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下冊5月月考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八年級物理
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g=10N/kg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下列關于中學生的相關數據中,符合實際的是
A.身高大約為160m                  B.質量大約為500kg
C.體溫大約為27℃                  D.體積大約是0.05m3
2.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C.空氣也有密度,而且空氣密度的數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
D .物質的質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3.關于微觀粒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時所有物質的分子都是靜止不動的
   C.組成固體的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D.組成固體和液體的分子間是沒有空隙的
4.同一密封袋裝食品,分別位于不同海拔處,表現出不同的外形,如圖甲和乙所示.該食品袋內一定不變的量是
A.質量        B.形狀         
C.密度        D.體積
5.在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中,人們認識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這是源于發現了
   A.電子          B.中子            C.質子       D.夸克
6.早晨起床時,如果猛然坐起,會由于腦部暫時缺血而感到頭暈,能用來解釋這一現象的物理知識是
A.慣性           B.海拔高度        C.密度        D.力的作用效果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械鐘表中發條可以儲存能量,主要是由于制成發條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B.橡膠是一種很好的彈性材料,用橡膠輪胎可以大大減輕汽車的震動與顛簸
C.銅是一種很好的導體,是因為它具有較高的硬度
D.銀錠具有很高的硬度,所以可以將其拉成絲
8.以下各組器材中,不能測出長方體金屬塊密度的是
A.刻度尺、水、細線、燒杯             B.天平和砝碼、量筒、水、細線
C.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           D.刻度尺、天平和砝碼
9.踢毽子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腳將毽子踢出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毽子飛行過程中受到重力和腳對它的踢力
B.毽子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先變大后變小
C.毽子能繼續向上運動是由于毽子具有慣性
D.由于慣性,毽子下落過程中會越來越快
10.在物理坐標圖中縱坐標和橫坐標分別表示某個物理量,圖線的傾斜程度、圖線圍成的面積等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義,對如圖所示的兩個圖象中所含信息的理解,錯誤的是
A.圖a中圖線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質的密度越大
B.圖a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該物質的密度大小
C.圖b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該物體在對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D.圖b中與橫軸平行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11.某人用力F把重力G的木塊緊緊壓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的壓力為2N,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對人的力與人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木塊對天花板的壓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C.人對木塊的壓力和天花板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木塊對天花板的壓力與天花板對木塊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12.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
A.在B點保持靜止      B.沿BE方向運動
C.沿BC方向運動       D.沿BD方向運動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9分)
13.常見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擴散現象是由于分子  ▲   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總體積變小,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  ▲  ;鐵絲很難被拉斷,是由于分子之間存在  ▲  ,破鏡難圓是因為  ▲  .
14.以卵擊石,石頭沒有損傷而雞蛋破了,這一現象說明  ▲  ,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大小  ▲  (大于/小于/等于)雞蛋對 石頭的作用力大。
15.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  ▲  電,是因為玻璃棒在摩擦的過程中  ▲  (失去/得到)電子,若把它和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接觸,會發現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如下圖甲所示,箔片張開的原因是  ▲  .若將另一帶電小球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發現箔片閉合,如圖乙所示,則此帶電小球帶  ▲  電
16.小明在家里根據課本提示(在玻璃杯里裝滿米,壓緊后插入一根筷子,慢慢地把裝米的玻璃杯提了起來)做了“筷 子提米”的實驗.
(1)實驗中,將杯子提起來的力是摩擦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  ,方向  ▲  ;
(2)這種摩擦是一種  ▲  摩擦(滑動/滾動/靜),在自然界和我們的生活中,普遍存在,請你舉出一個應用這種摩擦的事例:  ▲  ;
(3)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當筷子提著米在空中靜止時,米與筷子的摩擦力為  ▲   N;
(4)小紅回家也做了這個實驗,但是試了很多次都沒成功.你認為可采取用哪種方法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 
              
17.如圖1所示,用鋼尺快速擊打下面的一顆棋子,可以發現這顆棋子被擊飛而上面的那些棋子仍然留在原處落在正下方,上面的那些棋子沒有飛出是因為這些棋子具有  ▲  ,下面的那顆棋子被擊后飛出去, 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如圖2所示,如果用尺子緩慢擊 打下面的棋子,緊挨被擊打棋子上面的棋子會前移,是因為  ▲  的作用.
18.空瓶子的質量是150g,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是400g;裝滿另一種液體時,瓶和液體的總質量是350g.則這個瓶子的容積是  ▲  cm3,液體的密度是  ▲  kg/m3.
19.小華從背后推小明,小明前進,小華后退,說明力的作用是  ▲  的.他們腳下的溜冰鞋安裝了小輪子是為了  ▲  摩擦(增大/減。∪A運動得越來越慢是因為受到  ▲  (平衡力/非平衡力)的作用.
20.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時,頭發常會隨梳子“飄”起來,越梳越松,這是  ▲  現象,為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簡易的方法是  ▲  .
21.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  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  (加速/減速/勻速)運動,做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  ▲  具有慣性.
三、解答題(第22、23、24題,每題2分;25題4分,26題4分,其余每空1分;共47分)
22.如圖所示,一箱子放在車廂內隨汽車一起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畫出箱子受力的示意圖.
23.如圖所示,均勻鐵球保持靜止,細繩和豎直墻平行,畫出鐵球受力的示意圖.
24.如圖所示,畫出物體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時的受力示意圖(忽略空氣阻力).
                        
