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j.Co M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設計理念:
通過讓學生讀圖、填圖、分析,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引導學生聯系中國降水的分布、地形地勢的分布,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充分討論,經教師適當點撥,力求重點得到突出,難點得以解決。通過對兩條大河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母親河——黃河,并增強他們的憂患意識,進而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讓學生欣賞長江的秀美景色,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他們熱愛長江、熱愛祖國的情感。本節的還對學生今后學習我國的水資源、水能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西部大開發等知識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目的:
了解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的分布;了解我國河流的分布特點。
通過分析河流的流量,了解河流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了解長江、黃河的概況。
讓學生理解長江在灌溉和航運方面的優勢,知道長江對我國農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培養學生學會分析綜合治理長江洪澇災害的能力。
理解黃河的綜合治理和利用措施,初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區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展示多幅有關黃河的灌溉情景、長江的航運圖片以及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旅游景象,軍民抗洪的情景。)你們知道畫面展現的是我國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嗎?除了這些河湖外,你還知道我國還有哪些河流和湖
泊?(學生答)。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我國的河流和湖泊。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的《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圖,除以上大家說的河湖外,我國還有哪些河
湖?
(活動一)讓學生參照課本47頁圖,小組討論:
我國河流的分布特點?
找出內流區和外流區,內流河和外流河。
分別舉例說出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河流。
完成課本49頁第1題。
(師生小結):1、我國河流大部分分布在東南部外流區內;
2、特別注意的是在內流區里也有外流河,讓學生回答(額爾齊斯河)。
3、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學生回答(塔里木河)。出示塔里木河圖片,讓學生欣賞。
4、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
5、(電腦演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圖)我們把注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外流河,所在的區域稱為外流區,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內流河,所在的區域稱為內流區。位于內流區的湖泊稱為內流湖,例如:青海湖,內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區的湖泊稱為外流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鄱陽湖。
師:如果把整個流域面積分三份的話,內外流區的面積大約各占幾份?為什么我國的河流大多分布在東南部的外流區內?它們的分界線大致與那一條等降雨量線一致?
生:外流區約占2/3,內流區約占1/3,因外流區降水充沛,內流區降水稀少。它們的分界線大致與400mm等降雨量線一致,也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
界線
師:(小結,并出示我國的內外流區面積比較以及內外流河水量的比較)在非季風區內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河水的補給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小、流程短,為內流河。季風區內,降水多,河水補給靠大氣降水,水量大,地勢向海洋傾斜,多外流河。(同時,出示塔里木河上干枯河道上生長的胡楊林的圖片,以及松花江流域上大面積的茂密的森林,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活動二)讓學生參照圖2.29回答
我國東部河流流量年變化情況?
完成課本50頁第3題。
(師聲小結)秦嶺和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節河流結冰,普遍形成枯水期,一些河流甚至斷流。從北往南河流的汛期逐漸變長。
(活動三)出示《中國政區圖》,完成下表:
河流流域面積/平方千米河長/千米河源地和流經的省市區注入的海洋
長江1 808 5006 300
黃河752 4435 464
松花江557 1802 308
(課堂小結):本節課對我國的河流有了基本的了解,除了這些天然形成的河流以外,還有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請學生閱讀49頁的閱讀材料。
(課堂練習):完成填圖冊。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傳說中的大禹治的是哪一條河流呢?(黃河)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黃河。
(出示有關黃河的圖片)讓學生觀看,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黃河的認識(答略)
(承接)唐代大詩人李白有這樣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之水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最后又注入到哪里呢?
(出示黃河流域水系圖)找同學說出黃河的源頭是什么河?( 約古宗列曲)參照中國地形圖,讓學生找出黃河的發源山脈。(巴顏喀拉山)。讓學生讀出那滾滾黃河水注入哪里呢?(渤海)多媒體演示一下黃河的形狀,讓學生猜猜像什么?(漢字中的“幾”)
(承轉)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黃河的總長度是多少?(5 500千米是僅次于長江的中國第二長河)那這條5500千米的長河都流經我國哪些省區呢?
