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1初三化學期末試卷(豐臺區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豐臺區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
初三化學
    2018. 01



知 1. 本試卷共8頁,共29道小題。滿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 在試卷和答題卡上認真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考號。
3. 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 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5. 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15分)
(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
1.能聞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由原子構成
2.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硫磺   B.鎂條   C.紅磷    D.鐵絲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Fe   B.O   C.Si    D.Al
4.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Al2O3   B.O2   C.NaCl    D.Mg(OH)2
5.下列符號能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
A.H2     B.2H2    C.2H     D.2H+
6.紫薯(右圖)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鉀、鐵、鈣、硒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其中的鉀、鐵、鈣、硒指的是
A.單質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7.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加熱液體  C.取用固體藥品  D.點燃酒精燈
8.下列金屬的活動性最強的是
A.Al   B.Mg   C.Zn    D.Fe
9.化學變化前后發生改變的是
A.元素種類  B.原子個數  C.分子種類  D.原子質量
10.已知一種氧原子,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和10個中子,則該氧原子中核外電子數為
A.2   B.8   C.10   D.18
11.右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 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紅磷熄滅后應立刻打開彈簧夾
B.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最終瓶中剩余的氣體是純凈的氮氣
D.實驗時,只取用極少量紅磷,可減少污染且不影響實驗結果
12.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氧氣用于醫療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銅用作制導線                D.黃金用作制首飾
13.用微觀示意圖表示空氣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下圖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4.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比較空氣和呼出氣體中CO2含量 分別伸入燃著的木條
B 鑒別鐵粉和碳粉 觀察顏色
C 除去CO2氣體中的CO氣體 點燃氣體
D 鑒別CO和H2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15.工業上常用高溫煅燒石灰石的方法來制得生石灰,發生的反應為CaCO3      CaO + CO2↑。現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樣品進行煅燒(假設雜質質量不變),某變量y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右圖所示。則縱坐標表示的是
A.生成CO2的體積   
B.生成CaO的質量
C.固體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D.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5分)
【生活現象解釋】
某校組織學生參觀了位于北京展覽館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16.(5分)中午,同學們在學校用餐。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蛋白質的是       (填字母序號)。為了防止佝僂病,需要補充富含           元素的食品。
                     
         A.饅頭             B.水果            C.魚肉          D.汽水
(2)二氧化碳可用于制作碳酸飲料,寫出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餐廳中有自熱米飯,其發熱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食堂要做“翡翠”餃子,可將菠菜榨汁,通過      操作將菜渣與菜汁分離,用菜汁和面。
17.(2分)午餐后,老師對學生們進行了安全教育。
(1)將下列圖標及其對應的含義連線。


可回收物     節約用水     嚴禁煙火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B.禁止攜帶易燃易爆品乘坐地鐵。
C.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滅火。
18.(3分)到達目的地后,同學們開始了參觀,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效果明顯。
(1)除煤之外,_____和天然氣也是化石燃料。
(2)工業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主要成份Fe2O3)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煤炭“去產能”是指為了解決煤炭生產過剩,從而對企業生產能力進行整改。下列做法有利于煤礦行業去產能的是_________。
A.關閉一些技術落后的小煤礦業,減少煤炭產量
B.將一些煤礦企業轉型為新能源企業
C.全面禁止生產煤炭
19.(3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在汽車尾氣的排放管安裝催化轉化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節能減排。
A、B、C、D表示4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見下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四種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該反應中,C、D兩種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為1:1
(2)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是SO2和NO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倡議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帶水杯出行              D.對垃圾進行分類

