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區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點擊考點】
省級區域:北京、香港和澳門、臺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省內區域:珠江三角洲、西雙版納、濟南
跨省級區域:黃土高原、長江沿江地帶
上述不同尺度區域的位置范圍,區域自然特征,區位發展條件(優勢和不足),經濟發展特點,區域間的聯系、環境問題及綜合治理的措施。
具體目標如下:
1.能夠根據圖文資料描述各個區域的位置特點;
2.掌握各個區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
3.明確各個區域的區位發展條件(優勢和不足),分析自然因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4.掌握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特點;
5.明確各區域間的聯系,以及區域間的優勢互補;
6.了解區域環境問題及綜合治理措施,知道人類不合理利用自然產生的不利影響,要學會遵循自然規律,樹立正確的人地觀。
【地圖導學】在這里,利用地圖幫你回憶本專題應掌握的基礎知識。
1. 下圖是臺灣、香港和澳門在祖國的位置圖和臺灣島物產和城市分布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圖中填出香港、澳門、珠江、廣東、福建、臺灣島、臺灣海峽、東海、南海;在乙圖中標注北回歸線、基隆、高雄、臺北、玉山等地理事物名稱。
(2)珠江三角洲地區和臺灣的出口加工工業都十分發達,這種經濟特點的形成與三地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關系?

(3)港澳臺的旅游業都十分發達,三地相比臺灣對游客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是   
(單選)
 A.購物 B.博彩 C.城市風光 D.自然風光
(4)根據臺灣島物產和城市分布圖,說出臺灣城市分布特點,并簡單分析原因。

2.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上面的輪廓圖中簡單畫出新疆的主要山脈和盆地,并寫出和體會新疆的地形特點。

(2)寫出新疆主要的自然特征,并簡單分析這種特征形成的原因。

(3)在圖中標注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市,說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原因。

(4)新疆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什么?制約因素是什么?

3.讀兩個省內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甲圖中填注:西雙版納、瀾滄江、越南、老撾、緬甸;在乙圖中填注:深圳、珠海、香港、澳門、廣東。
(2)簡單敘述A、B兩地的地理位置特點。

(3)A地區的支柱產業是什么?發展此產業的優勢有哪些?

(4)B地區利用其優勢,形成了 經濟,并與C地區 形成了“ ”的經濟合作模式。在這種合作模式中,B和C分別提供了哪些優勢條件?

4.讀兩個跨省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圖 乙圖
(1)在甲圖中填注:太行山、秦嶺、陜西、陜西、寧夏、甘肅、黃河、黃土高原;在乙圖中填注:漢江、湘江、岷江、雅礱江、鄱陽湖、洞庭湖、攀枝花、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2)黃土高原最嚴重的生態問題是什么?產生原因有哪些?危害是什么?應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3)以長江為軸線的沿江地帶與貫穿南北的沿海經濟帶和西部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①長江沿江帶溝通了 與 ,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②長江沿江地帶已經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區,它們是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城市群,
以 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以 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城市群,以上海為
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由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 工業基地。
④沿江地帶的上海寶山、安徽馬鞍山、湖北武漢、重慶、四川攀枝花等構成了“
(鋼鐵、煤炭)工業走廊”的雛形。
【精講“叁點”】在這里,老師指導你突破本專題的重點、難點、疑點。
一.識別區域,準確定位是認識區域的基礎。
識圖辨圖、準確定位是學習地理的基礎和關鍵。主要有以下三種定位方法:
1.輪廓定位
輪廓定位是定位中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例如:省級區域中北京、臺灣和新疆的輪廓。根據輪廓,辨別出區域,能夠快速進入狀態答題。
2.經緯線定位
區域內的特殊經緯線也是定位的重要依據之一。例如:北京位于116°E和40°N附近,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南部等等。
3.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地理事物定位法,即利用周圍特殊的地理事物進行定位。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的天山、塔里木河;北京附近的港口天津;臺灣島的玉山;黃土高原北部的長城等等。
〖例〗(2007年濟南Ⅱ卷考題)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暑假期間組成甲、乙兩個考察隊,分別對圖示區域(見右圖)進行了自然和人文方面的考察,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友情幫助:經線NM、NP組成了經線圈的一部分,N表示北極,A、B、C為經線上的點。
A、B經緯度的度數相同。
(1)請判斷甲隊考察的區域A所在的國家是 ,乙隊考察的區域B所在的省區是 。(2分)
〖解析〗此題著重考查學生利用經緯網和區域輪廓定位的能力,體現了區域定位在區域學習中的重要性。將半球圖為背景,整合了要考查的一個區域,將另一個考查的區域隱含在圖中,既降低了做題的門檻,使大部分學生能夠判斷準確,又為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留有發揮的空間。本題的解題思路是,根據輪廓定位法判斷出B為新疆,再根據經緯網知識,得知A所在地的經緯是110°W,再根據緯度位置判斷出是美國。
〖答案〗 美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二.突出主干,識記框題是學習區域的重點
近幾年的中考思路,一直是考查最主干、最基礎的知識。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初中教材的編寫是以章---節---框題的結構來編排的。中國區域地理部分,每一節的標題標明了一個區域最核心的特點,每節的框題即區域的主要特征。因此,框題和標題是最主干最基礎的知識。例如:
高山、荒漠和綠洲(自然特征----干旱)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人地協調發展)

