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洋務運動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汪林茂在《層次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評論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自強’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現代化的這輛列車!睋丝梢姡J為
A.洋務運動的進步作用主要體現在開啟了近代化進程
B.戊戌變法沖擊了陳舊腐朽的舊文化,具有啟蒙意義
C.辛亥革命乃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
D.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據《李鴻章傳》記載,李鴻章因為洋務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業中,與李鴻章被崇拜有關的是( )
①安慶內軍械所 ②江南制造總局 ③漢陽鐵廠 ④輪船招商局 ⑤湖北織布局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3. “經過三十年洋躍進,清朝陸軍洋槍數量‘甲乎天下’,海軍位列‘亞洲第一’……” 這一局面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
A.天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4. 正確評價洋務運動的是( )
A.張之洞創辦漢陽鐵廠
B.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C.洋務派提出“自強”的口號
D.洋務派的中央代表是奕䜣
5.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不斷有人做著各種各樣的西方夢:夢想有西方的堅船利炮,夢想有西方的新型工業,夢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紀中后期的中國持“西方新型工業”夢想的是( )
A.洋務派
B.頑固派
C.維新派
D.革命派
6.為了應對變局,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負責外交、通商等事務;設總稅務司,管理全部海關稅務:設同文館,培養翻譯、科技人才。這段話反映了( )
A.封建制度的根本變化
B.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學府創辦
7.中國近代化開端于( )
A.國門被打開的鴉片戰爭
B.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舉“民主”“科學”的新文化運動
8. 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敝袊\娮钤鐒摻ㄓ冢 )
A.洋務運動時期
B.甲午戰爭時期
C.鴉片戰爭時期
D.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9.不列顛的槍炮使洋務派深刻認識到:“自強之道,以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設學堂為先”,因此洋務派在各地創辦外語學堂和軍事技術學堂。這些洋務學堂的創辦( )
A.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進的工業化體系
D.推動中國教育近代化進程
10.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至恭親王奕訴等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教時第一要務……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曾國藩(復陳購買洋船炮折)
材料二 竊惟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資,•泰西各國以礦學為本圖,遂能爭雄競勝。英之立國在海中三島,物產非甚豐盈,而歲出煤鐵甚旺,富強遂甲天下。中國金、銀、煤、鐵各礦勝于西洋各國,只以風氣未開,菁華闌而不發,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勘得灤州所屬距開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舊煤穴甚多……從此中國兵商輪船及機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遠購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為敵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強之基,引為嚆矢(開端)。
——李鴻章《直境開辦礦務折》
材料三 上海輪船招商局創立后三年內,外輪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進口洋布減少十五萬匹。
——《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1983年
(1)請舉出洋務派的幾位代表人物。
(2)從材料一看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
(3)從材料一、二看洋務派從事哪些主要活動?
(4)材料二中奏準開辦什么洋務企業?怎樣看待洋務派的“求富”之路?
(5)從材料三看洋務運動有何作用?
11. 近代以來,中國為實現強國之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無數的中國人的夢想構成了中國夢。閱讀以下材料:
【追夢】
材料二:一組中國人的夢想
A組:“這場持續了約35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實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卻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2)材料二A組材料中“這場戰爭持續了約35年的運動”指什么?被這場運動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是指什么?
12.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874年,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認為,當時中國“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甚至進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強表面上打著和好的旗號,暗地里懷著吞并中國的野心,中國遇到“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他還認為,“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1)李鴻章認為造成“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的原因是什么。
(2)基于上述認識,李鴻章等洋務派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3)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不同階層對產生“變局”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請列舉兩項這一時期探索救國之路的實踐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1. A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依據“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自強’……而是開啟了現代化的這輛車!笨芍@是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故選A。
2. C
解析: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了挽救清朝的統治,地主階級洋務派提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于是他們掀起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主要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包括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局,曾國藩和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等。洋務運動后期以“求富”為口號,主要創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其中有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故選C。。
3. 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地主階級洋務派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提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洋務派掀起了學習西方軍事技術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前期的口號是“自強”,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包括安慶內軍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總局等。所以出現題文材料的情景,主要得益于洋務運動,故選B。
4. 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的興起大大降低了外商在中國的經濟的擴張,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始,其他三項屬于洋務運動的內容或代表人物,故選B。
5.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題中首先實踐了“西方的新型工業”提示我們是洋務運動。因為洋務運動邁出了工業化的第一步。C、D兩項向西方學習擴展到政治領域。
6. C
解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刺激了中國的官僚士大夫階層,“變局論”在思想界流行開來。為了應對變局,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負責外交、通商等事務;設總稅務司,管理全部海關稅務,但這一機構一直由洋人把持;設同文館,培養外國語言文字、科學技術人才。中國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C符合題意,故選C。
7. 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有關問題的認識。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自救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但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故正確答案是B。
8.A
解析:本題考查了洋務運動的內容,中國海軍創建于19世紀末,的洋務運動時間,分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
9.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題文中的 “育人和洋務學堂”起到的作用是培養新式人才。分析四個選項,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和建立起先進的工業化體系是洋務運動創辦的企業的的作用,不和題意,推動中國教育近代化進程和培養人才有關,故答案選D。
10. 答案:
⑴ 奕?、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
⑵ “剿發捻,勤遠略”,即鎮壓農民起義,抵抗外侮
⑶ 購買洋船洋炮,開礦。
⑷ 開平礦務局;洋務派的“求富”是為“自強”服務的,雖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在客觀上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⑸ 洋務運動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解析:該題主要考查洋務運動。第1問,考查了洋務運動的領導人。第2問,概括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第3-5問,由所學內容即可回答。
11. 答案:
洋務運動;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內容。中國近代化的嘗試開始于洋務運動,洋務運動,起止時間是從19世60年代——90年代,洋務派只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以擺脫危機,維護清朝的統治,卻忽視了對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學習。
12. 答案:(1)西方的先進技術。
(2)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軍隊;I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同時興辦了輪船、鐵路、電報等新式民用工業。
(3)1898年的戊戌變法,提出在政治上也要學習西方;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19年的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解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準確識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材料中“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备嬖V我們的信息是,李鴻章認為中國遇到“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的原因是西方技術的先進。
第(2)問,主要考查洋務運動中李鴻章等洋務派所創辦的近代企業的相關史實,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為了實現“師夷長技”,洋務派們先是以“自強”為口號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軍隊;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后來又以“求富”為口號,興辦了輪船、鐵路、電報等新式民用工業。
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康有為、梁啟超等在1898年的戊戌變法,提出了在政治上要學習西方;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19年的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96842.html
相關閱讀: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