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文化素質監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農安縣2018年度八年級歷史文化素質監測
題  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  分
得  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1840年后中國開始了歷史性的巨變,這個巨變是指                             (    )
A.中國臺灣被割占    B.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出現了租界    D.香港島被割占
2.“遲至1863年,中國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國致力于保持與美國的友好關系,發此函時,中國已經輸掉了與西方列強的兩場戰爭,”這“兩場戰爭”是                     (    )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中日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駁斥放棄x疆,力主收復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緩進速戰”方針,揮師入疆的是    (    )
A.  林則徐        B.  曾國藩        C.  左宗棠        D.  李鴻章
4.“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代表的是    (    )
A.  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                B.  地主階級的利益       
C.  資產階級的利益                    D.  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5.1927年是國共兩黨關系發生重大轉折時期.下列歷史事件發生在19271927年的是    (    )
①南昌起義    ②秋收起義    ③井岡山會師      ④紅軍長征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6.某初級中學八年級(1)班同學為某期黑板報的 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資料:“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西安事變”。據此你可以判斷,本期黑板報的主題是     (    )
A.  國民革命,洪流奔涌                B.  十年內戰,烽火綿延
C.  八年抗戰,同仇敵愾                D.  解放戰爭,革命勝利
7.毛澤東曾說:“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睆堉春蛷堝赖墓餐c是                                                                   (    )
A.  都是洋務派的代表                          B.  都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
C.  都提倡在不損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進外資    D.  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8.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其“新”表現在                (    )
A.宣傳“尊孔讀經”     B.宣傳維新變法      C.宣傳推翻清王朝      D.宣傳民主、科學
9.“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詩句所描繪的情境發生在               (    )
A.辛亥革命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紅軍長征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
10.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侵略者紛至沓來,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下對條約的分析正確的是         (     )
①《南京條約》使列強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內陸       
②《馬關條約》打擊了中國民族工業
③《辛丑條約》使清王朝的內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個條約的簽訂都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二、歸納列舉題(15分)
11.19世紀7070年代以前世界政治領域形成了哪三股進步潮流?請各舉一例代表性事件。(5分)
 
 
12.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下列各個階級領導的重大革命運動:(4分)
(1)農民階級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資產階級    ①________②________。
13.挖掘旅游資源,發展地方經濟。寫出下列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3分)
中國革命“軍旗升起的地方”________。
長征途中確立毛澤東為核心黨中央正確領導的會議地點________。
我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________。
14.請寫出與下列歷史結論相對應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3分)
(1)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槍________.
(2)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________.
(3)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題(共20分)
15.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馬克思和階級斗爭》是德國電視臺拍攝的一部1010集紀錄片,許多學者認為,馬克思的理念,對社會不公正問題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材料二:“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F在我們認定只有這兩先生,可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陳獨秀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了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程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斗。”-------美國哈里森•李爾茲伯
(1)根據材料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工人階級領導的第一次運動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二,當時中國文化界興起了什么運動?(1分)
 
 
(3)材料三中的這次“行軍”反映了什么歷史 事件?行軍途中召開的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是?(2分)
 
 
(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作為青少年學生,你認為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5分)
 
 
16.去年是中國抗日戰爭70周年。
材料一: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日本是我們最近鄰邦,然而,日本卻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國家。
材料二:1919年《凡爾賽和約》規定將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轉給日本繼承;1945年雅爾塔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和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1)材料一“日本是我們最近鄰邦……然而,日本卻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國家!
緣于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日本發動了兩次侵華戰爭,第一次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第二次侵華戰爭全面爆發的標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凡爾賽和約》引發了中國哪一歷史事件?1945年我國之所以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主要依據是什么?(2分)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什么?(2分)
 
 
(5)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國意味著什么?(2分)
 
 
 
四、綜合探究題(共15分)
17.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爭史。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追溯屈辱的歲月』
(1)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戰爭。請問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意圖是什么?(3分)
 
 
 
 
(2)在侵略者堅船利炮的震懾下,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請結合所學知識,把下列問題補充完整。(1分)
①使中國主權開始遭到破壞的條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懷英雄之抗爭』
(3)面對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進行了英勇抗爭,請寫出兩例中國軍民抗擊外來侵略的史實。(1分)
 
 
『探究失敗的原因』
(4)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戰爭中都失敗了,你認為中國戰敗的原因有哪些?(2分)
 
 
 
18.觀察下列圖片回答相關問題。
 
 
 