潛力巨大的能源開發(西部開發的經濟增長點)
標題“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標明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全國各省區的地位和發展方向;“高山、荒漠和綠洲”凸顯了新疆“干旱”的主要自然特征;“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是人類利用自然進行生產活動的體現;“潛力巨大的能源開發”突出了新疆的能源和資源開發。
〖例〗(2008年濟南市中考題)關于中國區域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珠江三角洲是全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B.西雙版納以外向型經濟為主
C.西北地區的突出特征是干旱D.青藏地區以種植業為主
〖解析〗此題考查了珠三角、西雙版納、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主要特征。只要對各個區域的自然特征了如指掌,就能很輕松地解答此題。
〖答案〗C
三.縱橫聯系,歸納梳理突破學習區域的難點。
1.區域內部各框題之間的聯系(以黃土高原為例)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 嚴重的水土流失
---------黃土高原 脆弱的生態環境
生態建設
四個框題之間聯系密切,基本是按照“由環境問題推產生原因、由產生原因找解決措施”的順序編排,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第一個框題“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點明了該區域的中心地理事物------“黃土”;“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脆弱”兩個框題著重分析了黃土高原各自然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以及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行為造成的后果;“生態建設”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生態環境的具體措施。
〖例〗讀下面一段資料和黃土高原位置圖,完成下面的問題。
資料:據估計,黃土高原地表每年約有1厘米厚的土壤流失,流失面積占高原總面積的80%。黃河水從這里經過就變成了黃色,人們說:滔滔黃河水從黃土高原帶走的是“血”。水土流失造成了土地貧瘠、旱澇災害頻繁,嚴重制約著整個黃土高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1)黃土高原主要跨過的省級行政區是 、 、 、 等。
(2)黃土高原最嚴重的生態問題是 ,造成的危害是 。
(3)你能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要分析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嗎?

