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長江中學八年級政治上冊12月月考檢測題(新人教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5年長江中學八年級政治上冊12月月考檢測題(新人教有答案)
 3、小林在一次數學考試中沒考好,老師詢問其原因,小林說:“因為這次考試爸爸沒有幫我復習;王珊珊弄斷了我的鉛筆,所以才沒有考好。”請從下列話語中選擇一句合適的告訴小林(      )                                                              
A.回家告訴爸爸,要他嚴格督促你的學習     B.譴責王珊珊,讓她賠償你的 損失
C.出現問題后,要善于從客觀角度尋找原因   D.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應推卸責任            
4、在法律上,“不作為”行為的實質在于(       )           
A.放棄應當享有的權利          B.不做法律鼓勵的事
C.做了法律禁止的事            D.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5、下列對于“慣大不成人”理解正確的是(      )
A.只有到了18歲,才算是成年人             B.一個沒有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的人,不管有多大年紀,都算不上是成熟的人
C.責任能力是隨著成長自然而來的 ,因此承擔責任要等到成年以后
D.我們每個人要 勇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6、學生賈某侵入某地震局網站,發布“今晚有大震”的虛假信息,造成恐慌,被當地檢察院以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逮捕,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這說明            (     )      
①某種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為引起的     ②行為觸犯了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公民應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道德責任   ④因好奇做出的行為,不負法律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有人曾經自嘲:每天喝的是回爐的奶和氟超標的茶;炒菜用的是摻假花生油;佐料用的是加了蘇丹紅的辣椒;吃的是禁藥殘留的魚,含?肉精的豬肉和色彩誘人的“紅心”鴨蛋。材料中,各類商品經營者的行為(      )                        
①是不道德的行為,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②是非法的行為,應受到相關法律的制裁    ③是出于合情合理動機的行為      ④從法律上看,是不作為的行為,即“當為而不為”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人從他被投入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這句話告訴我們(      )
A.人無論大小都對社會承擔同樣的責任         B.所有的人都要對所有的行為負責
C.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D.不享有權利就可以不承擔社會責任
9、以下古訓警示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是(       )
①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③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④鳥三顧而后飛,人三思而后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小林在無警察值班的十字路口闖紅燈,導致車禍發生,自己的胳膊摔傷。這一事件說明(      )
①行為與后果是一致的,有行為就會有后果   ②維護交通規則是 我們每個人應承擔的責任       ③警察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責任               ④對他人不負責任也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初二某班同學圍繞“班內衛生問題”召開了主題班會,全班同學都在“不亂扔廢棄物”的承諾書上簽了名?蓻]過幾天,亂扔廢棄物的現象依舊。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兌現承諾遠比作出承諾更重要          B.承諾不是法律,做不到可以放棄
C.信守承諾只是傳統美德,現代社會已不適應了
D.承諾是金,所以作出承諾時要量力而行
12、責任的公民,首先應該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這是因為  (      ) 
A.自己最重要       B.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可能對他人、家庭、社會、國家負責
C.對自己負責任是一種最高境界
D.對自己負責的人一定會對他人、家庭、社會、國家負責
1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格言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它要求我們(      )       
A.只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我們才肩負起救國的責任
B.發揚自 力更生的創業精神,不必與其他國家與民族進行合作
C.應該胸懷祖國,自覺承擔起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
D.心中只有國家社會利益,不謀求任何個人利益
14、“輕諾者必寡信”說明學會承諾(      )                       
A.要在承諾之后盡力而行             B.作為許諾人,要取得對方的理解
C.必須在作承諾時量力而行           D.作為受諾人要能夠理解對方
15、下面對于責任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責任無時不在                ②一個人所擔負的責任往往是多重的
③所有的責任都只有一個來源    ④責任是與每個人的社會身份相聯系的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边@一古訓告訴我們(      )  
A. 好的行為一定產生好的結果          B. 不道德的行為一定會受到懲罰
C. 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而且行為與后果之間具有一致性
D. 對做壞事和好事我們都不要評論,以后自有定論
17、當年無數志士仁人為了國家和民族的進步而英勇就義是一種責任,現在我們善待家人、認真學習、撿起路邊紙屑也是一種責任。這說明(      )                       
A.一個人只承擔一種責任                       B.責任有大有小
C.責任來自于社會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要求       D.責任只有一個來源
18、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這一責任主要來源于(      )
①法律    ②習俗    ③道德    ④承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9、四川達州三小孩扶起一位摔倒老人蔣某后,卻遭遇索賠。近日,警方經調查認定蔣某是謊稱自己被三小孩撞到,并認定蔣氏母子行為屬于敲詐勒索,對蔣某與其子龔某實施行政拘留,并處罰款。這說明(      )            
①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       ②行為觸犯了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追究
③做人要講誠信               ④在助人為樂的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0、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必須在行動前對行為進行選擇,我們在做出行為前應考慮(      )        
①行為條件是否成熟    ②及時發現行為偏差,適時調整行為方式
③行為與道德規范、法律法規是否矛盾或沖突④有無不可預測因素的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判斷題(10分)(正確的打√,錯誤的打×,請把判斷結果填入表格內)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長大”,一般是指作為社會人的成熟,“成人”主要是指自然人的成長發育。(      )
2、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集中體現在行為過程中的及時調控上。(      )
3、在踐諾的過程中,因條件改變無法實現諾言,要取得對方的理解。(      )
4、“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這句話說明了一個人所擔負的責任往往是多重的。(      )
5、有行為就會有后果,作為的行為和不作為的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      )
6、承諾,給別人的是一份期待,給自己的是一份義務。(      )
7、責任無處不在,責任伴隨人的一生。(       )
8、由于未成年人年齡小,所以違法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
9、每個人正是在履行責任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并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
10、責任是相互的,對他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也就是對他人負責。(      )
三 、問答題
1、材料一: 中國一些游客到海外旅游存在著以下“三宗罪”,導致國外一些高級酒店把中國人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材料二:一個人的學識、才華很重要,但缺乏責任感就不堪重用,即使小用,也令人擔心,因為缺乏責任感的人往往做事不計后果。
(1)請你分析:材料一中的這些行為會造成什么后果?(2分)  

