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課《走創新之路》
一、基礎知識題
1、科學的本質是_____,科技發展靠_____,它是_____,______。
2、______是時代發展的要求,_____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____,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_____。
4、好奇心是走上科技發明創造之路的_____,是創新的_____。
5、只有把好奇轉化為____,進而發展為____,多加觀察、大膽設想、鍥而不舍的人,才能最終有所發現和創造。
6、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是____,____。創新的先導是_____,孕育創新的源頭是____,創新的前提是_____。
7、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必須_____,_____。
二、能力提高題
1、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边@說明
A.好奇心是創新的最初動力,是科技發明創造的起點
B.愛因斯坦完全是依靠強烈的好奇心取得巨大成功的
C.有了好奇心就會在學習、科學上取得成功
D.任何好奇心對我們的成長都有積極的影響
2、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這告訴我們,培養創新思維就必須
A.學會獨立思考 B. 擺脫思維定勢
C.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 D. 敢對權威結論提出質疑
3、“神舟”順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嫦娥一號”繞月工程正式啟動;世界第一個SARS疫苗在我國研制成功……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能說明以下觀點,其中正確的一組是
①科技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③發展科學技術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代科技革命以空間技術為核心
B.生命科學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
C.空間技術是當代科技發展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
D.信息技術引導著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的變革
5、神舟系列宇宙飛船順利升空,勇探蒼穹。這屬于哪個領域的偉大成就
A.信息局技術 B.生命科學 C.空間技術 D.納米技術
6、我們經常說:“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毕铝心荏w現這一點的選項是
①科技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②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
③形成了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命科學、納米技術等高新科技群
④空間技術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列不屬于生命科學的科研成果是
A.DNA雙螺旋體結構的發現 B.轉基因細胞克隆技術
C.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完成 D.“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實施
8、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科學的本質是競爭 ②善于觀察、見微知著是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
③求異思維的核心是“疑” ④創新思維的先導是知識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9、牛頓靠“日以繼夜的思考”探索自然奧秘,在力學、光學、天文學、數學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馬克思以“思考一切”為座右銘研究社會運動,揭示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成為“千年思想家”。這主要說明
A.天才在于勤奮 B.創新重在思考
C.成功需要自率 D.成就來自目標
10、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說明
①創新要求與時俱進;②民族的希望在于創新;③國際競爭需要創新;④用其他國家的技術也能建設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人人都有好奇心,那么
①好奇心沒有好壞之分;②有了好奇心就可能有所發明創造;③好奇心轉化為興趣, 進而發展為志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④有沒有好奇心照樣能當科學家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經說過:“每個人在他們幼年的時候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自然界的奇觀滿懷著好奇和敬畏!边@就是說
①每個人從小就是科學家②每個人的好奇心在幼年時特別強烈③好奇心是創新的源頭和動力④每個人都應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Α.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要開發自己的想像力,就要
①敢于異想天開 ②能夠想 ③善于想 ④敢于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4、“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毕铝羞x項中,能夠體現創新精神的是( )
A.不切實際,盲目蠻干 B.敢想敢為,敢為人先
C.懷疑一切,否定一切 D.與時俱進,開拓進取
15、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告訴人們他成功的秘訣是觀察,觀察,再觀察。這是因為
A.觀察就是成功 B.善于觀察才能有所發現,
C.只要留意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就一定會成功 D.發揮想像是創新的先導
16、在一次科技展上,許多人對新疆博州四中學生發明的“蛙泳式沙漠汽車”、“毛發氣象儀”、“采綿機械手”等驚嘆不已,問他們“是不是比別人聰明”。他們的回答是一致的,這是參加科技小組的收獲,課本教會我們知識,科技實踐活動教會我們創新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動手制作,有所發現。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學習要
A.夯實基礎,注重積累 B.認真務實,勤于觀察
C.觸類旁通,善于想像 D.學以致用,勤于實踐
17、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呼喚創新的時代,“創新”已成為神州大地上的最強音。之所以呼喚創新是因為
①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③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④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說明
①想象是創新的先導②偉大的創新皆起源于激發人們創造動力的偉大想象③人類文明在想象的神奇力量推動下不斷向前發展④只要想象就一定能成功
Α.①②③ Β.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食品制作過程中采用納米技術,可以提高人們腸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在化纖面料中加入少量的納米金屬微粒,穿衣服的時候就不會有靜電產生了,同時還可以解決化纖地毯的除塵問題。在襪子中加入納米銀微?梢猿裟_臭味。在玻璃和瓷磚表面涂上納米薄層,可以制成自潔玻璃和自潔瓷磚,粘在其表面上的臟物在光的照射下,利用納米的催化作用,可以使其變成氣體或者容易被清洗掉的物質,恢復其原有的色彩和亮度。上述材料表明
①納米技術正悄悄走進我們的生活,并日益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②新科技產品的不斷問世,大大提高了我們生活的科技含量③新科技產品的不斷問世,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④現代科技正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的恩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拓展創新題
1、亞里士多德是古代歐洲一位威望很高的著名科學家。他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物體的下落速度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越重的物體下落速度越快。自他之后的兩千年間,幾乎沒有人懷疑過這個“真理”。
后來,年輕的伽利略勇敢地對此提出了質疑。為了弄清楚誰對誰錯,他突破傳統習慣,勇敢地登上比薩斜塔,左手拿著一個10磅的鐵球,右手拿著一個1磅的鐵球,在眾人的注視下,把兩個重量不同的鐵球同時推了下去。結果奇跡發生了,大家看到兩個球同時落地。伽利略由此得出物理學上自、由落體定律,成為物理學中自由落體定律的發現者。
結合上述材料,說一說:
(1)伽利略身上的可貴品質是什么?這種品質對科學發現有什么意義?
