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縣勝利中學八年級物理(上)《聲現象》測試題
一、(共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請將這個選項前面的字母代號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題2分,計30分.)
1.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而在飛船艙內卻可以直接對話,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聲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傳聲
C.用通訊設備對話更方便 D.聲音只能在地面附近傳播
2.我們生活在—個充滿聲音的世界中,關于聲音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聲音是一種波,它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D.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是指它的音調很高
3.有一根很長的空心鋼管,甲同學在一端敲打鋼管一下,乙同學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 )
A.一次聲音 B.兩次聲音 C.三次聲音 D.四次聲音
4.關于擴音機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改變響度 B.改變音調 C.改變音色 D.減小聲音的分散
5.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dou(1)” “ruai(2)” “i(3)” “fa(4)”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初次用收錄機把自己的歌聲錄下,再播放自己錄制的磁帶的聲音,好象不是自己的聲音,其原因是( )
A.收錄機質量不太好,錄制的聲音失真
B.歌聲經錄制后轉化為電信號,放磁帶時是電信號轉化為聲音
C.平時人們聽見自己的聲音主要是通過骨骼將聲帶發出的聲音傳到內耳的,他與經空氣傳過來的聲音有差別
D.錄放磁帶時,轉速不一致
7.有一種電子牙刷,如圖所示,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既干凈又舒服。關于電子牙刷,正確的說法是( )
A.刷牙時,人聽不到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C.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8.如圖所示,蘭蘭做有關聲現象的實驗時,將一個正在發聲的音叉貼近面頰, 目的是為了( )
A.感受發聲音叉的振動 B.體驗發聲音叉的溫度
C.估算發聲音叉的質量 D.判斷聲音的傳播速度
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災害。在抗震救災中,廣播里傳來“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親切話語,我們能夠清楚地辨別出這是溫家寶總理的聲音,這應用了聲音的哪種特性?( )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振幅
10.一種新型保險柜安裝有聲紋鎖,只有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才能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這種聲紋鎖辨別主人聲音的依據是(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聲速
11.往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壺里水位的高低,因為( )
A.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升高 B.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音響越來越大
C.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降 D.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音響越來越小
12.下列操作中,能改變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調的是( )
A.用力撥動琴弦 B.給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 用力敲打鼓 D.轉動小提琴的旋鈕調節弦的松緊程度
13.為了使學生在教室上課時免受周圍環境噪聲干擾,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內保持安靜,不講話 B.在教室周圍植樹
C.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耳罩 D.在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14.噪聲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已成為社會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 B.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D.在城市街道兩旁種草植樹
15. 百米賽跑時,終點的計時裁判員正確的計時方法是( )
A.聽到發令員的槍聲開始計時 B.看到發令員的發令槍冒煙開始計時
C.聽到發令員的最后一聲口令開始計時 D.看到最先起跑的運動員起跑開始計時
二、題(共10小題,每空1分,計17分.)
16.小明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 而發聲;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17.由于________效應,人們可以準確地判斷聲音傳來的方位,而且聽到的聲音是 的。
18.比較牛和蚊子的叫聲,________的叫聲音調較高,________的叫聲響度大。
19.漁民可以利用電子發聲器把魚吸引到網里來,表明 能傳聲;“土電話”表明 能傳聲。
20.醫生給孕婦做B超,說明聲波能夠傳遞 ;醫生用超聲波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夠傳遞 。
21.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______有關,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_____ 。
22.現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據,這個數據的單位是______ ;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 ____(選填增大或減。
23.右圖中甲、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 是噪聲的波形圖,圖 是樂音的波形圖。
24.在控制噪聲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上圖(24)所示的標牌,這主要是在 減弱噪聲;教室外有聲音干擾時,關上門窗是為了在 減弱噪聲。
25. 在屋子里說話比曠野里聽起來響亮,這是因為________使原聲得到加強的緣故。電視臺的錄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許多楔形物體,是為了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第26~27小題各4分,第28~29小題各5分,第30~31小題各6分,計30分.)