25.體積為30cm³的銅球,質量是89g,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注滿水,它的總質量是多少?(銅的密度ρ銅=8.9×10³kg/m³)
26.一輛載重卡車連同貨物的總質量為4t,在2×10³N的牽引力的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試計算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和汽車受到的阻力.
27.小明同學用天平和一個最大量程5N的彈簧測力計來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跟質量的關系,實驗時得到數據如下表.
物體質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彈簧測力計示數F/N 1.0 2.0 3.0 4.0 5.0 已無刻度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線上,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小明應將平衡螺母向  ▲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平衡;
(2)小明同學實驗中錯誤的地方是  ▲  ;
(3)去掉錯誤的部分,由表中數據得出的結論是  ▲  ;
(4)將彈簧測力計水平放置調零,然后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加4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  ;
A.0N      B.2N     C.4N     D.8N
(5)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上應該是貨物的  ▲  .
28.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  ▲  ,并通過調整  ▲  來改變拉力的大。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  (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  ;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  ▲  ;
( 4)小華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進行了探究,發現在實驗操作完全正確的情況下,實驗時兩個力的大小還有較小的差距.你認為形成差距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5)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  ▲   ;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
(6)你對小明的實驗裝置提出的改進建議是  ▲  .
29.如圖所示,某小 組同學在塑料小桶中,分別裝滿密度已知的四種不同液體,用彈簧測力計依次測出它們的重力,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液體密度(g/ cm³) 0.6 0.8 1.0 1.2
彈簧測力計(N) 1.4 1.6 1.8 2.0
(1)當小桶中盛滿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4N.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可知,此液體的密度為  ▲   g/cm³;
(2)若把彈簧測力計和小桶改裝為液體密度秤,該秤的“0刻度”線對應彈簧測力計上的刻度值為  ▲  N;
(3)若要增大該稱的稱量范圍,可換用以下兩種規格的塑料小桶,符合要求的是  ▲  _.
A.容積相同,質量更小的小桶     B.質量相同,容積更小的小桶
30.在學習了滑動摩擦力知識后,小明和小華想用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探究運動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們各自帶來了洗干凈的運動鞋,又準備了一張練習立定跳遠用的橡膠墊,一個彈簧測力計和細線.
(1)為了能準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認為應該讓運動鞋沿水平方向做  ▲  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  ▲  ;
(2)小明將自己的運動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膠墊上,按正確的方法拉動,讀出了彈簧 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為  ▲  N;若實際拉動的過程中沒有做到勻速運動,則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  (選填“變化”或“不變”)的;
(3)小華經過思考改進了小明的實驗,讓彈簧測力計和鞋保持靜止,拉動鞋下的橡膠墊進行測量(如圖乙所示).這樣改進的好處是  ▲  ,且彈簧測力計處在  ▲  狀態,方便讀數;
(4)小華測出他的鞋滑動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她的鞋卻不一定是“防滑冠軍”,這是因為  ▲  ;
(5)圖甲中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為V甲,圖乙中墊子運動速度大小為V乙,則V甲、V2大小關系是  ▲  .
A.V甲一定大于V乙          B.V甲一定小于V乙
C.V甲一定等于V乙          D.V甲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V乙
(6)摩擦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并不斷地進 行著改進,火柴的擦然就是一例,如圖丙所示.火柴盒側面已由以前的圖a替換成圖b的式樣,這樣設計的現實意義是  ▲  .
31.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中,肖蘭同學將同一小車分別從相同高度處由靜止沿斜面滑下,在三種不同水平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分別停在如圖位置.
 
(1)肖蘭做實驗前,做出了以下假設,以下假設中錯誤的一項是  ▲ 
A.控制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為了讓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等
B.小車由于 慣性,到達水平面后繼續向前運動
C.實驗中主要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和理想實驗法
D.通過三次實驗,可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
(2)通過實驗,肖蘭發現小車在  ▲  表面運動距離最長,即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阻力越  ▲  (填“小”或“大”),速度減小得越  ▲  (選填“快”或“慢”),運動的距離越  ▲  (填“遠” 或“近”);
(3)肖蘭根據實驗結果推理:若水平木板表面完全光滑,且水平木板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  ▲  .可見,力不是  ▲  物體運動的原因, 而是  ▲  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八年級物理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A A A B A  C B D 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 29分)
13、   無規則運動  , 空隙,引力 ,分子間距離太大,幾乎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1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_    等于       ___
15、    正           ,      失去          ,_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負          
16、(1)   米        ,   豎直向上      (2)    靜           ,     手握杯子           
   (3)    3           (4)    將米壓緊,適當加點水,用粗糙的筷子等           
17、    慣性          ,    運動狀態      ,__摩擦力
18、  250    ,    0.8×10³    
19、  相互       ,    減小    ,    非平衡力  
20、    靜電      ,  在梳子上沾點水    
21、 勻速直線     ,     減速     ,      水  
三、解答題(第22、23、24題,每題2分;25題4分,26題4分,其余每空1分;共47分)
 22、23、24略
25、空心,109g
26、4×104N, 2×103
27、(1)__右___(2)____所測拉力超過彈簧測力計量程____
   (3)___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_______ (4) _______C________(5)質量
28、(1)___相反____________,鉤碼數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里是否平衡
   (3)將卡片從中間剪開
(4) 彈簧測力計示數有誤差、線與滑輪間存在摩擦力等(5)     A   
(6)給木塊裝輪子等
29、(1)____1.6_______
   (2)   0.8       
   (3)__AB____
30、(1)___勻速直線________, 使拉力與摩擦力二力平衡
   (2)____2.8________,_______不變________
   (3)     橡膠墊可以不勻速運動     ,    靜止       
   (4)_ ___兩種鞋的壓力不一定相等_______             
(5)______D_____(6)_____增大摩擦力__________
31、(1)___D_________,
   (2)___木板_________,_______小_______,____慢________,_____遠______
   (3)   勻速直線運動          ,       維持     ,    改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17110.html

相關閱讀:2013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試卷(張家港市梁豐初中有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清四試題(附答案)
北京西城區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聲的世界測試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