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內容: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和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自學目標:1、理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2、根據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我國農業與發達國家農業間的差別,分析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
自學重點: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自學過程:
知識點一:
1、因地制宜是指利用當地 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 、 最有利的地方。
2、我國農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增加、耕地不斷 以及 、 、 等等問題的嚴峻挑戰。
3、我國的 、 和 特點是制定我國農業發展的方針和政策的重要依據。
4、根據圖4.16,請你來規劃下列地區適合開展哪種類型的農業生產活動?并說明理由。太行山區、華北平原、內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
5、讀圖4.17分析影響農業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是那些?讀圖4.18,請你來給他們出主意,并說說理由。
6、結合P106頁活動,說說新中國農業的成就。
7、結合P107頁活動2 試說出;~塘的模式,分析這樣生產有什么好處?
8、結合P107頁活動3(參考P105頁閱讀材料)
9、讀地理圖冊找出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
10、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
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
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我國農
業發展要因地制宜。讀圖完
成下列要求:
(1)圖中A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發展林業可以保持水土,這叫做“ _______ ”
(2)圖中B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這叫“____________”
(3)圖中C地降水較少,但是牧草生長較好,適宜發展畜牧業,這叫做“_____________”
(4)圖中D地河湖較多,適宜發展漁業,這叫做“______________”
建構知網:
耕地:地勢平坦的平原
自然 林地:地形陡峭的山區
因 發展農業 條件 畜牧業:降水較少的內區
地 要 漁業:河湖眾多的地區和沿海地區
制 因地制宜 社會經濟條件: 需求量、 裝備、
宜 農民 等。
發 我國 存在的問題 : 增加、 減少、水土 、
展 農業 自然災害、環境 等問題
農 面臨 九大商品糧基地
業 的挑 發展方向: 調整 ,發展
戰與 發展優質、高產、 農業,
對策 如 農業、 農業等
溫馨提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6702.html
相關閱讀:臺灣省
《黃河的治理》教學設計
中國的區域差異
八年級地理臺灣省 教學案
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