 
 
 
 請回答:
(1)依據如圖所示四幅圖文材料,依次寫出相對 應的運動名稱。(2分)
 
 
(2)圖11所示的運動“自強求富”的手段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圖33人物領導了一次偉大的運動,這次運動(革命)指導思想是什么?這次運動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什么制度?(2分)
 
 
(4)圖4人物領導運動主要宣傳了什么思想?列舉陳獨秀之外運動的代表人物。(2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1840年后中國開始了歷史性的巨變,這個巨變是指( B )
A. 中國臺灣被割占 B. 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 出現了租界D. 香港島被割占
2. “遲至18631863年,中國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國致力于保持與美國的友好關系…發此函時,中國已經輸掉了與西方列強的兩場戰爭….”這“兩場戰爭”是( A )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中日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  駁斥放棄x疆,力主收復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緩進速戰”方針,揮師入疆的是( C )
A. 林則徐    B. 曾國藩    C. 左宗棠    D. 李鴻章
4.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代表的是( D )
A. 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        B. 地主階級的利益   
C. 資產階級的利益            D. 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5.1927年是國共兩黨關系發生重大轉折時期.下列歷史事件發生在19271927年的是( A )
①南昌起義  ②秋收起義  ③井岡山會師   ④紅軍長征.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6. 某初級中學八年級(1)(1)班同學為某期黑板報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資料:“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西安事變”.據此你可以判斷,本期黑板報的主題是( B )
A. 國民革命,洪流奔涌         B. 十年內戰,烽火綿延
C. 八年抗戰,同仇敵愾        D. 解放戰爭,革命勝利
7. 毛澤東曾說:“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張之洞和張謇的共同點是( D )
A. 都是洋務派的代表        B. 都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
C. 都提倡在不損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進外資    D. 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8. 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其“新”表現在( D )
A. 宣傳“尊孔讀經”    B. 宣傳維新變法     C. 宣傳推翻清王朝    D. 宣傳民主、科學
9. “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詩句所描繪的情境發生在( C )
A. 辛亥革命時期    B. 北伐戰爭時期    C. 紅軍長征時期    D. 抗日戰爭時期
10.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侵略者紛至沓來,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下對條約的分析正確的是( C )
①《南京條約》使列強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內陸   
②《馬關條約》打擊了中國民族工業
③《辛丑條約》使清王朝的內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個條約的簽訂都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二、歸納列舉題(15分)
 
 
 
11. 19世紀7070年代以前世界政治領域形成了哪 三股進步潮流?請各舉一例代表性事件。
【解析】本題考查1919世紀7070年代以前世界政治領域形成的三股進步潮流以及代表性的事件.
【解答】1919世紀707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向世界范圍擴展,工廠和礦場中機器生產逐漸代替手工勞動,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風起云涌,如,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共產黨宣言》發表等.同時資本主義 國家的掠奪,也加劇了殖民地人民和宗主國的矛盾,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如中國太平天 國起義; 印度民族起義等.一些國家為了擺脫統治危機和內部矛盾,適應工業革命發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場國家體制改革和革命的浪潮.1919世紀中期,俄國通過18611861年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南北戰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故答案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運動;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18481848年歐洲革命;俄國廢除農奴制;美國內戰;日本的明治維新.民族解放運動: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印度民族起義.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共產黨宣言》發表.
12.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下列各個階級領導的重大革命運動:
(1)農民階級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資產階級  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階級領導的重大革命運動.
本題主要考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階級領導的重大革命運動.
【解答】
(1)根據已學知識可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的洪秀全領導了1851−18641851−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1899−19001899−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反帝愛國的農民運動,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但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說明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2)根據已學知識可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資產階級的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了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答案】
(1)農民階級--①太平天國運動;②義和團運動.
(2)資產階級--①戊戌變法;②辛亥革命.
 
13.  挖掘旅游資源,發展地方經濟。寫出下列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中國革命“軍旗升起的地方”________。
長征途中確立毛澤東為核心黨中央正確領導的會議地點________。
我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南昌起義、遵義會議、經濟特區的建立等知識.
【解答】
據所學知,“軍旗升起的地方”意思是中國的軍旗首先升起的地方,有軍旗是因為有軍隊,首先升起軍旗的地方也是就首先創建軍隊的地方,19271927年88月11日,南昌起義是我過創建人民的開始,也就是說我國第一支軍隊創建于“南昌”,也是首先升起軍旗的地方;長征途中召開的會議只有一次即遵義會議.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組織上和軍事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有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會議地點是在遵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改革開放開始起步.19801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深圳”在短短幾年內,建成了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
故答案為:南昌;遵義;深圳.
 
