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走向全面小康 同步練習(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3.3 走向全面小康 同步練習
一.
1.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 ( D )
A.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B.確保205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C.到2020年人民生活比較富裕,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D.力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2.下列哪些是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采取的一些重要舉措( ABCD )
A 西部大開發 B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C 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 D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用綜合評分方法對我國制定的小康檢測指標進行測算,2000年全國小康實現程度為96%。分地區看,東部基本實現,中部實現為78%,西部實現為56%。這說明( )
①我國已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②我國小康實現程度還很不平衡
③我國還沒有達到小康水平 ④我國小康還是低水平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 ( )
①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②堅持“三個明”協調發展,共同進步 ③保持平等和諧的民族關系 ④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
5.【德州市二○○九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判斷:正確。
理由:我國有十三億多人口,八億是農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沒有億萬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
6.(2009湖北恩施州)材料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全面小康是指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材料二 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08年9月開始,用一年半左右時間,在全黨分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解答下列活動問題:
(1)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已經嶄露小康新顏。你對我國當前的小康生活狀態是怎樣理解的?
(2)請結合實際說一說,我國當前所處的小康社會還存在哪些主要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提出了哪些戰略?
(3)在當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為解決本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你有哪些好的建議?(要求至少列出四條建議)
(1)答案一:介于溫飽和富裕之間的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答案二:總體上進入了小康社會。答案三: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處于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階段。(2分)評分說明:回答解決了溫飽問題可給1分。
(2)①答案要點:從低水平的小康原因——人口膨脹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從不全面的小康存在的問題——側重于物質明,對精神明、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關注不夠,從不平衡的小康現象——進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國分布不平衡,城市與農村之間、東部與西部之間、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等方面回答,或者直接回答從環境與資保護問題,法制與體制不健全,科技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存在著矛盾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答對兩個方面以上,可給滿分2分。②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統籌城鄉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評分說明:答對1個給1分,答對2個以上,可給滿分2分。
(3)答案要點:從保護資和環境、縮小貧富差距、發展科技和化、加強物質明和精神明建設、加強依法治國、創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答對一個方面給1分,答對4個方面以上,即可給滿分4分。


7.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曾叫囂:“中國共產黨能打贏戰爭,卻無法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幾十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奇跡般的實現了一個個夢想,又滿懷豪情地向實現一個個夢想邁進。
夢想一:實現制度變更,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夢想二:解決溫飽,并實現由溫飽向 的歷史性跨越(小康)
夢想三:全面建設惠及十三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夢想四: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
⑴請在“夢想二”的空格處填上相應的內容
⑵“夢想三”計劃何時實現?我國實現“夢想三”以后,國家的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⑶“夢想一”到“夢想四”描繪的是我國哪一個社會發展階段?該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明、和諧的社會注意現代化國家
8.材料一: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持續多年快速增長,國家財富積累增大,綜合國力不段上升,令國際刮目相看。到2007年,我國GDP達到24.66萬億元,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及德國。
▲材料二:目前,雖然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但人均GDP尚排在世界百位之后,城鄉發展不平衡,西部農村還很落后,在精神明、政治明、社會保障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我國改革開放以的巨大變化說明了什么?(
①改革開放作為一場偉大的革命,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②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
⑵請簡要談談對材料二的認識.
(①材料二說明我國現在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②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底水平,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③必須艱苦奮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9.我市某校初三(5)班的同學召開了一次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題的討論會,如果你是本班的一員,請你回答以下問題:
(1)下圖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請你補寫出圖中缺項的內容。
① 全面小康社會 ② 實現現代化
(2)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什么?
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力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3)同學們在討論會上各抒己見,小王認為小康是不愁吃、不愁穿;李明說小康是家家有汽車;張華說小康是安居樂業,社會舒適。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怎樣的?
人均收入提高,家庭財產普遍增加,消費水平普遍提高,生命質量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精神生活更加充實,人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勞動環境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等。
(4)請你談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什么意義?
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
⑸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全面小康做出了哪些重要舉措?
①調整產業結構②西部大開發③中部崛起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⑤支持、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⑥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2928.html

相關閱讀:2018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檢測試題(含答案)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1-6課時練習題(有答案)
人教版八下政治第四單元復習題(含答案江西南昌)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2 單元綜合檢測題(附答案)
2015年春八年級下冊思品歷史期末試卷(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