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14周教研聯盟測試
八 年 級 歷 史 試 題
說明:全卷共4頁,滿分為100分,考試用時為60分鐘。
班別: 姓名: 學號: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
1.歷史譜寫著歌曲,歌聲凝聚著歷史。有一首歌唱道“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你知道中國人民“命運自己主宰”開始于 ( )
A.三大戰役取得勝利 B.中華人民共 和國成立
C.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D.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
2.“斗地主”已經成為現在喜愛的群眾性游戲,使“地主”退出歷史舞臺的變革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開放
3.為了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60周年,某班同學準備出一期主題圖片展。以下圖片可作為展品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一位美國記者評論周恩來在某次會議中的作用:“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痹摃h是( )
A.日內瓦會議 B.萬隆會議
C.第26 屆聯合國大會 D.上海APEC 會議
5.建國初期,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边@說明當時我國必須( )
A.加速實現手工業合作化 B.優先發展重工業
C.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D.大力發展農業
6.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7.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報》報道:河南省遂平縣衛星農業社2.9畝小麥試驗田畝產達3530斤。這篇浮夸報道的出現反映了“左”傾錯誤的泛濫,“左”傾錯誤出現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對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
③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 ④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有資料表明,“文革”時期國民收入損失了5000億元,這超過了建國后30年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這反映出“文革”的一個嚴重后果是( )
A.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 B.民主和法制遭到踐踏
C.各級政府機構癱瘓 D.科學文化教育事業遭到摧殘
9.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繼俄羅斯、美國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標志是 (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導彈核武器研制成功
C.“東方紅1號”衛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10.在1971年的冬天,毛澤東曾經興致勃勃地說:“今年我們有兩大喜事。”其中一件指的是林彪反革命集團的垮臺,而另一件最有可能指的是( )
A.中國參加萬隆會議 B.中美關系正;
C.“四人幫”倒臺 D.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1.它是最早成為中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中國共產黨也從這里開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經成為長江流 域經濟起飛的龍頭。它是( )
A.北京 B.廈門 C.福州 D.上海
12.新中國以來我國對農村生產關系進行了幾次重大調整,其中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的有①土地改革②農業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1992年鄧小平南巡來到深圳。一次散步后,市領導建議從原路返回,鄧小平卻堅持走另一條路,并風趣地說“我不走回頭路!”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指中國應該( )
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開始設立經濟特區
C.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路 D.繼續進行階級斗爭
14.鄧小平曾經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中國就不能叫有影響力的大國,……這些東西反映了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薄斑@些東西”指( )
A.大慶油田 B.“秈型雜交水稻”
C.“兩彈一星” D.“863計劃”
15.20世紀90年代以來,黨和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請問科教興國戰略中起到確立基礎作用的是( )
A.八六三計劃 B.五個一工程 C.發展高等教育 D.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16.“紫荊花后白蓮開,喜事翩躚接踵來。神州大地齊歡慶,一國兩制譜新篇。”詩歌中的“喜事”指( )
A.抗戰勝利 B.x藏和平解放 C.“一國兩制”提出 D.港、澳回歸
17.在“一國兩制”基礎上回歸的香港和澳門,其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
A. 主權歸屬 B. 經濟制度 C. 社會制度 D. 社會生活
18.右邊是題目為“回來吧,就缺你了!”的漫畫。畫中的“母親”懷抱中有兩個“孩子”,正等待另一個“孩子”回來。被等待的“孩子”應是( )
A.x藏 B.香港 C.澳門 D.臺灣
19.下表是某教師的一張工資條,發現那一時期的工資條與幾年前相比有幾項 新增項目(表圈內所示)。這張工資條反映出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 )
姓名 年月 基本工資 …… 醫療保險 養老保險 失業保險 ……
XXX XX XXX2 …… XXX
XXX XXX ……
A.國有企業改革新突破 B.義務教育的普及
C.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 D.對外開放的深入
20.對于下圖“吃飯靠兩平”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好政策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科學技術指秈型雜交水稻
C.“政策”與“技術”都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D.體現出人們依然受個人崇拜思潮的影響
21.埃及被稱為“尼羅河的饋贈”。下列屬于尼羅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阿拉伯數字 D.造紙術22.右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的“種姓制度”,這一制度出現于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臘C.古代 印度 D.古代羅馬
23.英國近代詩人雪萊曾說:“我們都是希臘人!彼@樣說是因為()
A. 英國人都是希臘人的后裔 B. 英國人和希臘人生活習慣一樣
C. 希臘是西方文明之源 D. 希臘人曾統治過歐洲
24.它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于八世紀中葉建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把東方和西方聯系起來,該帝國是 ( )
A.阿拉伯帝國 B.古希臘 C.古代波斯 D.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25.公元7世紀時,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進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中國隋唐制度 B.中國明清制度 C.希臘共和國制度 D.羅馬元首制度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26小題12分,27小題13分,共25分。)
26.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在國內外不同場合闡述“中國夢”戰略,被視為中共治國理政的新 指導思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現時社會的性質,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 ,它就決定了中國革命 必須分成兩個步驟。 第一步,改變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 ” ——1940年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材料二:“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 ——摘自1953年《人民日報》
材料三:“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開 創了一條走向民富國強的道路! ——1979年《人民日報》社論
材料四:“20世紀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書寫了一個時代最傳奇的一頁。” ——《復興之路》解說詞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中中國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勝利的標志。(2分)
(2)材料二中為實現全國人民工業化夢想,黨和政府采取了什么舉措?(2分)
(3)依據材料三,指出這個“偉大的戰略轉變”是從哪一事件開始的?(2分)中國“走向 民富國強的道路”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分)
(4)依據材料四,20世紀的最后20年,中國“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的舉措主要有哪些?(4分)
27. 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獨立國家發展友好關系,參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有了“中國聲音”,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 高。
材料二: 我知道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特•杜勒斯拒絕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當我走完階梯時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尼克松回憶錄》
材料三: 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開展了務實的、全方位外交活動,發展同所有國家的友好關系,積極參加國際及區域性組織,在雙 邊與多邊外交領域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和平有利的國際環境。
請回答:
(1)20世紀50年代,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中國聲音”主要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為什么杜勒斯(50年代美國國務卿)當年拒絕與周恩來握手,而尼克松卻“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4分)
(3)材料二中提到70年前中美建立外交關系具有里程碑意義,那么未來30年你認為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2分)此外,20世紀70年代,為中國外交新局面的出現創造了良好國際環境還有什么重要的歷史事件?(2分)
(4)結合材料三,列舉兩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參加的國際及區域性組織。(2分)
(5)根據上述材料,說明一個國家調整外交政策的出發點是什么?(1分)
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14周教研聯盟測試
八 年 級 歷 史 答 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B C B A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C D D A D C D
題號 21 22 23 24 2 5
答案 A C C A A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26小題12分,27小題13分,共25分)
26.
(1)新中國的成立;(1分)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
(2)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或制定“一五計劃”(2分)
(3)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分)
(4)實行改革開放;實行家庭聯承包責任制;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經濟特區等等。(學生答出符合題意的一點得2分,至少答兩點共4分)
27.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求同存異方針(1分)。
(2)因為杜勒斯時期,美國對中國實行政治孤立、軍事威脅、經濟封鎖,中美處于敵對狀態;尼克松時期,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美國自身戰略的需要,開始同中國關系走向正;。(意思相近即可,4分)
(3)必須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2分);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日建交等(學生答出符合題意的一點得1分,共2分)
(4)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TO);區域性組織:亞太經合組織(APEC)。(其他符合題意也可,2分)
(5)維護國家根本利益。(意思相近即可,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231278.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