14. 請寫出與下列歷史結論相對應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3分)
(1)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槍________.
(2)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________.
(3)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________.
【解析】
(1)本題考查南昌起義.
(2)本題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3)本題考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解答】
(1)根據所學可知,19271927年88月1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南昌也由此被稱為“軍旗升起的地方”.
(2)19271927年99月,毛澤東在湖南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秋收起義,部隊在進攻長沙受挫后,毛澤東當機立斷,率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創建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3)19281928年44月,朱德、陳毅率領起義軍和湖南的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革命軍會師后,創建的第一支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答案】
(1)南昌起義;
(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3)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5. 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馬克思和階級斗爭》是德國電視臺拍攝的一部1010集紀錄片,許多學者認為,馬克思的理念,對社會不公正問題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材料二:“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現在我們認定只有這兩先生,可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辭!-------陳獨秀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了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程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斗。”
-------美國哈里森•李爾茲伯
(1)根據材料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工人階級領導的第一次運動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二,當時中國文化界興起了什么運動?(1分)
 
(3)材料三中的這次“行軍”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行軍途中召開的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是?(2分 )
 
(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作為青少年學生,你認為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5分)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憲章運動.
(2)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
(3)本題考查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
(4)本題考查長征精神.
【解答】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1848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919世紀30∼4030∼40年代,在英國發生的爭取實現人民憲章的工人運動.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2)由材料二“德、賽兩先生”“陳獨秀”判斷是新文化運動.1915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陳獨秀、胡適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3)由材料三中“是為了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程漫漫的撤退”,判斷是紅軍長征.在紅軍長征時期,19351935年11月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次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著長征中中國軍民不畏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犧牲、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等精神進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憲章運動.
(2)新文化運動.
(3)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的召開.
(4)我們應該學習紅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努力學習,樂于奉獻.(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爭史。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追溯屈辱的歲月』
(1)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戰爭。請問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意圖是什么?
 
 
(2)在侵略者堅船利炮的震懾下,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請結合所學知識,把下列問題補充完整。
①使中國主權開始遭到破壞的條約是________
②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是________
『感懷英雄之抗爭』
(3)面對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進行了英勇抗爭,請寫出兩例中國軍民抗擊外來侵略的 史實。
 

『探究失敗的原因』
(4)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戰爭中都失敗了,你認為中國戰敗的原因有哪些?
17.【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這場戰爭的真正意圖.
(2)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和《辛丑條約》.
(3)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軍民抗擊外來侵略的史實.
(4)本題主要考查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戰爭中戰敗的原因.
【解答】
(1)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戰爭.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意圖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傾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2)1840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18421842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破壞了我國的關稅自主權和司法權,增加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給中國造成嚴重的危害,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01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面對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進行了英勇抗爭,如: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x疆,鄧世昌黃海血戰,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等.
(4)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戰爭中都失敗了,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敵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備廢馳等.
【答案】
(1)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傾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2)《南京條約》;《辛丑條約》.
(3)史實:林則徐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x疆,鄧世昌黃海血戰,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等,答出兩個即可.
(4)根本原因: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敵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主要原因:清政府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備廢馳等
18. 觀察下列圖片回答相關問題。
 
請回答:(1)依據如圖所示四幅圖文材料,依次寫出相對應的運動名稱。(2)圖11所示的運動“自強求富”的手段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3)圖33人物領導了一次偉大的運動,這次運動(革命)指導思想是什么?這次運動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什么制度?(4)圖44人物領導運動主要宣傳了什么思想?列舉陳獨秀之外運動的代表人物。
【解析】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本題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答】
(1)根據所學可知,“自強、求富”是洋務運動的口號,變法圖強是戊戌變法的目的,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由此可知四幅圖所相對應的運動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2)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地主階級洋務派提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于是他們掀起洋務運動,學習和引進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
(3)19111911年孫中山等人領導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人人心.
(4)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1915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新文化運動是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知識分子發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以《新青年》為主陣地 ,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答案】
(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2)手段: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目的:維護清朝的統治.
(3)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制度: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君主 專制).
(4)思想:民主、科學.代表人物:李大釗、魯迅、胡適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236493.html

相關閱讀: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