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階段檢測
八年級思想品德
(試卷總分50分 考試形式:閉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初中生回家路上遇到歹徒搶劫他人,就與歹徒展開了搏斗,終因被刺中數刀后身亡。這一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是 ( )
A、維護正義,要勇于同不良的社會現象作斗爭
B、初中生屬于未成年人,很難維護正義
C、中學生維護正義,既要見義勇為,又要見義智為
D、敢于匡扶正義,是我們良知的體現
“中國式過馬路”其實是網友對“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一種調侃。這種調侃,折射了一種法治生態環境,那就是把“法不責眾”當作從眾違法的擋箭牌。據此回答2-3題。
2、“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中國式過馬路行為,啟示 ( )
①從眾心理人人都有,無可厚非
②要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學會獨立思考
③要克服盲目的從眾心理
④我們要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法不責眾”的觀點 ( )
A、是正確的,因為法律體現大多數人的意志
B、是錯誤的,只要違法就必然受到刑法處罰
C、是正確的,因為有的行為不在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
D、是錯誤的,因為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
4、大詩人歌德在公園里散步,在一條只能一個人通過的小路上,與對面走過來的評論家相遇。這個對歌德有成見的評論家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我恰恰相反。”歌德說完,笑著退到了路邊。歌德的做法說明 ( )
A、休閑活動可以解除體力上的疲勞, 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B、高雅情趣源自于對生活的熱愛
C、驕狂、自負是沒有教養的表現
D、幽默的生活情趣反映一個人的機智、豁 達和樂觀
5、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的約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們的覺悟,來保證對它的遵守;法律也依靠公民的自覺維護和遵守,但主要依靠國家強制 力保證實施。這表明 ( )
A、法律和道德表現形式不同
B、法律和道德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
C、法律和道德實現方式不同
D、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6、某宰相夜間在家處理公務,點朝廷供應的蠟燭。夜深公務理畢,到私人讀書時間,則吹滅朝廷所供蠟燭,轉而點用私家蠟燭。妻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沒人看見。此公答:君子當¬¬¬ 也,人此一生,所作所為,不為做給別人看,是為對自己有所要求有個交代。
( )
A、惜時 B、重義
C、勤儉 D、慎獨
7、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又被稱為“母法”;普通法律必須依據憲法制定,所以又被稱為“子法”。這告訴我們 ( )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憲法是制定普通法 律的依據和基礎
④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為嚴格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小時候,媽媽為我洗腳 ;長大后,我為媽媽洗腳!睆姆山嵌瓤矗@句公益廣告詞體現了 ( )
A、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B、和睦相處的家庭關系
C、義務比權利更加重要
D、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9、隨著 經濟生活的變化,各種商業廣告遍及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它們提供各種商品信息,幫助人們購物置業.但有的廣告卻違反法律規定,向消費者提供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下列廣告語屬于虛假廣告的是 ( )
A、汽車廣告:領導世界,駕駛未來
B、飲料廣告:新一代的選擇
C、相機廣告:串起生活的每一刻
D、減肥廣告:立竿見影,絕無反彈,唯我獨“瘦”
10、消費者王某到某商店購物,當準備索要發票時,老板以發票用完了為由予以拒絕。這對王某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 )
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缺少了重要的證據
②不能了解所購商品的真實情況
③售后服務時缺少了必要的憑證
④使國家的稅收發生流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語句能夠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是 ( )
A、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B、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C、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意義體現 在
( )
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②實現同時富裕
③徹底消除西部和東部在社會經濟發展上的差距
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⑤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
A、①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簡要分析題:結合材料運用所 學知識對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和說明。(本題共2小題,共14分。)
13、根據事列,填寫正確做法,并運用第五單元《與法同行》關于權利和義務的知識,說明理由。(6分,正確做法1分,理由1分)
(1)放學騎車回家路上遇到紅燈,小明要你和他一起闖紅燈。
正確做法
理由
(2)同學小紅和小黃發生矛盾,故意向你打聽小黃的個人秘密準備四處傳播。
正確做法
理由
(3)你在淘寶網上購買商品,沒想到收到的是劣質商品。
正確做法
理由
14、 2015年“六一”兒童節這天,小明買來牛奶,媽媽看后告訴他:“這牛奶不能喝了!闭f完,把標簽指給他看,小明看后,恍然大悟!
配料:鮮牛奶
產品種類:全脂滅菌鮮牛奶
產品標準號:Q/NMRY31
保質期:常溫密閉保存6個月
生產日期:2015年10月24日
結合自身感悟,運 用所學知識,請你參與:
(1) 火眼金睛:小明是怎么看出牛奶不宜飲用的?(1分)
(2) 得知真相:銷售者侵犯了小明的哪些權利? (2分)
(3) 明辨是非:小明來到班級,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他的同學小軍。小軍說:以后我知道超市去購物,這樣就不會被騙了,我算是一個成熟的消費者吧! (5分)
三、實踐與探究題:(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2分)
15、某校八年級(2)班同學準備召開一次關于“民族問題”的主題班會,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這首《天路》唱出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心聲。
材料二:當前,我國還存在一些影響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因素,民族間的經濟文化發展還不平衡,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還比較落后。
結合上述材料,聯系教材知識回答:
(1)材料一的歌詞中“各族兒女歡聚一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民族關系畫面?(3分)
(2)請從公民的基本義務和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為解決材料二中的問題各提一條建議。(4分)
(3)我們青少年學生應如何維護民族團結?(3分)
(4)為學校開展維護民族團結活動介紹兩種活動形式?(2分)
八年級思品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
1、C 2、B 3、D 4、D 5、C 6、D 7、B 8、D 9、D 10、C 11、D 12、A
13、(1)正確做法:拒絕,并勸說小明也不要闖
理由:公民有維護公共秩序的義務,或法律維護公共秩序
(2)正確做法:拒絕小紅的要求,幫兩人搞好團結
理由:公民的隱私權受法律保護,公民要尊重別人 的隱私等
(3)正確做法:與商家協商要求退貨,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等
理由: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公民要依法維權
14. 結合自身感悟,運用所學知識,請你參與:
(1) 火眼金睛:(1分) 從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以看出,購買的牛奶
已經過了保質期。
(2) 得知真相:(2分)安全權、公平交易權
(3) 明辨是非:(5分)
① 觀點片面(1分)我們不到流動攤點而到正規的商店如超市購物,確實有利于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②作為消費 者,我們還應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購物后主動索要發票,善于識別消費陷阱等。(3分)
③ 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我們要善于敢于依法維權。(1分)
15、(1)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3)1、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2、同時,我們要努力學習,積極為各民族的共同繁榮作貢獻。
3、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
4、宣揚民族政策,與少數民族同學和睦相處。
5、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4)演講比賽、征文競賽、圖片展覽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268657.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八下政治第四單元復習題(含答案江西南昌)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2 單元綜合檢測題(附答案)
2018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檢測試題(含答案)
2015年春八年級下冊思品歷史期末試卷(附答案)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1-6課時練習題(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