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標志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歷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南京大屠殺
2.今年86歲的楊老先生少年時的習作"不要放鞭炮"寫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雖熱鬧,金錢耗去太無聊!如今國仇還未報,不如省錢買槍炮……。這篇習作寫于( )
A.北伐戰爭時期 B.甲午中日戰爭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人民解放戰爭時期
3.為悼念在戰爭或其它災難中的死難者,許多國家都設立悼念活動日。今年,我國將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是因為1937年的這一天( )
A.日本在南京開始大屠殺 B.簽訂《南京條約》
C.日本侵略者占領上海市D.日軍占領東三省
4.2015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了如下兩個紀念日,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
①銘記勝利和光榮,勿忘犧牲和恥辱。以史為鑒,自立自強。
②我們要以希特勒為榜樣,走民族復仇之路。
③告訴世界:必須維護和平、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
④要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戰的正義性、對死難英烈的紀念和緬懷永久性地固定下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軍隊在中國制造的一起大屠殺慘案,被中外輿論界稱為人類“現代 史上破天荒的殘酷記錄”“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這起慘案發生在 ( )[來
A.沈陽 B.上海 C.南京 D.廣州
6.下列選項描述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事件的是 ( )
A.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B.詩句“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急”
C.詩句“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冤魂在地獄中哭泣” 、
D.電影《甲午風云》
7.標志著中國人民局部抗日戰爭開始和全面抗日戰爭開始的歷史事件分別是( )
A.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 B.西安事變、七七事變
C.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 D.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
8.2015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中遇難的中國人達( )
A.10萬人 B.20萬人 C.30萬人以上 D.300萬人以上
9.右圖是八路軍使用過的臂章,“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佩用”。該年是( )
A.1937年
B.1938年
C.1939年
D.1940年
10. 五四運動時,人們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號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B.“取消二十一條”
C.“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D.“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二、非選擇題
11.中日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又是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兩國關系的發展集中體現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復雜多變。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
——《日本書紀》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進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
——《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領群臣宣讀“五條誓文”,決心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 來改革法制、軍事;大學歸功于美國。
——《資本的年代》
(2)結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在學習西方的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侵略抗爭】
材料四 如右圖
(3) 明治維新后,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請各舉一例日軍犯下的侵華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戰爭給日本人民帶來了什么?
(4)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抗爭。1945年8月15日,中華民族終于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其重大歷史意義是什么?
(5)以史鑒今,請你為中日關系的發展提一個小建議。
參考答案
一、CCADC BCCBD
二、11.(1)大化改新。
(2)日本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學習;中國洋務運動只是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
(3)暴行 :旅順大屠殺和南京大屠殺(或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等)。侵略戰爭也使日本人民備嘗戰爭的苦果,給日本人民帶來了災難。
(4)抗日戰爭的勝利扭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洗刷了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5)①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日方必須正視侵略歷史,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②雙方通過對話、平等協商,友善解決分歧;加強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③和則兩利,斗則兩傷。兩國政府應從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實現中日關系 的健康發展。(任寫其中1點或言之有理皆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266142.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