黃土特征 。
降水特征 。
植被特征 。
人類活動 。
〖解析〗本題第一問考查了黃土高原的范圍,并間接指出了黃土高原屬于哪種尺度的區域(跨省區域,跨陜西、山西、甘肅、寧夏);第二問考查了黃土高原的核心環境問題“嚴重的水土流失”以及產生的危害(農作物減產、耕地面積減少、河道淤積);第三問考查了水土流失產生的原因,主要從黃土特征(土質疏松)、降水特征(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植被狀況(植被稀疏)和人類活動(開墾、修路、采礦)四個方面來分析。
〖答案〗(1)甘肅 寧夏 陜西 山西(2)水土流失 土地貧瘠、早澇災害頻繁,嚴重制約著整個黃土高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3)黃土結構疏松,多空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 開墾、采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松
2.不同區域之間的知識聯系(以香港和澳門、珠江三角洲為例)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是省級區域,“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是省內區域,兩個區域雖然是不同尺度的區域,但位置鄰近、關系密切,完全可以整合梳理,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兩個區域的整合首先可以從地理位置上進行整合:如右圖:
珠江口是祖國大陸的“南大門”,大門的東西兩側是兩個經濟特區---珠海和深圳,香港和澳門分別與深圳和珠海相鄰,是我國“一國兩制”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此綱要信號圖簡潔直觀,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的位置關系。
其次是從經濟合作模式上整合。
如左圖:珠江三角洲作為“廠”主要是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而港澳地區作為“店”,主要是承接海外訂單,從事樣品制造和開發新產品,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兩個區域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從而得到雙贏的結果。

〖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體現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果關系的是
A.西雙版納屬熱帶雨林氣候,發育了雨林植被,成為發展旅游業的資源之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西北內陸地區,降水稀少,干旱成為制約其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C.“寶島”臺灣資源豐富,因此臺灣經濟以加工原料為主,工廠靠近原料產地
D.珠江三角洲毗鄰港澳,主要向港澳地區提供資金和技術
〖解析〗此題考查了區域內各自然要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考查了區域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而D選項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的區域間的聯系。西雙版納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臺灣地域狹小,以出口加工經濟為主,工廠靠近沿海,便于進口原料和出口產品;珠江三角洲向港澳地區提供的是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所以A、C、D選項都是錯誤的。
〖答案〗B
四.比較分析,查找異同解決學習區域的疑點。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地域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區域內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區域地理特征以及各個區域之間明顯存在的差異是區域地理復習中必須突出的重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區域比較、分析的內容多為區域要素的比較、分析;區域特征的比較、分析;特征成因的比較、分析;區域差異的認定、比較與分析。
“黃土高原”和“長江沿江地帶”都是跨省區域,都有重要河流經過(黃河、長江),兩個區域都講了人類對區域的開發利用,也都存在環境問題,這是兩個區域的共同之處。但是側重點卻不同。
黃土高原長江沿江地帶
標題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
重點框題嚴重的水土流失
脆弱的生態環境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
沿江地帶的城市 沿江地帶的工業
環境問題水土流失
多種自然災害(旱澇)水土流失(上游) 洪澇災害(下游)
環境污染(酸雨)

從標題分析,黃土高原是“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長江沿江地帶是“以河流為生命線的地區”。從框題分析,黃土高原的重點框題是“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脆弱”,重點闡述了人類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的環境問題、后果及其治理措施。長江沿江地帶的重點框題是“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沿江地帶的城市”和“沿江地帶的工業”,重點闡述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兩個區域都存在水土流失問題,水土流失都與多暴雨、毀林開荒有關。但是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區域核心問題,與中心事物“黃土”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對整個區域造成了無法恢復生態環境的重大影響;長江沿江地帶的水土流失雖然也日益嚴重,但不會變成“黃土高原”。長江沿江地帶由于工農業發達,工農業污染加劇,酸雨污染嚴重,成為本區域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
〖例〗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有我國的兩個跨省區域,區域A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B是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地區的紐帶,請判斷出A ; B .
并在圖中相應位置標出兩大區域的字母。
(2)區域A還是我國旱澇災害嚴重的地區之一,主要原因是
(3)為改善A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不少于兩條)


