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為了使學生在教室上時免受周圍環境噪聲干擾,下列
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內保持安靜,不講話B.在樓周圍植樹
C.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D.在教室里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2.一輛汽車以30/s的速度從A地開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s。則汽車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
A.24/s B.25 /s C.26 /s D.無法判斷
3.一只蠟燭位于凸透鏡前,調節好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現縮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一下,則在光屏上( )
A.無法呈現清晰的像B.呈現放大正立的像
C.呈現放大倒立的像D.呈現縮小倒立的像
4.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東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騰 D.流星趕月
5.深秋季節,我們在教室窗戶的內側會看到一些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了 ( )A.液化B.汽化C.凝華D.升華
6.凍肉出冷庫時比進冷庫時重些,這是因為 ( )A.肉中的水會結冰B.庫中的水蒸氣凝華附在肉上了
C.肉中的冰會熔化D.肉中的水會蒸發
7. 用托盤天平測物體質量前,調節橫梁平衡時,發現指針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這時應該 ( 。
A.將游碼向左移動 B.將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將游碼向右移動 D.將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8.小李從平面鏡里看到平面鏡對面的電子鐘的示數如圖1所示,這時的實際時間是: ( )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9.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C.密度與物體所處的狀態無關
D.密度與物體的溫度 無關
10.甲、乙兩塊金屬,它們的質量之比是2∶5,體積之比是1∶2,那么它們的密度之比是 ( )
A.2∶5 B.1∶2 C.4∶5 D.5∶4
11.冬天,?吹绞彝獾淖运馨艘粚颖夭牧,是為了防止水管凍裂,水管被凍裂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 B.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
C.水管里的水結成冰后,密度變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夠而破裂
12.公路上,一輛汽車以72k/h的速度勻速行駛,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處的一輛勻速行駛著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的速度是 ( 。
A.5/s B.10/s C.15/s D.20/s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3.吹奏豎笛時,豎笛內的空氣柱就會子 發出聲音,按住不同的笛孔,聲音的 就會改變。
14.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 傳播的,坐在電影院內不同位置的觀眾都能看到銀幕上的畫面,是由于光發生了 。
15.普通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 _鏡,一架普通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40c,當被拍照的人到鏡頭的距離_____ 時,底片上才會得到一個清晰像。
16.如果一束自遠處某點的光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
的 (填“前”或“后”)方,這就是近視眼的成因,矯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鏡片做成的眼鏡。
17.驗鈔機能檢驗人民幣的真偽,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銀光物質發光,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的________不同.
18.彩色電視機屏幕工作時主要由 三種色光混合成絢麗多彩畫面,它的搖控器是利用 工作的。
19.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 _的規律制成的,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
20.夏天的早晨會看到草葉上有一些露珠,這是 現象確;寒冷冬天的早晨會看到窗戶的玻璃上結有“窗花”,這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
21.一個瓶子能盛13.6 kg的水銀,用這個瓶子能盛 g g水(水銀密度是13.6×103kg/3)。某實心正立方體金屬塊的質量是,邊長是a,則金屬塊的密度
ρ= (用、a表示)。
22.現有由同種材料制成的A、B兩金屬球,其中一個是實心的,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 28g、60g,體積分別為 16 c3、12c3。實心球是 (填“A”或“B”) 球,它的密度為_________ kg/3.
23.單位換算:(1)2.54= c= μ;
(2)72 k/h=________ /s ;
(3)1g/c3=_________kg/3。
24.某托盤天平的全部砝碼及標尺如圖,此天平的稱量(即稱量范圍)是 ___ g。若將此天平調節平衡后測一物體的質量,物體應放在 盤。當加人一定量的砝碼后,發現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這時應該 ,直至天平平衡。
25.平時所說“月亮躲進云里”是以 為參照物,說“烏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為參照物。 坐在正在行駛的客車內,乘客以_________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_________為參照物是靜止的。可見運動和靜止具有_______性。
三、實驗探究( 每空1分,共15分)
26.小明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如圖1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物體的長度是______。
圖3
27.完成右上方圖2、圖3中的光路圖:
28.將一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使物距依次為6c,18c和24c,分別得到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和縮小的實像,則這個凸透鏡的焦距f的取值范圍是
29.小明同學在用天平測物體質量的實驗中,首先拿出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到零刻度線上后,發現如圖4所示情況.
(1)他應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調節平衡后,小明按圖5所示的方法稱量物體的質量,小江立即對小明說:“你操作時至少犯了兩個錯誤.” 小江所說的兩個錯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正錯誤后,稱量中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6所示,所稱量物體的質量 g.
30. 小紅同學在做“探究平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飯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7所示, 在此實驗中:
(1)小紅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關系.
(3)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4)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
(5)小紅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所成像 (填“變大”、“變小” “不變”).
四、計算題(共17分)
31.一個容積為5×10-43的玻璃瓶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0.3kg的水,把小鵝卵石塊,逐個投入瓶內。當總共投了0.5kg的石塊后,水面剛好升到瓶口。求:
(1)水的體積;(2)石塊的密度。(5分)
32.新建的南京長江二橋全程長21.97千米,為了保證交通安全與通暢,規定車輛通過二橋的速度最大為100千米/時,最小為60千米/時。(1)若—轎車通過二橋全程用了15分鐘,求此車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時?(2)轎車通過二橋全程至少需要多少時間?(6分)
33.今年小明家種植柑橘獲得了豐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將柑橘帶到學校實驗室,用天平、溢水杯測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測出一個柑橘的質量是114g,測得裝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簽使這個柑橘浸沒在溢水杯中,當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著測得溢水杯的總質量是240g。
請根據上述實驗過程解答下列問題:(6分)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質量是多大?
(2)這個柑橘的體積和密度各是多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9497.html
相關閱讀:2013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試卷(張家港市梁豐初中有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清四試題(附答案)
201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聲的世界測試題(附答案)
北京西城區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