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目標:
1. 能在地圖上找出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界線。
2. 在地圖上確定秦嶺—淮河一線的位置,能夠說明作為地理分界線的意義。
3. 能夠比較四大地理區域在自然方面的差異及其原因,結合實際說出四大地理區域
各自的自然環境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重點:四大地理區域范圍、界線及差異
難點:自然環境差異的原因及自然環境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復習過程:
一、自立復習、嘗試回憶
(一)四大地理區域
1. 四大地理的名稱:
A B C D
2. 四大地理區域的界線:
A與B的界線 A與C的界線
D與其他的界線
一月 ℃等溫線
3. 秦嶺—淮河 mm等降水量線
區和 區界線
帶和 帶界線
參考答案:
1.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
2. 秦嶺—淮河 大興安嶺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3. 0 800 濕潤區半濕潤區 暖溫帶亞熱帶
(二)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1. 自然環境的差異
1. 山脈:① ② 1. 山脈:① ②
③ ④ ③
2. 地形:平原A B 2. 地形:平原A B
高原C 高原C D
3. 河流:⑤ ⑥ 3. 河流:④
⑦
4. 臨海:D E 4. 臨海:E F
面積人口氣候土壤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2. 生產活動差異
耕作制度耕地類型糧食作物能源礦產工業部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三)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 范圍:大致位于D 以西, 1. 范圍:本區大致位于A
E F G B 以南,C 以北,
H 以北 D 以西。
2. 地形:高原A ,盆地 2. 地形:高原E ,盆地 。
B ,C ,
山脈1. 2.
3. 氣候:以 氣候為主,自然 3. 氣候:以 氣候為主,自然特
特征是 征是
4. 河流:本區河流稀少,多 , 4. 河流:a b c
其中3 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本區是許多大河的
5. 面積、人口、民族 5. 面積、人口民族
面積占全國 ,人口占全國 面積占全國 ,人口占全國
,民族主要有 。 ,民族主要有
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 大興安嶺 長城 祁連山 1. 昆侖山 祁連山 喜馬拉雅山 橫斷山
阿爾金山 昆侖山 2.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2. 內蒙古高原 準葛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3. 高原山地氣候 高寒
阿爾泰山 天山 4. 黃河、長江 雅魯藏布江 發源地
3. 溫帶大陸性氣候 干旱 5. 25% 不足1% 漢族 藏族
4. 內流河 塔里木河
5. 30% 4% 漢、蒙古族 維吾爾族
哈薩克族 回族
二、合作探究
1. A和B的界線是 ,界線確定依據 。
A和C的界線是 ,界線確定依據 。
D和其他地區的界線是 ,確定依據 。
2. A的耕地類型是 ,B的耕地類型是 ,AB耕地類型不同,影響主導因素是 。
3. A的耕作制度是 ,B的耕作制度是 ,AB耕作制度不同,影響主導因素是 。
4. C的自然特征是 ,形成原因 ,受氣候影響,該地區農業特色是 農業和 農業,受降水影響,該區植被從東向西變化規律是
,原因是 。
5. D的自然特征是 ,形成原因 ,受自然環境影響,該區農業主要分布在 地帶,這樣分布的原因 。
農業區E 谷地,F 谷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917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地理臺灣省 教學案
西雙版納
中國的區域差異
臺灣省
《黃河的治理》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