(4)區域B東起 、西至四川省的 ,是一個典型的“ ”區域。
(5)長江上游水流湍急,適于發展 業,中下游江闊水深,可以發展 業和 業。
(6)區域B在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如:長江中下游地區的 災害;以及上游由于毀林開荒引起的 。
〖解析〗第一小題是區域定位,這種定位應該屬于區域特征定位。二三小題是考查了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問題,四五六小題考查了長江沿江地帶的范圍,開發利用及環境問題。由此題可以看出,考查兩個區域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一個重點在環境問題,一個重點在開發利用。雖然也都涉及到了區域的環境問題,但對黃土高原的環境問題分析較細致,對長江沿江地帶則一帶而過,沒做深入探究。
〖答案〗⑴黃土高原,長江沿江地帶;標圖略 ⑵降水的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 ⑶生物措施(植樹種草),工程措施(修梯田、修擋土壩),合理安排生產活動 ⑷上海,攀枝花,帶狀 ⑸水電,淡水養殖,內河航運 ⑹洪澇,水土流失
【知識歸納】




【考點達標】
一、單選題
1.下列區域中,與珠江三角洲屬于同一尺度的區域是
A. 新疆 B. 西雙版納 C. 黃土高原 D. 臺灣
2.我國某城市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著名的自由貿易港,重要的國際會議和展覽中心,號稱“購物者的天堂”,該城市是指
A.上海 B.香港 C.杭州 D.深圳
讀右圖,回答3—4題。
3.此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A 高寒 B 干旱
C 高溫多雨 D 溫和濕潤
4.下列地理事物與本地區主要特征無關的是
A 風蝕城堡 B 沙漠廣布
C 礦產豐富 D 灌溉農業
在某熱門貼吧中,點擊率與貼數最高的一個帖子是這樣的:“湖南人說他名勝古跡多,北京人笑了;北京人說他風沙多,內蒙古人就笑了;內蒙古說他面積大,甲人就笑了…臺灣人說他想獨立,全國人民都笑了”該帖子同時配以形態各異的娃娃頭圖片,給人非同一般的感覺。據此回答5~6題。
5.“北京人笑了”,下列名勝古跡不屬于北京的是
A.故宮 B.長城 C.頤和園 D.秦陵兵馬俑
6.“甲人笑了”,甲人所在的省級行政區是
A.青海省 B.云南省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四川省
7. 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前沿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京廣、京九鐵路直通本地區 B.熱帶季風氣候的水熱條件好
C.礦產資源和能源充足 D.位于我國東南沿海,且毗鄰港澳
8. 下列關于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表現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降水豐沛導致水土流失是該地區的自然特點
B.這里澇災多于旱災,洪澇時極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C.這里人口增長快是造成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D.這里的環境特別容易遭到破壞,而且破壞后不易恢復
9. 臺灣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物產是
A.樟腦  B.柑橘   C.菠蘿    D.香蕉
10. 下列有關長江沿江地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中游段水力資源異常豐富
B.河網稠密,湖泊眾多,是我國地表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C.長江黃金水道縱貫南北,水運便利
D.地勢較崎嶇,以山地、丘陵為主
11. 有關長江地帶輻射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沿江地帶輻射作用主要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
B.沿江地帶輻射作用的方向是向東向西輻射
C.沿江地帶輻射作用主要依靠長江干流航運進行
D.沿江地帶輻射作用的意義是使我國南北經濟融為一體。
12. 實踐證明:香港和澳門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祖國內地;臺灣的持久發展也離不開祖國大陸。下列有關港、澳、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香港和澳門地處中國大陸東南端,與福建省相鄰
B.“一國兩制”的政策對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長期穩定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C.臺灣從地緣、血緣、歷史和文化淵源等方面與祖國大陸都是密不可分的  
D.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西隔臺灣海峽與祖國大陸相望
13.小紅全家在“五一”長假期間到延安地區旅行。有時他們看到景點近在眼前,卻要繞道而行。其原因是黃土高原( )
A 山河相間 B 一望無際 C 雪山連綿 D 千溝萬壑
14.住著竹樓、跳著孔雀舞、吃著竹筒飯,還有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如果你想真切體會這樣的生活,你應該選擇的旅游區是
A.廣西桂林 B.北京故宮 C.云南西雙版納 D.杭州西湖
15.2008年4月,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要積極實現兩岸“三通”。在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中,臺灣具有明顯優勢的條件是( )
A.資金、技術 B.資源、勞動力
C.市場、交通 D.政策、勞動力
二.綜合題
16.右圖陰影所示區域是我國兩個省內區域,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⑴A圖中的陰影區域是
地區,該地區經濟特點是

