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2013-2014第一學期期末化學復習練習三
一、:
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石墨粉打開生銹的鐵鎖 B.金剛石刻劃破璃
C.植物光合作用 D.鉛筆芯折斷
2、加熱某種固體有氣體產生,對于這一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是化學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是物理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3、下列物質按照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
A.鐵、氧化鐵、氯化鐵 B.冰、干冰、可燃冰
C.氧氣、二氧化碳、空氣 D.金剛石、鐵礦石、石灰石
4、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5、下列實驗結果或操作正確的為( )
A. 天平稱得某物質的質量為36.76 g
B.為了防止液滴飛濺,應該將膠頭滴管伸入試管滴加液體
C.洗凈后的試管,放置晾干的正確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試管架上
D.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體
6、某同學用量筒量取5.0ml水時仰視讀數,則所量水的體積( )
A.等于5.0ml B.大于5.0ml C.小于5.0ml D.不能確定
7、“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少,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護環境。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節約用電 B.大量砍伐森林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盡量使用私家車等交通工具
8、小明歡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w
A. 建立假設 B. 收集證據 C. 設計實驗 D. 做出結論
9、關于"綠色化學"特點概述錯誤的是( )
A.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生產有利環保、人體健康、安全的 產品。
B.在 無毒、無害的條件下反應,減少廢物向環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資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為產品。
D.充分利用綠色原料進行化工生產,生產出綠顏色產品。
10、下列實驗操作先后順序錯誤的是( )
A.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時,先通一氧化碳,后給試管加熱
B.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加熱
C.稱量10g固體藥品時,先在左盤放藥品,后將10g砝碼放在右盤中
D.點燃可燃性氣體前,先檢驗純度再點燃,以免發生爆炸
11、右圖是鎂和氯兩種元素的有關信息,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鎂原子結構圖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7
C.鎂是金屬元素、氯是非金屬元素 D.鎂和氯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Cl
12、對 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碳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白煙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D.紅磷燃燒生成白煙五氧化二磷
13、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的方法是( )
A.通過濃硫酸 B.通過澄清的石灰水 C.點燃混合氣體 D.通過灼熱的氧化鐵
14、下列各選項中,解釋與事實不吻合的是
選項事實解釋
A液氧和氧氣都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B酒精做溫度計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體積受熱變大,遇冷變小
C金剛石很堅硬,而石墨卻很軟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食物變質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
15、二甲醚(C2H6O)作為一種新能源,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二甲醚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8 B.二甲醚屬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1
16、下列描述與化學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碳在空氣中充分燃燒 C+O2 CO
B.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2Fe+3CuSO4 3Cu+Fe2(SO4)3
C.鎂帶燃燒 Mg+O2 MgO2
D.紅磷燃燒 4P + 5O2 2P2O5
17、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W、G、H、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
物質WGHP
反應前質量/g181232
反應后質量/g待測26212
對該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A.W待測值是13 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C.P是生成物 D.物質H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二、題:
18、用化學用語表示:
(1)3個鉀原子 ;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 ;
(3)甲烷 ; (4)2個碳酸根離子 ;(5)氮氣
19、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覽會在中國上海舉行。
(1)世博園上空飄浮的氣球,從安全角度考慮,氣球內充入的氣體可能是 。
(2)世博園區內使用的電動車有效地減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這些物質中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是_________(寫化學式,下同),會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能與血液里的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中毒的是_______。
20、(1)完成下列反應方程式并回答有關問題:
①紅磷除去空氣中的氧氣: ,屬于 反應。②點燃鎂條: ,先用砂紙把表面灰色的氧化膜磨凈,鎂條露出 色的金屬光澤,為防止燒壞桌面,桌面應墊上 。
(2)量取8mL稀硫酸,應選用 (填字母)的量筒。
A.5mL B.10mL C.100mL
21、鈣為骨質疏松的患者需補充的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
(1)X的值是 ,鈣原子容易 電子形成離子。
(2)下列微粒中_______與鈣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填序號)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鈣片,每片含碳酸鈣0.75g,則小明每天從鈣片中攝入的鈣元素的質量為 g。
22、①酒精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②易揮發;③10 g碘可完全溶解在50g酒精中,酒精還能溶解許多其他物質;④酒精易燃燒;⑤常被用著酒精燈和 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當點燃酒精燈時;⑥酒精燈在燈芯上氣化;⑦且邊氣化邊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據上述文字敘述可歸納出(填序號):酒精的物理性質有 ,酒精的化學性質有 ,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 ,酒精發生的化學變化有 ,描述酒精用途的是 。
23、下列事實說 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
(2)空氣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說明空氣中含有 ;
(3)酥脆的餅干在空氣中放置會逐漸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4)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層白色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
24、為了探究“水的凈化”過程,某實驗小組從護城河中取了水樣,觀察到:A. 水樣呈黃色,有異味 B.水樣渾濁,有固體小顆粒。
現對水樣進行如下處理:
⑴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 (填操作名稱),除去固體小顆粒;再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 利用其 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該過程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X
⑵通入氯氣殺菌消毒,得到自來水,發生的反應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請判斷,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⑶為了判斷得到的自來水是硬水或軟水,可加入 進行檢驗。
三、實驗題:
25、下列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的實驗或實驗裝置。請按要求:
A.水的電解實驗 B.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質 D.氣體制備裝置(1)A實驗玻璃管②中產生的氣體是 ;
(2)B實驗如果實驗數據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寫出一點);
(3)C實驗說明二氧化 碳具有的性質是 ;
(4)寫出用D裝置制取一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
26.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
A B C D E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裝置中標“a”“b”的儀器名稱分別是_____ 、 。
(2)發生裝置A與C連接制取氧氣,當收集完氧氣后,應先 ,再 。
(3)用裝置B與 連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
。
(4)實驗室可以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態藥品,經研磨均勻混合后裝入反應裝置中,加熱產生甲烷氣體。本實驗可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為 (填字母序號),依據是 。
(5)把25g石灰石樣品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反應,也不溶解),生成氣體的質量為8.8g。則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27、某同學模仿物理課上學到的“串聯電路”,設計了如下氣體制取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現大量氣泡,B中白磷燃燒,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逐漸進入D中。請看圖回答問題:
A B C D E F
(1)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中白磷能夠燃燒的原因是 。
(3)E中的實驗現象是 。
(4)用F裝置收集氣體的依據是 。
5 Y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0061.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