20.(2分)水是生命之源,電解水實驗如右圖所示。
(1)試管b中的氣體為   。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2分)利用壓氣蒸餾的方法可以將海水淡化,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1)蒸發器中發生的是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
(2)濃鹽水中含有NaCl、MgCl2、CaCl2等,MgCl2中鎂、氯元素的質量比為     。
【科普閱讀理解】
22.(5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2018年,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你對可燃冰有多少了解呢?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外觀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組成),還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氣體。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結構就像一個一個由若干水分子組成的籠子,每個籠子里“關”一個甲烷分子。
可燃冰是怎樣形成的?
可燃冰的形成要滿足三個條件:⑴溫度不能太高。⑵壓力要足夠大。⑶要有甲烷氣源。在上述三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天然氣可與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巖層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穩定存在的壓強和溫度范圍如圖所示:
 

為什么開采困難?
可燃冰開采的最大難點是保證甲烷氣體不泄露、不引發溫室效應,甲烷引發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厲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離開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發生噴井意外,還可能會破壞地殼穩定平衡,引發海底塌方,導致大規模海嘯。
可燃冰有哪些用途?
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約164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優點,而且儲量豐富,因而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甲烷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碳黑、乙炔、氰化氫等。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可燃冰屬于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形成的適宜條件是____________。
    A.高溫高壓       B.低溫高壓      C.低溫低壓
(3)可燃冰作為能源的優點是___________。
(4)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有關可燃冰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可燃冰不是冰
B.可燃冰開采時若出現差錯,可能引發嚴重的環境災害
C.在1atm和25℃時,可燃冰能穩定存在
【生產實際分析】
23.(3分)氫能是理想的清潔能源。以太陽能為熱源,經由鐵氧化合物循環分解水的過程如下:
 


(1)反應Ⅰ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
(2)寫出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循環過程中,最終得到的產品是_______________。
24.(2分)下圖實驗裝置被稱為“人工樹葉”。產物C3H8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用作燃料。
 


(1)C3H8O中,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____________。
(2)該裝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它外形像樹葉
B.它模擬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基本實驗及原理分析】
25.(3分)根據下圖裝置回答實驗室制取氧氣及氧氣性質的相關問題。
 

A                         B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滿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B中觀察到木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
26.(2分)利用下圖裝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A                             B
(1)實驗A的現象體現了二氧化碳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B中,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7.(2分)利用下圖裝置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1)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現象,驗證了三種金屬的活動性。
28.(4分)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1  探究燃燒的條件 實驗2 制取二氧化碳

Ⅰ.燃燒匙中放置一小塊白磷(著火點為40℃),裝置中盛放80℃的熱水(浸沒白磷)。
Ⅱ.打開K,從導管口鼓入空氣至白磷露出水面,關閉K。 Ⅰ.燃燒匙中盛有大理石,裝置中盛放一定量的稀鹽酸(浸沒大理石)。
Ⅱ.打開K,收集二氧化碳。
Ⅲ.……
(1)實驗1中,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1中,能證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2中,為使反應停止,Ⅲ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探究】
29.(7分)過氧化氫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實驗小組對過氧化氫的某些性質進行研究。
Ⅰ.不穩定性

 

(1)如上圖所示進行實驗,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產生3.2g O2時分解的過氧化氫的質量為______ g。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溫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①

H2O2溶液的濃度% 30 30 30
H2O2溶液的體積/mL 6 6 6
溫度/℃ 20 35 55
MnO2的用量/g  0 0 0
收集O2的體積/mL 0 1.9 7.8
反應時間 40min 40min 40 min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
Ⅱ.腐蝕性
【查閱資料】H2O2溶液有腐蝕性。
【進行實驗】
將銅片分別浸泡在3種溶液中進行實驗,如下表。
編號 ① ② ③
實驗 

 

一段時間后的現象 無明顯變化 溶液變藍,緩慢產生細小氣泡 無明顯變化
【解釋與結論】
(4)實驗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銅片被腐蝕的反應如下,補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 + H2O2+ H2SO4=== CuSO4 +□_______。
【反思交流】
(6)某同學提出,實驗②中,除發生(5)的反應外,還發生了一個反應導致有細小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反應物為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75436.html

相關閱讀: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