⑵B圖中的陰影區域是
地區,屬于 氣候。該氣候條件下代表的植物是 (至少列舉一種)。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是 ,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 、 。
17.讀長江沿江地帶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長江沿江地帶東起 、西至 ,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
⑵針對長江沿江地帶東西部地形上的客觀差異,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長江上游水流湍急,落差較大,可以發展 業。中下游發展內河航運業,因為 。
⑶該區域中構成“鋼鐵工業走廊”的鋼鐵工業基地是 。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⑷區域內以A城市為界,此線以西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是
,此線以東的優勢條件是
,區域內的經濟協作主要體現為
、
。
⑸世界大河流域內大規模的開發治理,往往容易改變流域的生態環境,引發生態環境問題。請寫出長江沿江地帶存在哪些生態問題?(至少寫3條)
【真題演練】
1.對于我國不同尺度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臺灣----省級區域-----特別行政區
B 西雙版納---省內區域-----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
C 黃土高原----省內區域----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
D 珠江三角洲-----跨省區域-----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
2.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主要分布在
A.地勢第一階梯 B.地勢第二階梯 C.地勢第三階梯 D.東部平原、丘陵地區
3.下面是幾個同學對長江沿江地帶工業的敘述,你能判斷誰的說法不正確嗎
A 王蘭說:“長江上游地區水能豐富,但信息不暢,缺乏資金和技術。”
B 張玉說:“我家住在武漢,這里有鋼鐵、煤炭工業!
C 張立說:“我家住在上海,這里是重工業基地!
D王紅說:“長江下游地區產業密集、技術先進、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4.下列關于圖中字母m所在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地處雅魯藏布江谷地  
B.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
 C.熱帶雨林景觀和民族風情是其主要的旅游資源
D.地處邊境,可以發展邊境旅游
5.關注北京,關注奧運。北京位于我國四大地形區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優勢突出。據圖判斷①②③④四個地形區依次是
A.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
B.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D.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6.新疆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A.品種優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日溫差大
讀下圖,回答7~9題。

7.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兩個經濟特區是
A.深圳、珠海 B.汕頭、廈門
C.香港、澳門 D.?、大連
8.圖中的河流P是
A.韓江 B.黃河
C.長江 D.珠江
9.我國的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在經濟發展上的相同特點是:
A.都以出口加工工業為主 B.都以博彩業為主
C.都以鋼鐵、機械等重工業為主 D.都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
隨著海峽兩岸“大三通”時代的到來,兩岸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據此完成10~11 題。
10. 麗麗赴臺灣探親前查閱到臺灣的相關資料,你認為符合事實的是
A.居民多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C.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貧乏 D.森林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
11.當前,制約臺灣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狹人稠,人均資源不足 ②島內市場狹小 ③資金短缺、技術力量薄弱 ④山地多,交通運輸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面是新疆人們贊美自己家鄉的一段歌詞:“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據這段歌詞回答12—13題。
12.當人們為“戈壁沙灘變良田”而喜悅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防止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是:①荒漠化 ②土壤鹽堿化 ③水土流失 ④生物多樣性減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當我們聽到“積雪融化灌農莊”時,會聯想起新疆的一種著名水利工程,這種工程是
 A.都江堰 B.坎兒井 C.地下水庫 D.大口井
14.我們身邊有不少人到珠江三角洲地區打工,這是因為那里有較多的
A.有待開發的地方 B.加工制造企業
C.風景名勝區   D.價廉物美的商品
15.為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某中學初二(1)班的黑板報新增設了一個“是真是假”欄目,如圖,其中“真”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綜合題
16.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左圖中A是 海峽,它號稱“海上走廊”,連接了 海和 海。
(2)世代居住在臺灣的少數民族是 ,人口主要分布在 (填圖中地形區)。
(3)從右圖中看出,20世紀60年代以來,臺灣的三類產業中呈明顯下降趨勢的是第 產業,總體呈上升趨勢的是第 產業。
(4)寫出一個關于臺灣的美稱: 。
(5)臺灣是祖國的神圣領土,盡早實現臺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請你對臺灣的中學生說一句心里話。
17.讀圖1、圖2,回答問題。?