 

 


(2)請你辨析: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不必對所采取的行為再三考慮(6分)

 


2、2015年2月央視播出感動中國年度頒獎盛典,讓我們記住 了他們的名字與事跡
    陳家順——普通黨員的不悔選擇:為民生奔波,用行動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李文波——當代軍人的楷模:位卑未敢忘憂國,大浪孤膽守海疆。用行動告訴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選擇人生。
我的分析(1)結合材料,比較上述感動中國人 物身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2分)

 

我的思考(2)我們青少年要不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為什么?(4分)

 


我的踐行(3)平凡善舉需要我們學習、踐行與弘揚。請設計一則宣傳標語(1分)

 

 

3、1969年這一年,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在黑龍江省遜克縣縱身躍入洪水不歸。英雄的行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30多年來,當年受他影響而來到遜克插隊的許多上海知青陸續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當年被金訓華從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陳健。
  37年來,無論刮風下雪,每年他都要到金訓華墓地祭掃。
  陳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沒有機會。一次生命的交換,讓他內心留下了永遠的歉疚。陳健說:我無法用生命去報答他,我對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沒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會后悔,歷史也不該把金訓華遺忘。
  一個生者對死者的承諾,只是良心的自我約束,但是他卻為此堅守37年。淡去紅火的時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識的風范,無論在哪個年代,堅守承諾始終是支撐人性的基石,對人如此,對一個民族更是如此。
(1)陳健的事跡為什么令人感動? (2分)

 

(2)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信守承諾?(3分)


 2、(1)相同點:有高度的責任感。 不同點:身份不同,承擔的責任不同。
(2)要。因為①具有責任意識與責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標志。
②人到十八歲就被認為具 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必須承擔完全的法律責任。
③責任意識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對國家與民族的高度責任感,即給我們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又能幫助我們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誘惑。
(3)例如:學習感動中國人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人人多一份關愛與責任,世界就多幾許感動與和諧。
3、(1)信守承諾是中華傳統美德,他的誠信人令人感動。
(2)要學會承諾,須在作承諾時量力而行;要學會承諾,承諾后盡力而為;許下諾言無法實現,要理解對方,尋找變通途徑或解決辦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17981.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政治下冊第1-6課時練習題(有答案)
2018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檢測試題(含答案)
2015年春八年級下冊思品歷史期末試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下政治第四單元復習題(含答案江西南昌)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2 單元綜合檢測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