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
八年級歷史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注: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否則視為無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局部抗戰和全國性抗戰爆發的標志分別是( )
A、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 B、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
C、西安事變和七七事變 D、西安事變和南京大屠殺
2、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實現的主要背景是( )
A、九一八事變爆發 B、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C、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2018年2月,我國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某歷史慘案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主要是為了紀念70多年前發生的( )
A、旅順大屠殺 B、柳條湖時間 C、盧溝橋事變 D、南京大屠殺
4、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國民黨軍隊進攻的主要目標是( )
A、陜甘寧解放區 B、山東解放區 C、中 原解放區 D、東北解放區
5、歷史賦予各個時代不同的主題,如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主題是“民主”“科學”,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主題是“打到列強,除軍閥”。那么,抗戰勝利后的主題是( )
A、“愛國”“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強”“求富” D、“變法”“圖強”
6、毛澤東曾稱贊傅作義是“民族的功臣”“為和平解決各地戰事問題和減輕人民的戰爭痛苦樹立了榜樣”上述評價與下列哪次戰役有關(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7、在三大戰役中,以和平方式獲得解放的城市有( )
①沈陽 ②長春 ③北平 ④天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近代以來臺灣與大陸的關系經歷了分離——統一——分離的過程。這一過程與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關( )
①《馬關條約》的簽訂 ② 中華民國建立 ③ 抗日戰爭勝利 ④ 渡江戰役的勝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有人說:“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一條船開始,到大片船只結束” ,“大片船只”指的是(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10、下列對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特點的表述,錯誤的是( )
A、總的來說比較落后
B、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C、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D、內地經濟也發展起來
11、辛亥革命后就頒布了廢止纏足的法令,然而人們至今還能看到小腳老太太。這說明( )
A、纏足受到廣大婦女的歡迎
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懷疑
C、廢止纏足的法令成為一紙空文
D、傳統的習慣勢力很難在很短時間內完全改變
12、新中國成立前,南京人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現象( )
A、購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課本、字典 B、強令男子剪掉辮子
C、通過報紙了解國內外重大的事件 D、乘坐地鐵出行
13、下列科技、思想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京張鐵路全線通車 ②撰寫《制堿》一書
③編成《海國圖志》 ④譯著《天演論》出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 ④②①
14、中國近代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的著作是( )
C.不利于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融D.是封建地主階級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 A、《天 A、 《天演論》 B、《海四洲志》 C、《海國圖志》 D、《中外紀聞》
15、中國向西方學習創辦的的新式學堂開始于( )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戊戌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16、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 首首抗戰救亡歌曲,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創 作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激發了中國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
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離騷》 ③《黃河大合唱》 ④《狂人日記》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7、下列最能體現文學巨匠魯迅、美術大師徐悲鴻、人民音樂家聶耳和冼星海作品的共同點的是( )
A、弘揚科學精神,批判封建愚昧 ,謳歌光明、鞭撻黑暗
B、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
C、是科舉制度廢除后中華文化的復興
D、無情地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
18、“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边@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的一句話,其作者是( )
A、陳獨秀 B、魯迅 C、李大釗 D、聶耳
19、《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是指( )
A、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
B、《馬關條約》是中國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C、《辛丑條約》是中國 完全淪入半殖民地深淵
D、20世紀30年代日本擴大侵略使民族危機空前加深
20、康有為稱贊嚴復是“精通西學第一人”,主要是因為嚴復( )
A、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B、宣傳進化論,主張維新變法
C、宣傳“民主”“科學”思想 D、領導了五四運動
二、非選擇題(兩題共30分)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下圖是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趨勢示意圖,圖中橫坐標表示其階段特征,縱坐標表示時間。
請回答:
(1)19世紀末,江蘇南通出現了一位狀元實業家,請舉出他創辦的一個企業。(2分)
(2)1912—1919年民族工業出現了大發展,請從國內和國 際兩方面分析其原因。(6分)
(3)造成1937—1949年民族工業持續下滑的原因有哪些?(4分)
(4)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的。結合上述分析,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坐,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請回答:
⑴材料中的“書”指什么?作者是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含義是什么?(6分)
⑵說說該書 中關于“師夷長技”的具體主張。(4分)
⑶該書的具體主張 在什么運動中得以體現?(1分)
⑷上述思想對當時中國社會有何影響?(4分)
2018-2019第一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
八年級歷史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B 2、C 3、D 4、C 5、B 6、B 7、B 8、C 9、D 10、D
11、D 12、D 13、C 14、C 15、B 16、C 17、A 18、B 19、B 20、B
二、非選擇題(兩題共30分)
1、⑴大生紗廠(符合題意即可)
⑵國內: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實業團體紛紛出現。
國際:海外華僑竟相投資國內近代工業;帝國主義列強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侵略和掠 奪。
⑶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國民黨發動內戰;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⑷中 國近代民族工業收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
2、⑴《海國圖志》,魏源;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用來抵抗西方的侵略。
⑵主張設立工廠,制造輪船、槍炮,興辦民用工業;學習西方的練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裝備軍隊
⑶洋務運動
⑷它使一部分開明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要求改變現狀,學習西方,開始探究現實問題;對洋務思想的形成和洋務運動的開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93316.html
相關閱讀: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