(出示中國政區圖),讓學生按順序找出黃河流經的省、市、自治區,然后給學生3分鐘的記憶時間,再做游戲鞏固。
(游戲)分別找9個學生代表黃河流經的9個省、市、自治區,出示空白的黃河流域圖,教師任意指,指到哪個省區,代表該省區的同學立即起立,說出該省的名稱,并說出簡稱。
(承轉)一條河流一般都分為三個河段,上、中、下游,那黃河的上、中、下游是怎樣劃分的呢?在黃河流域水系圖上,讓學生找出劃分黃河上、中、下游的河口、孟津,并說出他們分別位于哪個省、市、自治區。并找出位于中游的兩條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練習)發給學生空白的黃河流域圖,讓學生在上面填注剛才學習到的地理事物。
(承接)剛才我們對黃河的概況有了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貢獻。
(出示圖片):肥沃的寧夏平原、龍羊峽水電站、壺口瀑布,讓學生說出黃河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教師小結)黃河沿岸的居民利用黃河水修渠灌溉,使寧夏平原成為“塞上江南”;利用上游的水能資源進行發電,現在在黃河上游已建立了許多水電站,讓學生在課本51頁上找出主要的水電站。并把它們填到剛才的空白圖上。
(小結)讓學生總結以下本節課的內容。
(課堂練習)找學生上黑板畫黃河的形狀圖,其他同學在下面畫?凑l畫的象,并在畫好的上面填注主要地理事物。
第三課時
(導入新課)千百年來黃河流域的人們,在黃河的哺育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然而歷史上的黃河也曾給黃河流域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下黃河給中國帶來的憂患。
(講授新課)要想了解黃河給人們帶來災難的原因,先來看一下黃河流經的主要地形區。出示《中國地形圖》,找同學說出他流經的地形區(答略)。
(播放模擬動畫并配音)黃河中游流經支離破碎、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支流也很多。由于黃土高原植被遭破壞,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和雨水一起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當黃河流出黃土高原,進入下游華北平原時,由于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慢了下來,大量的泥沙沉積于河底,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出示開封“地上河”示意圖)。
河床不斷升高,人們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節,河水猛漲,兩岸河堤隨時隨處都有決口的危險,歷史上黃河曾多次遷徙改道,形成方圓25萬平方千米的泛濫區,民不聊生。
(承接)黃河給人們帶來那么多災難,歷史上曾多次根治黃河,請同學們閱讀課本53頁閱讀材料,并討論思考:
造成黃河憂患不斷的自然和人為因素各有哪些?
黃河憂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現?
想一想,治理黃河水患,應當在上、中、下游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教師)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加強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黃的根本,讓學生說有什么措施(植樹造林、修筑梯田、打壩淤地等)除了治沙以外,還要注意防洪。
(投影)黃河梯級開發示意圖
(引導討論)請同學們找出治沙與防洪并舉的水電站和水利樞紐,并思考為什么修建水利樞紐工程能做到治沙與防洪并舉?(答略)
(播放)跨世紀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
(教師)河南小浪底水利樞紐可與三門峽水利樞紐合用,可使黃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黃河的防洪能力由現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過渡)黃河用它渾濁而甘甜的乳汁哺育著中華兒女,創造了五千年文明史,而現在卻陷入乳汁枯竭的境地——黃河斷流。
(播放并配音)黃河斷流》讓學生了解黃河斷流的原因、后果,并啟發學生思考對策。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對于黃河的治理,必須標本兼治,防洪與治沙并舉,多種措施同時進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是全民族的責任,他關系到中國在21世紀的可持續發展。
(問題思考)隨著黃河流域的整治工作不斷深入,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第四課時
(導入新課)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正在興修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嗎?(三峽工程)
(展示幻燈片)長江三峽南岸的明渠已于11月6日截流成功,我們可以看一下這是截流場面,這說明我們向三峽勝利建成又邁進了一步,這是歷史上偉大的壯舉,也是長江對中華民族做出的不朽貢獻,那你平時還對長江有哪些了解呢?
