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Ba—137
一、(本大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1. 當前我國環境保護部正在著力推進以防治PM2.5為重點的大氣污染 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對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是
A.大力發展煤炭發電 B.大力植樹造林
C.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和垃圾
12. 葡萄酒營養豐富,適量飲用具有健身養顏的功效。下列家庭釀制葡萄酒的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搗碎 C.葡萄發酵成酒 D.用細紗布過濾后裝瓶
13. 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夏天食物腐爛與氧氣無關 B.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極易溶于水
C.可燃物接觸氧氣就能夠燃燒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14. 根據物質分類知識判斷,下列物質 屬于純凈物的是
A.空氣 B.蒸餾水 C.家用沼氣 D.工業鹽酸
15.下表是生活中的幾種常見物質的pH,其中堿性最強的是
物質ABC
肥皂水食醋牙膏新鮮牛奶
pH10397
16.春天的公園,百花盛開,陣陣花香,沁人心脾;ㄏ闼囊绲默F象說明
A.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質量 D.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隙
1 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能量的獲得都來自于燃料的燃燒
B.為了使豬的瘦肉長得多,用“瘦肉精”(一種含激素的飼料)飼養豬
C.為了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質、豐富食品營養成分,提倡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D.回收廢電池不僅可以節約金屬資源,而且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人類健康
18.下列有關的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A.五個氫原子:H5 B.三個水分子:3H2O
C.兩個鈣離子:2Ca+2 D.四個銨根離子:4NH3+
19. 核電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斷核輻射。則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價是
A.+1 B.+2 C.+3 D.+4
20.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將2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至40℃后溶液仍然飽和
C.天然淡水經沉降、過濾、吸附、滅菌等凈化操作后,可供人們生活用水
D. 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到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
2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
A.HCl+AgNO3==AgCl↓+ HNO3
B.CO2+Ca(OH)2== CaCO3↓+H2O
C.3CO+Fe2O3 2Fe+3CO2
D.CuSO4+NaOH==CuOH + NaSO4
22.下列有關物質的檢驗、鑒別及分離、提純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銹漬可將其投入足量的鹽酸中
B.可用水鑒別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兩種白色固體
C.用碘化鉀溶液檢驗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D.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將其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
二、題(本大題包括4個小題,共24分)
23.從H、C、N、O、P、K六種元素中選擇元素組成符合要求的物 質,用化學式:
(1)俗稱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劑和人工降雨劑的是 。
(2)屬于鉀鹽,農業上可用作復合肥料的是 。(任寫一種)
24. 圖中A、B、C、D為四種粒子的微粒結構示意圖,E為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請按要求填空:
A、B、C、D共表示 種元素的粒子,從E圖中你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任寫一條)
25.銀、鐵、銅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三種金屬。對Ag、Fe、Cu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下列所選試劑組不可行的是 。
①Fe、Ag、CuSO4溶液 ②Cu、Ag、FeSO4溶液 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在你認為可行的試劑組中,寫出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可行的試劑不只一組,請任選其中一組)。
26.質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我國從2 011年5月1日起,酒駕入刑。“酒精檢測儀”可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反應原理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X↑+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變為綠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學式為 。
(2)請從微觀上分析,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18分)
27.下面是幾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指出圖中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
① ;② 。
(2)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應選用 (填字母標號,下同)發生裝置,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要收集較為純凈的氧氣最好選用 裝置。
(3)F是一種可用于集氣、洗氣等的多功能裝置。若將F裝置內裝滿水,再連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測定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體積,則氣體應從 (填“a”或“b”)進入F中。
四、(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
28.2013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了7.0級大地震。為防止災后疫情發生,防疫人員使用了多種消毒劑進行 環境消毒,其中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重要的消毒劑。試計算:
(1)亞氯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亞氯酸鈉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3)若要配制質量分數為15%的亞氯酸鈉溶液200kg用于環境消毒,則需要亞氯酸鈉多少kg,同時需要水多少mL?
