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屆初三化學下期中考試試題(泉州一中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泉州一中 2018-2019 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
初三年化學科試卷 (2018.4)

(考試時間:45 分鐘,總分:75 分) 命題:張錦芳 審題:鄭寶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O-16 S-32 H-1 Cu-64

第 I 卷 選擇題(選擇題 共 30 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3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下列圖標中,屬于中國國家節能標志的是( )

       
2.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液氮可以做制冷劑 B.氧氣可以做火箭發射的燃料
  C.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須的物質
3.鉻酸鉀(K2CrO4)用于金屬防銹劑、印染的媒染劑等.鉻酸鉀中鉻元素(Cr)的化合價為(    )
 A. + 3             B. + 4      C. + 5      D. + 6
4.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

5.下列有關的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

A. 五個氫原子:H5 B. 三個水分子:3H2O C. 四個鈣離子:2Ca+2 D. 四個銨根離子:4NH3

6.分類法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類不正確的是 ( )

A. 合金:生鐵、青銅、硬鋁 B. 氧化物: 水、二氧化錳、五氧化二磷

C. 堿: 純堿、生石灰、苛性鈉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7.3.大蒜中含有的一種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殺菌食療作用。下列有關硫化丙烯的說法 正確的是( )
A. 硫化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74 B. 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氫、硫元素質量比為 3:6:1

C. 硫化丙烯中硫元素質量分數最大 D. 硫化丙烯是由 3 個碳原子、6 個氫原子和 1 個硫原子構成
 
8. A 和 B 反應生成 C 和 D 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恰好完全反應時,反應前后各原子種類不變,數目減少
C.反應前后三種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改變 D.恰好完全反應時 A 與 B 兩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1:1
9.下列依據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 (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Na2 CO3 加適量稀硫酸

B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水溶解,過濾

C 除去 CO2 中的 HCl 氣體 將混合氣體通入 NaOH 溶液

D 除去 KNO3 溶液中的 KCl 加適量的 AgNO3 溶液,過濾

10.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


A B C D

稀釋濃硫酸 電解水一段時間 等質量的 Mg 和 Fe 與足量同濃度稀鹽酸反應 濃鹽酸露置空氣中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45 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45 分)
11.(6 分)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1)蒸雞蛋是一道非常適合考生的補腦食品,雞蛋中的雞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營養素是   。 (2)碘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碘元素會引起  。
 (3)炒菜完畢,關閉煤氣罐閥門,燃著的煤氣熄滅,其滅火的原理是    。
(4)洗滌劑可用來洗碗,是因為它對油污具有  功能。
(5)常溫下,鋁制品耐腐蝕不易生銹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2.(3 分) 在分子、原子的微觀層面上研究物質及其化學反應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回答:


(1)如圖 1,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如圖 2,表示的粒子屬于   
(填“原子”、“陽離子”或“陰離子”)。
(3)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X+11O2 2Fe2O3+8SO2,可推斷 X 的化學式為   ;
 
12.(11 分)氯化鈉在生活、生產中有廣泛的用途。
Ⅰ.在農業生產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數為 16 %的氯化鈉溶液選種。某同學配制 100g 質量分數為 16 %的氯 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  g;水的體積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g/mL)。 Ⅱ.海水中提取氯化鈉。利用風吹日曬可以從海水中提取粗鹽,粗鹽中一般含有少量泥沙等雜質。以下是 制備純凈氯化鈉的實驗流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操作⑤中用到的儀器有鐵架臺、玻璃棒、酒精燈、坩堝鉗、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產率,發現產率偏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過濾時濾紙有破損
(3)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  ℃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 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  乙(填“>”、“<”或“=”)。
Ⅲ. 家庭制備氯化鈉: 將潔廁靈(含有鹽酸)與爐具清潔劑(含有氫氧化鈉)混合,如下圖甲所示。