看來同學們對長江已有所了解,那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長江。
大家聽過《長江之歌》嗎?有會唱的嗎?請一位同學演唱,大家注意聽歌詞,看能找到什么信息?
長江的源頭和歸宿(點擊幻燈片)
(過渡)長江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它在中途流經了那些省市區呢?共有多少個?(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上海)
(過渡)再讓我們看一下長江流經的地形圖?
我們通常把河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河段,下面一起看一下長江的上、中、下游。找學生回答:
從源頭到宜昌這稱為上游。
從宜昌到湖口這稱為中游。
從湖口到入海口這稱為下游。
提問: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是( )位于( )省。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線是( )位于( )省。
(轉折)長江被稱為第一大河,正是由于許多支流注入,那我們來看一下長江各河段都有哪些主要支流注入,讓學生在大屏幕上找出。
(活動)分別找七排同學代表七條主要的支流,然后教師任意指,當指到哪一條支流時,哪一排的同學起立并說出該支流的名稱。
(承轉)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水能資源,長江蘊藏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1/3,被稱為巨大的水能寶庫。
(展示圖片)請同學們看一下,從源頭到宜賓,長江是從第幾級階梯進入第幾級階梯?(這個地方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特別豐富)。
從宜賓到宜昌這一段,長江從第幾級階梯進入第幾級階梯,這段深切巫山,到處是懸崖峭壁,長江流經此處,水流急,水能資源大,我們怎樣開發利用這些水能資源呢?(建大型水電站)自新中國建立后,我國在這里建了葛洲壩水電站,他的發電量是1949年全年發電量的三倍,可以說它的建成造福了長江沿岸的人民,現在我們正在建設中的三峽工程,它建成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它將造福全國人民。
長江的水能蘊藏量很大,但我們開發利用的只占水能的8.6%,這么多的水能未被開發,是我們十分痛心的,下面你想想,為最大限度的開發水能提點意見。(學生自由發言)
(鞏固練習)假設你作一次沿江的漂流探險活動,你中途要經歷一道道難關,回答對問題就能過關(展示Flash動畫)
(書面練習)發答題紙做題,利用投影儀訂正。
(小結)長江三峽是舉世矚目的,長江風光也是令人流連往返的,長江的資源是寶貴豐富的,讓我們贊美長江、歌頌長江,為祖國的各項事業加油吧!
第五課時
(導入)(看98年長江洪水的錄相)長江雖然水能資源豐富,但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
(出示歷史上有關長江洪水的資料)設問:長江洪水主要危害的地區在哪里?為什么長江會發生大洪災呢?,下面我們來研究其形成原因。
(活動)小組討論完成課本59頁第2題從中找出答案。
(教師總結)1、長江洪水主要危害地區——宜昌以下地區
形成原因:西——上游,宜昌以上干支流來水
南——洞庭湖、鄱陽湖兩大水系
北——最大支流漢江
近年來——中上游濫伐森林,使洪澇災害加劇
(承接)長江的泛濫,使我們不得不采取防洪措施。
(活動)讓學生結合河流治理的一般措施,試著講述一下長江的一般性治理措施和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師總結)防洪措施:①加固了江防大堤②興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
修建水庫④重點治理荊江河段
(教師提問)為什么要重點治理荊江河段?(讓學生參照57頁圖回答)
(承轉)長江支流眾多,構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如此優越的天然航道,被人們譽為“黃金水道”那它的功能有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呢?
(活動)完成課本56頁第1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長江洪澇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的危害,知道了長江洪澇災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我們也學習、掌握了長江優越的水運條件,長江不愧是“黃金水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5235.html

相關閱讀:中國的區域差異
臺灣省
八年級地理臺灣省 教學案
《黃河的治理》教學設計
西雙版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