(1)讀圖1歸納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與________(地形類型)相間分布。? (2)新疆降水稀少,氣候干旱,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圖2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____(邊緣或內部)。? (4)新疆特有的光熱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請列舉出兩種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________、________。?
(5)西氣東輸工程能使本地的________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請你談談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對西部地區發展的好處________。(寫出一方面即可)

參考答案:
【地圖導學】
1.(1)略 (2)珠江三角洲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臺灣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多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兩地區都便于發展“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3)D (4)臺灣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氣候適宜。開發歷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2.(1)填圖略 “三山夾兩盆” (2)干旱 新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且有高大山脈的阻擋,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3)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不利條件:水源不足 (4)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呈環狀分布。原因是盆地邊緣山麓地帶有綠洲,水源充足,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
3.(1)略 (2)A地:在云南省南部,地處橫斷山脈的最南端,南部和老撾、緬甸接壤,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水路相連。B地:位于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3)A地區的支柱產業是旅游業。主要優勢有:地處邊境,可以發展邊境游和出境游;熱帶動植物資源豐富,可以發展熱帶風光游;少數民族聚居,可以發展民族風情游 (4)外向型 港澳 前店后廠 B地區提供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C地區提供資金、技術、信息
4.(1)略 (2)水土流失 原因是:黃土結構疏松,多空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 開墾、采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松 危害是:土地貧瘠、早澇災害頻繁,嚴重制約著整個黃土高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治理措施有: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3)①沿海 內地 ②武漢 南京 ③綜合性 ④鋼鐵
【考點達標】
1B 2B 3B 4C 5D 6C 7D 8D 9A 10B 11D 12A 13D 14C 15A
16.⑴珠江三角洲 以輕工業為主的外向型經濟(或外向型經濟)
⑵西雙版納 熱帶季風氣候 高山榕(或板狀根、望天樹、絞殺植物) 旅游業 這里地處邊境,可以發展邊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有豐富的熱帶雨林動植物資源;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文化。
17. ⑴上海 攀枝花。⑵水電業 江闊水深。⑶C。⑷礦產資源、水能資源豐富,有許多大型水電站(主要是水能資源,如果寫其他的,言之有理即可。) 產業密集,技術先進,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西電東送,緩解東部沿海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東部沿海地區的資金、技術、信息和產業向西部擴散,帶動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起到了優勢互補的作用。
⑸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中下游洪澇災害頻繁,沿岸地帶環境污染嚴重(或水污染嚴重),長江流域酸雨污染嚴重。(任寫3點即可)
【真題演練】
1B 2B 3D 4A 5D 6D 7A 8D 9A 10D 11A 12B 13B 14B 15C
16.(1)臺灣 東 南 (2)高山族 西部平原 (3)一 三 (4)“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等(說出1個即可) (5)略
17.(1)山地(高山)  盆地(順序可對換)   (2)深居內陸、遠離海洋 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意思相近即可得分,順序可對換) (3)邊緣 (4)棉花、瓜果(哈密瓜等)、甜菜等(任意寫二種)  (5)天然氣 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增加當地財政收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4440.html

相關閱讀:臺灣省
西雙版納
中國的區域差異
《黃河的治理》教學設計
八年級地理臺灣省 教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