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2013-2014第一學期期末化學復習練習二
一、:
1、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①物質的種類;②原子的種類;③元素的種類;④物質的總質量;⑤原子的數目;⑥分子的數目;⑦分子的種類
A、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⑦
2、下列關于物質的用途與性質的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剛石用于刻劃玻 璃——金剛石的硬度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劑——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二氧化碳作氣體肥料——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D、一氧化碳作氣體燃料——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3、化學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們的生活質量。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
A、硬水過濾后變為軟 水B、汽油清洗油污和用洗滌劑清晰油污的原理一樣
C、農藥、化肥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因此禁止使用
D、回收廢舊金屬既節約金屬資源,又減少環境污染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性質不一定相同 B、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性質一定相同
C、不同的單質可以由同一種元素組成 D、不同的單質可以有相同的化學性質同
5、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 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量(g)424210
反應后質量(g)待測20632
A、該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B、參加反應的甲、丙的質量比為1:9
C、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為9:11 D、.待測的甲物質的質量為8g
6、調查統計表明,火災傷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識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在山林中遇火災時,向順風方向奔跑,逃離火災區 B、室內起火,不要急于開窗
C、所在處煙霧較濃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逃離
D、遇到意外情況,可用掌握的知識進行有效處置,同時撥打電話求救
7、服用興奮劑可用來提高運動員成績。其特點是短期致興奮或抗疲勞。麻黃堿(C10H15ON)是比賽時禁止使用的興奮劑之一,關于麻黃堿的下列說法正確( )
A、麻黃堿是一種氧化物B、麻黃堿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C、麻黃堿中碳、氫、氧、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0 :15::1:1 D、麻黃堿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7
8、在化學世界里沒有生命的阿拉伯數字也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在不同的位置表示著不同的含義。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A.Fe2+:1個亞鐵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B.2N:2個氮元素
C.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D. CaO:氧化鈣的化合價為+2價
9、以科學原理和實驗事實為依據進行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關結論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
C.有氣體原子是相對穩定結構,所以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原子。
D.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所以它們的性質完全相同。
10、下列主體知識的歸納中,都正確的一組是( )
A.生活常識 B.節約意識
C.安全常識 D.環保意識
11、燃著的火柴梗豎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燒的旺, 其原因是( )
A.火柴梗著火點低 B.空氣中氧氣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氣接觸面積小 D.火柴梗溫度不易達到著火點
12、已知某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共有四種分子 D.該反應中生成物有單質和化合物
C.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4:1 B.該反應的反應物都是單質
13、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在試管中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隨著反應的發生,縱坐標表示的是( )新 課 標 第 一 網
A.高錳酸鉀的質量 B.氧氣的質量
C.錳元素的質量分數 D.固體物質的質量
14、根據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所獲取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它們表示三種元素 B.②③的化學性質相同
C.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屬元素 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陰離子
15、下列觀點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燒后剩余殘渣的質量減輕了 B.8g CH4完全燃燒生成8g CO2
C.一定條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
D.某有機物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CO2和H 2O,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
16、A(單質)、B、C、D、E是常見的五種氣體,它們之間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已略去,X在常溫下為液體,則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D是H2 B.A是CH4 C.C是CO2 D.B是CO
二、題:
17、下列四個容器中分別盛有不同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用序號)。
混合物是 化合物的是
單質的是 氧化物的是
18、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原因:
(1)小穎同學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質時,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試液很快變紅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后清洗儀器時,小穎發現變紅的石蕊又變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穎還發現,盛過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有一層白膜,形成這層白膜的原因是 ;她用少量的稀鹽酸將它清洗干凈,原理是
(3)在大自然中,CO2與O2能相互轉換,以保持空氣成分相對穩定。X
(1)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會導致 效應。
(2)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為:6CO2+6X =C6H12O6+6O2,則X的化學式為 。
19、在新的牛奶國家標準中,蛋白質的含量從每100克不低于 2.95%降低到2.8%。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發,正是因為過去的牛奶標準強調蛋白質含量的要求太高了,部分農戶的牛奶達不到要求,才不惜鋌而走險。三聚氰胺的化學式為C3H6N6(結構見圖),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該物質為純白色晶體,無味、溶于熱水,微溶于冷水。水溶液呈弱堿性。一般情況下較穩定,但在高溫下能分解放出有毒的氰化物。
(1)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質為 ;
(2)通?捎媚蛩豙CO(NH2)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三聚氰胺,反應方程式為:
6CO(NH2)2== C3H6N6 + 6NH3 + 3X,X的化學式為 ,從微觀角度闡述該判斷的理論依據是 ;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三聚氰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其中C、H、N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
(4)6NH3左側的“6”表示的含義是 ,右下方的“3”表 示的含義是 。
(5)三聚氰胺在類別上屬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20、填寫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表示的意義
化學符號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表示意義硫酸亞鐵標出硝酸銨中
氮元素的化合價二個
鐵離子
21、能源、環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②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現 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 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將 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 。
22、在下面關系圖中,A、B、C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單質,甲、乙分別是酒精完全燃燒時一定會產生的兩種物質,丙是雞蛋殼的主要成
請回答下列下列問題:
⑴寫出化學式:A是 ,C是 ;反應②的反應類型是 。
⑵反應①中,若B不足,則產物為D。其化學方程式為
因此,冬天用煤火取暖時,一定要注意 ,防止 (填物質名稱)中毒。
⑶如果加熱反應③得到的溶液,可觀察到試液由紅色變為紫色。該現象說明
⑷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
三、實驗探究:
23、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時,老師做了如圖1所示實驗,該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具有
Ⅰ、小聰和小林受到老師的啟發,設計了如圖2的家庭小實驗,并推測了實驗現象。兩位同學都認為蠟燭會熄滅,因為 。但對圖2中“兩支蠟燭哪支先熄滅?”的問題卻有不同的看法,小林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 ;小聰認為高蠟燭先熄滅,理由是蠟燭燃燒使高處的氧氣量減少并耗盡,同時放出的熱使CO2向上擴散,濃度增大。
Ⅱ、通過實驗,證明小聰的看法是正確的。由上述實驗得到啟發:從意外失火的高樓中逃生的正確方法是 (填序號)。
A、用毛巾捂住口鼻 B、低頭彎腰沿墻迅速移向門外 C、打開窗戶跳出
24.小明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或總結
結論總結
實驗一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
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有氣泡產
生,木條
不復燃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
是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nO2
是過氧
化氫分
解的催
化劑
實驗二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
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沒有明顯現象
實驗三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1)請你幫小明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的剩余物繼續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是: 。
5 Y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2481.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