26.如圖所示,用牙輕輕咬住鉛筆上端,用手指輕敲筆下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張開嘴使牙齒不接觸鉛筆,手指用與前同樣的力輕敲鉛筆下端,比較這兩次聽到的聲音,區別:
(1)這兩次聲音的最主要的不同點是 不同(選填:音調、響度、音色);
(2)通過這一實驗,你認為你從中知道了什么,答:
27.在圖中,小明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l0間的通話,這表明 。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馳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
28.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掛在線上的小球,會發現小球 ,這個現象表明 ,如果將這個實驗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在上述實驗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月球上沒有空氣,宇航員之間如何對話的 。
29.在做真空是否傳聲的實驗中,先讓電鈴發聲并放入玻璃罩內,再 ,發現電鈴的聲音將逐漸 ,(填“變大”或“變小”),然后把空氣 ,會發現聲音將逐漸 ,(填“變大”或“變小”),這個實驗用到一種物理方法是 。
30.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現象一: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F象二:閃電和雷聲幾乎同時產生。請你用所學的知識猜想形成這兩種現象的原因并說出猜想的依據。
31.利用一根薄鋼尺和桌子,請你設計下列兩個小實驗,并簡要說明實驗步驟。
(1)驗證聲音響度的大小與發聲體振動的振幅有關。
(2)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是: 。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四、應用實踐題(共3小題,第32小題7分,第33~34小題各8分,計23分.)
32.初二(6)班某同學在調查教室內的噪聲情況時記錄如下:
時間:03年10月10日12:00,地點:初二(6)教室
①小紅等幾位同學在收看江蘇文藝頻道播放的音樂欣賞
②小黃在看課外書籍
③小馬在講臺前拍球
④ ④還有幾位同學圍坐在一起大聲爭論著問題
(1)根據該同學的記錄,對于小黃而言,噪聲有 。(填序號)
對于小紅而言噪聲有 。(填序號)
(2)以該同學的記錄為背景,請你對控制教室內噪聲提出建議或方案(不少于二條)
33.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紅同學看到閃電5 s后聽到了雷聲,打雷的地方距她多遠?(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以340/s計算)
34.科學家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4 s收到回波信號,海洋中該處深度是多少米? (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是1500 /s) 科學家發現這種方法是不能用來測量月亮與地球的距離的,其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聲現象》參考答案
一、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ABAACDACBADBCB
二、題
16、振動,音調;17、雙耳,立體;18、蚊子,牛;19、液體,固體;
20、信息,能量;21、溫度,340;22、dB,減;23、乙,甲;
24、聲源處,傳播過程中;25、回聲,減弱回聲。
三、實驗探究題
26題:(1) 響度 (2)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效果好
27題:(1)棉線(固體)能傳聲 (2)細金屬絲比棉線傳聲效果更好 (3)手捏住線
時,阻礙了振動在棉線上的傳播 (4)不能
28題:多次被彈開,振動可以發聲,只看到小球多次被彈開但聽不到音叉振動發出的聲音,將音叉振動時的微小形變放大,通過打手勢、無線電等方式。
29題: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變小,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變大,推理法。
30題:現象一:可能是雷電發生處距離人比較遠,依據:光速遠大于聲速,光先到達人眼
現象二:可能是雷電發生處距離人比很近,依據:光速雖遠大于聲速,但由于雷電發生處距離人比很近,聲音傳到人耳的時間也很短,因而人感覺閃電和雷聲幾乎同時產生。
31題:(1)將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固定振動部分的尺長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
子振動,觀察尺子振動的幅度,比較兩次的聽覺得出結論。
(2)振動的快慢 改變振動部分的長度,控制使尺子振動的幅度一定,觀察尺子振動的快慢,比較兩次的聽覺得出結論。
四、應用實踐題
32題:(1)①③④,③④
(2)不能在教室內打球,不能在教室內高聲喧嘩等(答案只要合理就可以)
33題:由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故光傳播到人眼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根據公式s=vt可求出距離.s=340/s×5s=1700
34題:3000 原因是月亮與地球之間有真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47596.html
相關閱讀: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試卷(張家港市梁豐初中有
北京西城區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清四試題(附答案)
201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聲的世界測試題(附答案)
2013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