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史 試 卷
(本卷共分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第Ⅱ卷非選擇題?偡60分。考試時間60分)
第Ⅰ卷 選擇題(共30分)
本卷共15小題, 每小題2分,共30分。 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該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相應表格中。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三大人種,種族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出現的時間 B 生存的環境 C 外貌特征 D 生活習慣
2.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曾有一個階段“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下列能反映這個階段特點的神話故事是:
A 該亞的故事 B 厄瑞斯忒的故事 C 亞當和夏娃的故事 D 黃帝的故事
3.李強同學辦一期題為《大河流域——人類文明搖籃》的板報,以下符合這一選題的有: ① 金字塔的國度 ② 種姓制度的產生 ③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④ 奴隸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4.某古代法典規定:“倘自由民損毀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則應毀其眼”“倘自由民之奴隸打自由民之子之頰,則應割其一耳”那么下列對該法典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法典規定同等級的公民實行同態復仇法化 B 法典維護不平等的等級制度
C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 D法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埃及社會的狀況
5.佛教傳入中國,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 的影響,那么佛教起源于: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倫王國 C 古代印度 D 古代阿拉伯
6.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爆發了三次布匿戰爭,其目的是:
A 統一意大利半島 B 爭奪地中海的霸權
C 建立羅馬帝國 D 鞏固共和國的政權
7.伯里克利曾說過:“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在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中的“我們的制度”指的是:
A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印度的種姓制度 C 羅馬帝國的統治 D 西歐的封君封臣制
8.日本是一個善于模仿的民族,在歷史上日本的大化改新主要仿效的是中國古代哪個時期的制度?
A 秦漢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9.在阿拉伯國家建立的過程中,團結阿拉拍各族人民的一面旗幟是:
A 佛教 B 伊斯蘭教 C 基督教 D 天主教
10.小敏同學收到朋友的一張賀卡,卡上寫著“Merry Christmas!”,你知道這一祝福語與哪一宗教有關嗎?
A 基督教 B 伊斯蘭教 C 佛教 D 道教
11.拜占廷帝國滅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大興土木,浪費大量國力 B 奧斯曼土耳其軍事力量強大
C 固步自封,致使國力日漸衰弱 D 宗教的影響
12.古代亞歐大陸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過暴力的沖撞、武力的征伐得以實現的,下列歷史事件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有:
① 希波戰爭 ② 亞歷山大東征 ③ 《馬可?波羅行紀》 ④ 查士丁尼西征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阿拉拍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的重要貢獻不包括:
A 傳播了中國的四大發明 B 傳播了印度人創造的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
C 傳播了伊斯蘭教 D 撰寫了《馬可?波羅行紀》
14.美國大片《特洛伊》以近乎完美的形象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那么我們要想了解這部影片的歷史背景,應該去查閱哪本書?
A 《伊利亞特》 B 《天方夜譚》 C 《特洛伊婦女》 D 《俄狄浦斯王》
15.要實地考察圓形競技場的遺址,我們應該前往下列的哪個國家?
A 希臘 B 法國 C 意大利 D 中國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30分)
16.閱讀下列后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成為20世紀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開始了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新中國不僅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而且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化從無到有的問題,……一些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成就,顯示了中國豐厚的智力資源。——《復興之路》解說詞
材料二: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地展開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的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回答: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標志是什么?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的標志是什么?新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至少寫三個。共5分)
(2)材料二中的“新時期”開始于哪一年?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在這次會議上有哪些重大決定?(5分)
(3)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在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名稱和我國對外開放形成的格局。(5分)
(4)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我們可以把1949年以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分成哪三個階段?(3分)
17.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 ——孫中山
材料二:香港、澳門一向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有利于保證這兩個地區的繼續繁榮穩定……這不但對這兩個地區人民有利,而且對于全國也有利。中國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在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中,容許個別小的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對于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但無害,而且有利!吨袊伯a黨的七十年》
請回答: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大陸地區獲得統一的標志是什么?為了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新中國在經濟和軍事領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我國的什么制度?它是誰提出來的?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該制度利在哪里?(6分)
(3)目前我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焦點與核心問題是什么?黨和政府對此實行的方針是什么?(2分)
(4)根據材料及所學,談談你對祖國統一的認識。(1分)
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 選擇題(每題2分 共3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AADCBABBACADAC
第Ⅱ卷 非選擇題(16題18分,17題12分,共30分)
16.(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標志: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
奠定社會主義工業化初步基礎標志:一五的超額完成(1分)
成果:原子彈、導彈、氫彈爆炸成功、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3分)
(2)1978年;(1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
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提出改革開放、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決策;確立鄧小平為核心的集體(3分)
(3)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或包產到戶)(1分)
格局: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經濟開發區到內地,形成了點線面結合、全方位開放的格局( 4分)
(4)1949~1956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過渡時期)
1956~1976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探索時期)
1978~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每點1分,共3分)
17.(1)西藏和平解放;(1分)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2分)
(2)一國兩制;(1分)鄧小平(1分)
有利于港澳地區的繁榮穩定發展、有利于推動國家的
統一、社會的進步(4分)
(3)臺灣問題;(1分)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分)
(4)統一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社會的發展進
步(言之有理亦可。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5497.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