化學B卷(共30分)
29.(12分)海水是巨大的資源寶庫。如圖所示利用海水為原料可獲得許多化工產品:
(1)要鑒別海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選用的試劑是 。
(2)步驟①中選用蒸發結晶法而不用降溫結晶法的理由是 。
(3)制純堿過程中,其中過濾操作所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 。
(4)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用鎂制造的一種鎂鋁合金常用作生產飛機外殼的材料,該材料具有的優良性能有 (任答一點)。
(5)步驟④發生的反應為置換反應(類似于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反應),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此反應能夠發生是因為 。
30.(12分)某化學實驗活動小組的同 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參與他們進行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
【實驗與探究】
(1)實驗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結論及解釋
步驟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氣泡產生。則證明猜想 成立。
步驟二:另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實驗過程中產生 。則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為了進一步的驗證猜想結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步驟二的實驗,過濾,然后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酚酞變紅,則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變紅,則猜想Ⅱ成立。
小華同學立即對小明同學的方案提出了質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氯化鋇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但碳酸鈉溶液呈 性(填“酸”或“堿”),能使酚酞變紅,因此他認為該方案的操作步驟中應該改進的是 。
(3)實驗小組的同學展開討論,又提出了一個定量實驗方案,通過測定產生沉淀的質量來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實驗如下:準確稱取m克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得沉淀的質量為n克,若猜想Ⅱ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 ;若猜想Ⅲ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又為 。
【反思與交流】久置的固體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31.(6分)為了探究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后的廢液中的溶質成分,將廢液過濾,取濾液20克于燒杯中,在不斷振蕩的條件下,向其中滴加質量分數為10.6%的碳酸鈉溶液直至過量,有關的變化如右圖所示:
根據題中有關信息和圖像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原廢液中的溶質成分有 (用化學式回答)。
(2)A點處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克?(通過計算回答)
內江市二0一三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考試及初中畢業會考試卷
理化綜合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A卷( 共88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1.A 12.C 13.D 14.B 15.A 16.A 17.D 18.B 19.C 20.C 21.D 22.B
化學A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24分)
23.(1)CO2 (2)KNO3或K3PO4或KH2PO4或K2HPO4
24. 三 鈣原子的原子序數為20或該元素為鈣元素或鈣的元素符號為Ca或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0.08
25. ② Fe+Cu SO4 = FeSO4+Cu Cu+2AgNO3 = Cu(NO3)2+2Ag
26. CO2 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
三、實驗題(每空3分,共18分)
27.(1)酒精燈 集氣瓶 (2)B 2H2O2 2H2O+ O2↑ D (3)b
四.(本大題共10分)
28.(1)90.5(3分) (2)35.4%(3分)(3)30kg(2分) 170000mL (2分)
化學B卷(共30分)
29.【共12分】
(1)肥皂水(1分) (2)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2分) (3)玻璃棒 (1分)
(4)Mg(OH)2+2HCl = MgCl2+2H2O(2分) 復分解反應(1分) 質量輕或強度大或抗腐蝕(1分)
(5)2NaBr+Cl2 = 2NaCl +Br2 (2分) 氯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溴元素或氯(或氯氣)的活潑性強于溴或氯原子的電子的能力強于溴或氯的氧化性強于溴(2分)
30.(共12分)
【猜想與假設】 猜想Ⅲ:NaOH和Na2CO3(1分)
【實驗與探究】
1.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結論及解釋
Ⅰ (1分)
白色沉淀(1分) BaCl2+Na2CO3=BaCO3↓+2NaCl(2分)
2.堿(1分) 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1分)
3.n =197m/106( 或n=1.86m或m=106n/197或m=0.54n)(1分) 0
31.(共6分)(1)HCl 、CaCl2(2分)
(2)解:設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x,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為y
Na2CO3+2HCl= 2NaCl+CO2↑+2H2O Na2CO3+CaCl2= CaCO3↓+ 2NaCl
106117 106 117
10.6%×5g x 10.6%×15g y
106:117=10.6%×5g: x 106:117=10.6%×15g: y
x=0.585g(1分) y=1.755g(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5139.html
相關閱讀: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