(2)你如何培養自己的求異思維品質呢?
2、“首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一批愛好科技、勇于創新的大、中、小學生受到了表彰!弊x了這則材料你一定非常感動!拔乙悄艹蔀橐幻@獎者多好。 蹦敲,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談一談,你打算如何搭建起創新的橋梁,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3、 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美籍華人楊振寧于1971年第一次到中國探望親友,他要見的第一個朋友就是鄧稼先。老同學見面后,楊振寧問鄧稼先:“誰是中國的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和氫彈設計領導人,被稱為“美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領導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可那時是嚴格保密的。對老同學的提問,他笑而未答。楊振寧離開北京時又問鄧稼先:“聽說,有一名叫寒春的外國人幫助中國搞原子彈,這是真的嗎?”周恩來總理知道這件事后,指示說:“明確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制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 鄧稼先寫了一封信,在楊振寧即將離開中國時送到他手上。楊振寧看到信后,激動不已,留下了熱淚。
請你思考:
“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制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闭f明了什么道理?
4、不管是什么型號的手機,只要把手機電池放進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纏滿了各種線路的“盒子”里,就能充電。在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一位l7歲少年發明的設備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端詳,交口稱贊。正是憑著這項發明,這位少年獲得了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并拿到了到美國亞特蘭大參加世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行證”。他就是河南省鄭州一中學生陳天晗。
不大愛說話的陳天晗自幼就喜歡“解剖”東西。家里的錄音機、電視機、電腦都被他一一拆了個遍。父母給孩子買來他喜愛的玩具和設備,任他拆卸、琢磨。隨著年齡的增長,陳天晗對手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他同時發現,充電器的不統一給不同型號手機的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發明移動電話電池通用充電器的想法在他不安分的腦海里萌發了。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復研究、實驗,一個利用夾板使電池觸點通電的充電器誕生了。
(1)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認為興趣對科技創新有什么重要性?
(2)自己有哪些興趣和愛好,你準備怎樣把這些興趣和愛好轉化為特長,并做出自己的發明和創造?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題
1、創新 創新 力量之源 發展之基 2、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 3、靈魂 不竭動力 4、起點 最初動力 5、興趣 志趣 6、善于觀察 見微知著 想象 求異思維 知識 7、學以致用 勇于實踐
二、能力提高題
1.A 2.C 3.C 4.A 5.C 6.D 7.D 8.C 9.B 10.A 11.B 12.B 13.C 14.B 15.B 16.D 17.C 18.A 19.D
三、拓展創新題
1、(1)在伽利略身上有種“不滿足現成的結論,不受任何框架、任何模式的約束,敢于對權威下過的‘結論’提出質疑的可貴品質”,即“求異思維”的品質。
科學發現離不開創新,而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
(2)要培養自己具有求異思維的品質,就要學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敢于對權威下過得“結論”提出質疑,往往會得出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2、讓自己的創新思維閃光。具體做到:善于觀察,這是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展開想像,這是創新思維的先導;求異思維,大膽質疑,這是孕育一切創新思維的源頭。
積累知識,勇于實踐。知識越豐富,創新的機會就越多,知識是創新思維的前提。
還要做到學以致用,勇于實踐,逐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3、這句話說明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能力的民族,是一個富有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民族,完全有能力自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完全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好奇心、探索欲的一種具體體現。強烈的興趣是創新活動的向導和動力。很多科學家之所以工作起來廢寢忘食,并最終取得創新成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一個人對某方面的問題沒有任何興趣,那他就不會有什么創新。(2)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8874.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政治下冊第1-6課時練習題(有答案)
八年級政治下冊第2 單元綜合檢測題(附答案)
人教版八下政治第四單元復習題(含答案江西南昌)
2018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檢測試題(含答案)
2015年春八年級下冊思品歷史期末試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