀鴉片,虎門銷煙 D.痛擊阿古柏,收復x疆
7.要再現鄧世昌率領中國海軍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悲壯場景,應該選擇的歷史素材是( )
A.平壤戰役 B.威海衛戰役 C.馬尾海戰 D.黃海大戰
8.《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政界議論紛紛.下列哪些議論符合史實( 。
①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了.
②英國:我們可以在東交民巷設大使館了.
③法國:我們的機器也可以搬到中國去了.
④德國:我們的軍隊可以駐扎山海關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是在( 。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北京條約》簽訂后
C.《馬關條約》簽訂后 D.《辛丑條約》簽訂后
10.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學編制的知識結構示意圖,他學習的主題是( 。
A.侵略與抗爭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 D.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11.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實踐“師夷長技”思想的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12.“戊戌變法”法令中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內容是( 。
A.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墾荒地,修筑鐵路,開采礦產
C.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D.訓練新式軍隊,軍隊改用西方訓練方式進行訓練
13.資產階級革命派創建的第一個革命團體是( 。
A.興中會 B.華興會 C.光復會 D.強學會
14.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啟示青年,必須樹立變革現實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氣和創新的膽識,“應戰勝惡社會,而不被惡社會所征服”.陳獨秀為了“戰勝惡社會”,希望青年們高舉的兩面大旗是( 。
A.自強求富 B.愛國救亡 C.民主科學 D.實業救國
15.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要查找有關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資料,應選的刊物是( 。
A.《新青年》 B.《申報》 C.《中外紀聞》 D.《民報》
16.魯迅詠贊黨的誕生:“它是遠方地平線上已經看得見桅桿的那一航輪船,是掙脫母腹的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林中的響箭…”中共的誕生( 。
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D.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17.如圖是曾經在中國大地上廣泛流行的慷慨激昂的《國民革命歌》.它唱響于( 。
A.辛亥革命期間 B.北伐戰爭期間
C.新文化運動期間 D.五四愛國運動期間
18.下列關于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中國各界的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蔣介石命令張學良率東北軍將士予以堅決抵抗
B.國共兩黨達成合作協議,統一行動共同抗日
C.中國共產黨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
D.南京國民政府迅速制定軍事抵抗為輔、外交斡旋為主的方針
19.如圖是某紀念館的紀念墻(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記的是( 。
A.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 B.日本割占中國臺灣島
C.八國聯軍洗劫北京城 D.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
20.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取得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大捷的戰役是( 。
A.平型關戰役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遼沈戰役
21.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 。
A.平津關戰役 B.臺兒莊戰役 C.百團大戰 D.淮海戰役
22.1945年8月,毛澤東應邀冒險去重慶談判的原因是( 。
A.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
B.深入虎穴獲取敵人的信息,為主力決戰做準備
C.直接組織、領導國統區的反內戰運動
D.聯合蔣介石,共同抗擊日本,完成中國統一大業
23.全面內戰開始于國民黨軍隊進攻( 。
A.東北解放區 B.陜甘寧解放區 C.山東解放區 D.中原解放區
2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戰爭形勢起了一個根本的變化,即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國民黨軍隊則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御。這一轉變,是以解放軍渡過黃河向南進攻,把戰爭推進到國民黨統治區為標志的!边@段話所指的歷史事件是( 。
A.重慶談判開始 B.《雙十協定》簽訂
C.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 D.千里躍進大別山
25.“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首詩是毛澤東下列哪次戰役后抒寫?(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26.我國當代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了歷史!闭驹谀暇┕懦堑膹U墟上,我們可以“讀到”的歷史是( 。
①中華民國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開 ③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④蔣家王朝的滅亡 ⑤30萬軍民慘遭日本侵略者屠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7.在百度搜索中輸入下列關鍵詞“狀元、實業救國、大生紗廠”.你可以得到以下哪個歷史人物的相關資料( )
A.鄧世昌 B.張謇 C.李鴻章 D.詹天佑
28.下列關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封建主義的阻礙
②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③民族工業總體來說比較落后
④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內陸地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經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當時的上海某政府官員,你不可能( 。
A.坐輪船、火車去北京購買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禮、稱“老爺”
C.發電報問候親人、與朋友照相
D.看《申報》、休閑時看電影
30.作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學生,他的夢想是“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修鐵路”.學成回國后,他用京張鐵路圓了自己的夢.這里的“他”應是( 。
A.詹天佑 B.張謇 C.嚴復 D.侯德榜
二、辨析題
31.八年級(1)班舉行的一次歷史活動探究課上,同學們圍繞中國的近代化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李明同學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洋務派主張興辦近代工業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你認為他的看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6分,32題14分,33題12分.)
32.以下是關于辛亥革命的部分材料,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的問題。
材料一 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材料二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孫中山《政治遺囑》
材料三 第2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第5條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
第16條 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第30條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
第49條 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
第50條 法院之審判須公開之!
第51條 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節選)
(1)三民主義作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請你根據材料一,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三民主義的含義。
(2)為實現材料二中“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孫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哪個政黨?根據材料二,孫中山認為實現“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的途徑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2、5條體現了三民主義中的哪個主張?
(4)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辛亥革命成功了嗎?為什么?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33.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F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
??摘自周恩來講話
材料三: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地認識到,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經過艱難探索,中國共產黨終于找到了“城市?農村?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材料四: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而是考驗中國紅軍男女戰士的意志、勇氣和力量的人類偉大史詩,也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長的撤退……
請回答:
(1)材料一是中國歷史發展某階段的基本線索示意圖。請分別指出①②③④四處序號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實。
(2)材料二中的起義指什么起義?這次起義有什么意義?
(3)從材料三得知,中國共產黨走出一條“城市?農村?城市”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中,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什么?是誰領導建立的。
(4)材料四所說的“行軍”是指什么?“行軍”結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行軍”途中什么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四、材料論述題
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甲午戰爭期間,民眾甚至為了幾個勞逸費,幫助日軍搬運炮彈。1938年春,臺兒莊戰役打響。面對日軍的兇猛進攻,負責指揮作戰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請周恩來到其寓所共話戰局。李宗仁指揮戰前一向都擁兵自重的“雜牌軍”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他們放下成見、放下自私,攜手共赴國難;中共則組織魯南老百姓,冒著炮火,把大刀、彈藥、糧食、蔬菜、肉蛋、燒酒、食鹽等送上前線,再將大批傷病員運往后方救治!锸,百多戶人家,只不過是京杭大運河畔的小村落,卻是大戰時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開水,一罐罐小米稀飯從這里送往前線。
??摘編自《南方周末》2018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戰地理二》
(1)什么歷史事件的和平解決?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閱讀以上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2018-2019學年四都中學(上)期末
歷史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C D D D D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C A D B C D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D D C B B B A
二、辨析題
【判斷】不正確;
【解答】 洋務派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而是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三、材料解析題
32(1)民族主義就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統治;民權主義就是要推翻君主專制;民生主義就是要改變少數富人專制的局面.
(2)中國同盟會;爭取民眾及世界上平等待我的民族的支持.
(3)民權主義.
(4)沒有實現;因為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沒有改變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在近代中國走不通.
33、(1)①五四運動;②遵義會議;③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④開國大典或新中國成立.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
(4)紅軍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不怕艱難困苦(言之有理即可)
四、材料論述題
(1)西安事變.
(2)觀點: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論述:面對日軍的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面臨空前危機,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廣大民眾以各種方式積極參戰,支援前線;國共兩黨再度實現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日最終取得勝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6853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