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二單元復習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二單元復習題
初二下期末復習題(單項)
第一、二單元
1、從清晨開始,首都各界群眾高舉紅旗,敲羅打鼓,喜氣洋洋地從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門廣場……樂隊高奏《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里
描述的盛況是:( )
A.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C.慶祝西藏和平解放 D.開國大典
2、有些名字往往與時代特征有一定的聯系,下列名字與其出生時的時代特征相符的( )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國 B.生于1958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45年,取名紅兵 D.生于1834年,取名振邦
3、下列事件標志著中國大陸領土全部獲得解放的是:( )
A.渡江戰役勝利 B.新中國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結束
4、新中國成立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5、以下不屬于1949年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內容的是:( )
A.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實行轉移 B.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通過“共同綱領” D.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6、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全權代表是:( )
A.達賴喇嘛 B.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C.阿沛.阿旺晉美 D.凱墨.索安旺堆
7、“中國人民不能容忍外國的侵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國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這段話是針對哪一件事件而發表的:( )
A.美國發動侵朝戰爭 B.美國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
C.美國發動侵越戰爭 D.英國侵略印度
8、有一座烈士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顧全整個戰局,視紀律重于生
命而勇于獻身的一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你認為這座紀念館可能是為了紀念:( )
A.黃繼光 B.董存瑞 C.邱少云 D.羅盛教
9、坐落在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中,在醒目的位置陳列著兩個著名人物的雕像,
其中一位是毛澤東,另一位應是下列人物中的:( )
A.林彪 B.劉伯承 C.鄧小平 D.彭德懷
10、對抗美援朝戰爭性質的判斷,錯誤的是:( )
A.保家衛國的戰爭 B.正義的戰爭 C.反侵略戰爭 D國家內戰
11、新中國實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B.廣大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
C.地主、富農剝削和壓迫農民
D.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2、建國后,土地改革的重點是在:( )
A.新解放區 B.老解放區 C.少數民族地區 D.邊遠地區
13、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是在:( )
A.1949年底 B.1950年底 C.1952年初 D.1952年底


14、徹底摧毀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
A.推翻國民黨反動政權后 B.中華民國成立后
C.清朝統治被推翻后 D.土地改革完成后
15、新中國土地改革后,遼寧省金縣三十里堡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1000畝鹽堿地變成良田,這一現象說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態環境的變化 B.土地改革消滅了地主階級
C.土地改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16、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所進行的努力不包括:( )
A.爭取西藏和平解放 B.進行抗美援朝 C.進行土地改革 D.進行工業化建設
17、“一五”計劃時期我國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 )
A.重工業 B.運輸業 C.輕工業 D.農業和商業
18、新中國成立后,工業化進程艱難起步,經過努力,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這一標志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計劃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開
19、對于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描述正確的是:( )
A.1954年制定的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B.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
C.它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指定 D.它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憲法
20、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B.便于使用先進的機械化工具
C.提高農業生產力,以滿足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D.使農民富裕起
21、國家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是:( )
A.多種形式經營 B.統購、統銷形式 C.合作社的形式 D.公私合營
22、某校大學生在畢業論中提到“社會主義改造創舉”,你認為他指的是:( )
A.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國家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D.出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
23、三大改造的實質是:( )
A.引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 B.個體手工業相互合作
C.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剝削加以限制 D.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24、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起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訂
C.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D.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25、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2006年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經經歷了多少年( )
A.45年 B.46年 C.48年 D.50年
26、1956年底是我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以后,黨和政府對我國國內主要矛盾進行的正確判斷是:( )
A.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B.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
C.農業發展與工業建設之間的矛盾 D.先進的生產關系與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27、中共八大確定的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是:( )
A.解決中華民族同帝國主義的矛盾 B.集中力量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
C.“以階級斗爭為綱” D. “抓革命,促生產”

28、1958年,中共中央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由于:( )
①社會主義建設缺乏經驗 ②對國清沒有認識清楚 ③蘇聯撕毀合同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9、據資料統計,四川在20世紀50年代初森林覆蓋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蓋率僅剩9%,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無計劃盲目墾荒 B.人口數量急劇增長
C.“大躍進”時期的毀林煉鋼 D.大規模的商業性采伐
30、1959——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B.我國連續三年遭受自然災害
C.受“一五”期間工業發展比例失調的影響 D.蘇聯停止對我國的援助
31、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工業戰線最為突出的是:( )
A.鋼鐵工業 B.煤炭工業 C.石油工業 D.橋梁工業
32、“芝麻賽玉米,玉米比人大”,這句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的打油詩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農業合作化的優越性
C. “一五”計劃的建設成就 D. “大躍進”時浮夸風
33、毛澤東發動“化大革命”的目的是:( )
A.反對以劉少奇為代表的黨內走資派 B.激發人民斗爭熱情
C.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D.提高群眾斗爭水平,培養無產階級接班人
34、新中國成立后,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嚴重的“左”的錯誤是:( )
A. “大躍進”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化大革命” D.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
35、1975年,一起主持整頓、恢復工作的領導人有:( )
A.毛澤東、周恩 B.周恩、葉劍英 C.華國鋒、葉劍英 D.周恩、鄧小平
36、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
A.毛澤東、周恩 B.周恩、葉劍英 C.華國鋒、葉劍英 D.周恩、鄧小平
37、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的共同原因主要在于( )
A.反對毛澤東 B. 反對毛澤東、周恩 C.陰謀敗露 D.不得人心,違反民意
38、“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樣;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這副對聯反映了建國后哪一時期的狀況:
A.土地改革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
C.“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后的新時期
39、“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 B.周恩、鄧小平使經濟得到短暫回升
C.毛澤東批評江青的錯誤行為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
40、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忽視了:( )
A.人民的愿望 B.黨的領導 C.人民的積極性 D.經濟規律
41、“洋布、洋釘、洋油……”這些帶洋字樣的東西已經深深留在了那個時代,那么我國實現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結束了“洋油”歷史的標志是:( )
A.大慶油田的建成 B.勝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長 D.新型電子工業從無到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4633.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