①若反應后溶液呈紅色,則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酚酞除外)  ,此時溶液可用圖乙中  
(選填 A、B、C)點處表示。
②若反應后溶液 pH 為 7,圖丙中 a 微粒的化學式為  。
13.(6 分)閩南客家圍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敵入侵.現有五種物質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鋇和碳 酸鈉作為屋的守護“衛士”,只有相鄰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才能組成守護的防線(如圖所示).其中物質 A 常用于鉛酸蓄電池中,其濃溶液有脫水性;物質 C 是人體胃液中的主要成分
(1)A 物質是          , E 的俗稱是        。
(2)B 與 C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A 與 E 反應時的實驗現象為                                        ;
(3)現有下列物質作為“外敵”分別對圍屋發起進攻,若該物質與兩位相鄰的守護
“衛士”都能發生反應才能攻 破防線,那么能攻入圍屋的物質是     (填序號)。
①鐵 ②氧化鐵 ③二氧化碳 ④氫氧化鋇
 
14. (7 分)請根據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 a 的名稱  
(2)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為  (填字母),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若用盛滿水的 F 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填①或②)處通入 F 裝置; 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為  (填字母)。
15.(7 分)小玲的爸爸是化學教授,她對爸爸的一項研究成果產生了興趣:CO2 與 Na 在高溫高壓、催化 劑的作用下,可以制得納米級別的金.剛.石.和一種白色固體。為了探究該白色固體的成分,小玲和同學一起 來到爸爸的實驗室,請你和她們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白色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a.碳酸鈉(Na2CO3)、氧化鈉(Na2O)均為白色固體;
b.氧化鈉與水常溫下反應生成氫氧化鈉,Na2O+H2O=== 2NaOH。
【猜想與假設】根據資料,小玲與兩位同學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學:“白色固體是氧化鈉(Na2O)”; 乙同學:“白色固體是碳酸鈉(Na2CO3)”; 小玲“                                                ”。
【實驗與結論】①甲同學為驗證猜想,取白色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通過酚 酞溶液變紅就判斷自己的猜想正確,但遭到其他同學反對,原因是:  ;
②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小玲設計了以下方案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Ⅰ.取少量白色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水使之溶 解,并加入過量的  ,觀察現象 
試管中產生白 色沉淀 

白色固體中有碳酸鈉

Ⅱ.往實驗Ⅰ反應后的試管中滴加  ,觀察現象 
   
白色固體中沒有氧化鈉
③通過上述實驗可證明乙同學猜想正確,請寫出 Na 與 CO2 反應的化學方程  。
16.(5 分)向 50 g  硫酸銅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與生成沉淀的質量之 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化學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1)生成氫氧化銅的質量為  g。
(2)該硫酸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4.9

泉州一中 2018-2019 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
初三年化學科試卷 參考答案
第 I 卷 選擇題(選擇題 共 30 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3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A B C A B D C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45 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7 小題,共 45 分)
11.(6 分)
(1)蛋白質 (2)甲狀腺腫大(或大脖子。 (3)隔離可燃物 (4) 乳化
(5) 4Al+3O2=== 2Al2O3
12.(3 分) (1)24.31 (2)陽離子 (3)FeS2
13.(11 分) Ⅰ.16 84
Ⅱ.(1) 蒸發皿 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使液滴飛濺 (2)AB (2 分)(3)t1 <
Ⅲ.①NaOH、NaCl (1 分) A ②H2O
14.  (6 分)
(1)   H2SO4  純堿(或蘇打)(2) NaOH+HCl=== NaCl+H2O 白色沉淀產生 (3) ④
15.(7 分)
(1) 長頸漏斗
(2) B 2KClO3=== (MnO2、Δ)2KCl+ 3O2 ↑ ② 正 (3)AD
16.(7 分)
【猜想與假設】 白色固體是氧化鈉和碳酸鈉
【實驗與結論】①碳酸鈉呈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紅液變紅 ②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Ⅰ.取少量白色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水使之溶 解,并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觀察現象 
試管中產生白 色沉淀 

白色固體中有碳酸鈉

Ⅱ.往實驗Ⅰ反應后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 現象 

溶液變紅 

白色固體中沒有氧化鈉
③4Na+3CO2===(高溫高壓、催化劑)2Na2CO3 +C
17. (5 分)
(1)4.9  解:設硫酸銅的質量為 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4.9g
160/X =98/4.9g X= 8g 8g/50g*100%=16%
答:硫酸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6%。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78937.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