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九年級化學4月月考試題(襄陽老河口市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7.在“對蠟燭及其燃燒探究實驗”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燃燒中蠟燭融化     B.產物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D.蠟燭浮在水面上
8.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食 品包裝時可充氮防腐
C.空氣由空氣分子組成
D.稀有氣體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
9.右圖是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鈣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鈣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A.核內有20個質子    B.相對原子質量是40.08
C. 屬于非金屬元素         D.在化學反應中,鈣原子易失去兩個電子
10.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該了解水、愛護水資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使水中的懸浮雜質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適量的明礬
B.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體積小于10mL,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C.通過過濾的方法可以將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開來
D.肥皂水遇硬水不易起浮渣
11.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
是a>b>c
 B.P點表示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將c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降溫的方法
 D.t2℃時,將30g a 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得到80g a的飽和溶液
12 .用分子的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A.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斷運動
B.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而在氧氣中能燃燒,說明空氣和氧氣中氧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C.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體積變大
D.降溫能使 水結成冰,是因為在低溫下水分子靜止不動
13.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溶于水生成亞硫酸(H2SO3),其中亞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價為
A.+2    B.-2    C.+4    D. +6
14.2010年廣州亞運火炬中的燃料X燃燒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體現了“綠色亞運”的理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 +5O2 3CO2+4H2O,則X是
A.C2H4   B. C2H6        C. C3H6        D. C3H8
1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物質 所含雜質 除去雜質的方法
A CO CO2 通過足量氫 氧化鈉溶液,干燥
B NaCl CaCO3 溶解、過濾、蒸發
C KOH溶液 K2CO3 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過量的銅粉,過濾
16.在推斷實驗室無色廢液的成分時,四位同學得出了四種結論,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NaCl、CuSO4、NaNO3     B.NaCl、K2SO4、NaOH
B.HCl、NaOH、CaCl2     D.K2CO3、KNO3、BaCl2
化 學 部 分(共30分)
五、填空與簡答:(每空1分,共16分)
1.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2)三個硝酸根離子             。
2.2011年3月,日本發生9.0級地震,造成巨大損失。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節油罐車的貨運列車在109號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員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卻等措施進行滅火,其滅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 隔絕空氣   C.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2)我國派遣專業人員趕赴災區,協助做好飲用水安全工作。對于①靜置沉淀;②吸附沉淀(用明礬);③過濾;④蒸餾等凈化水的操作,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填序號);另外,可用       試紙檢測水的酸堿度是否達到標準;
(3)災后重建,安置房用外層是鋼板中間填充泡沫塑料的夾心板做墻體。為防止鋼板生銹,延長夾心板的使用壽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表面噴漆   B.經常酸洗   C.經常水洗
(4)藥監局公布的抗震救災急需藥械目錄中包括:一次性防護服、活性炭防護口罩、骨科內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護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 的______性。
3.下圖是過氧化氫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的微觀模擬圖(用“○”表示氫原子,用“●”表示氧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答題卡上,生成物C的方框內補全相應數量的分子模型;
(2)此反應中沒有發生改變的粒子的稱_____________;
(3)A與C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屬材料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
(1)圖A是金屬的一個應用實例,利用了金屬的______性。
(2)圖B是兩塊金屬片相互刻劃后,在純銅片上有明顯的劃痕。該實驗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成功打撈出水。圖C中鐵制品表面的銹層可用稀酸清洗除去,寫出稀鹽酸除銹的化學方程式                         。
5.圖中表示的是幾種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省略),已知C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F為某種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E的化學式     。
(2)寫出F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3)寫出D和I的溶液反應的現象            。
六、實驗與探究:(每空1分,共8分)
6.請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________(填字母)。
7.以下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金屬化學性質過程中的部分實驗記錄,請你根據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金屬 鋁片 鋅片 鐵片 銅片 銀片
鹽酸 5% W 5% 5% 5%
實驗現象 開始無氣泡,過一段時間后緩慢出現氣泡,然后速度逐漸加快 產生氣泡且速度較快 產生氣泡但速度緩慢 無氣泡 無氣泡

(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鋁片應比鋅片活潑。但記錄顯示實驗開始階段鋁與稀鹽酸的反應速率比鋅      (選填:快或慢),你認為該記錄中鋁片出現“開始無氣泡,過一段時間后緩慢出現氣泡”的特殊現象的原因是              。
(2)你認為在本實驗中與鋅片反應的鹽酸的質量分數W應該是           。
(3)實驗小組同學認為,用下列兩組試劑都可以完成銅與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比較:
A.銅片與AgNO3溶液;    B.銀片與Cu(NO3)2溶液。
若你來做該實驗,所選用的一組試劑是      (選填字母),相應的實驗現象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七、分析與計算:(共6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8.今年6月1日生效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條例,香煙中的煙氣中所含的尼古。ɑ瘜W式為C10H14N2)對人體的毒害作用非常大。試計算:
( 1)尼古丁分子中氫原子和氮原子的個數比為           ;
(2)尼古丁中氫元素和氮元素的質量比為     。
9.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6g,加熱至混合物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16 .4g,將剩余固體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濾液是10%的氯化鉀溶液(假設溶液無損失)。計算:
(1)反應中生成氧氣的質量;(2)最后氯化鉀溶液中水的質量。
 
2018年4月老河口市九年級統一考試
綜合理科化學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一、閱讀與選擇(每小題1分,共10分)
7.B   8.B   9.C   10.D   11.D   12.A   13.C   14.D   15.C   16.B
二、填空與簡答(每空1分,共16分)
1.(1)2SO3;   (2)3NO3-。   
2.(1)BC;     (2)④;pH;   (3)A;    (4)吸附。
3.(1)略;  (2)氫原子和氧原子;   (3)A與C分子中氧原子個數不同。
4.(1)導熱性; (2)比較合金和純金屬的硬度; (3)Fe2O3+6HCl===2FeCl3+3H2O。
5.(1)H2O;  (2)CaCO3+2HCl?CaCl2+H2O+CO2↑;(3)溶液變渾濁。
三、實驗與探究(每空1分,共8分)
6.(1)①水槽;     (2 )略; (3)B和D。
7.(1)慢;   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鋁反應完后再與金屬鋁反應;
(2)5%; (3)A; Cu+2AgNO3===Ag+Cu(NO3)2  或銅片上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或  B ,銀片表面無變化,溶液不變色)。
四、分析與計算(共6分)
8.(1)14:2(或7:1);      (2)14:28(或1:2)。(每空1分)
9.解:(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26g-16.4g=9.6g;……1分
(2)設: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y
2KClO3        2KCl + 3O2↑
                149    96
                     y      9.6g …………………0.5分
   y=149*9.6g /96=14.9g…………… 0.5分
根據題意易知,氯酸鉀已全部分解,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14.9g
     所以氯化鉀溶液質量為 …………………1分
      最后氯化鉀溶液中水的質量為149g-14.9g=134.1g……1分
  答:(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9.6g;(2)最后氯化鉀溶液 中水的質量為134.1g。
評分說明:1計算題設和答不單獨設分,但設和答不寫或錯誤,各扣0 .5分;
          2.其它合理解法,參照此給分標準給分;
3.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化學式錯誤,不得分;配平、條件和產物的箭號有錯誤,共扣0.5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36071.html

相關閱讀: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