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安陽21中九年級上冊化學期中檢測(新人教版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5年安陽21中九年級上冊化學期中檢測(新人教版帶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木柴劈成塊 B. 西瓜榨成汁 C. 殘雪化成水 D. 高粱釀成酒

考點: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 解:A、木柴劈成塊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西瓜榨成汁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殘雪化成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高粱釀成酒的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酒精,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D.
點評: 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
 
2.(2分)“食鹽加碘”、“醬油加鐵”、“兒童補鈣”等,這里碘、鐵、鈣是指給人補充( 。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離子

考點: 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專題: 化學與生活健康;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加碘食鹽”、“加鐵醬油”“兒童補鈣”等物質中的碘、鐵、鈣等不能以單質、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一般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是指元素.
解答: 解:加碘食鹽、“醬油加鐵”、“兒童補鈣”等物質中的成分主要以無機鹽存在,即這里的碘、鈣、鐵存在于無機鹽中,則指的是元素,故B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關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的認識.
 
3.(2分)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分別測定它們的密度 B. 觀察顏色并聞它們的氣味
  C.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D.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考點: 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
專題: 物質的鑒別題.
分析: 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無色氣體,要求根據三種氣體性質差別,所設計的方案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實驗現象,達到鑒別氣體的目的.
解答: 解:A、三種氣體密度不同,測三瓶氣體的密度可以區別三種氣體,但不是最常用的方法,故A錯誤;
B、三種氣體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因此通過聞氣體氣味無法鑒別三種氣體,故B錯誤;
C、燃著的木條分別放入瓶中,燃燒無明顯變化的氣體為空氣;燃燒更旺的氣體為氧氣;燃燒熄滅的氣體為二氧化碳;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為最常用的方法,故C正確;
D、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木條復燃的氣體為氧氣;木條在空氣和二氧化碳中都有可能熄滅,現象不明顯,方案不可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被鑒別物質的性質,然后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出現不同的現象即可鑒別.
 
4.(2分)(2012•銅仁地區)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點燃酒精燈 C. 
    取用固體粉末 D. 
      過濾

考點: 液體藥品的取用;加熱器皿-酒精燈;固體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專題: 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傾倒液體藥品時:取下瓶塞倒放在實驗臺上,標簽要靠向手心,瓶口緊貼試管口;
B、酒精燈使用中經常要注意:二查二禁一不可,包括查燈芯是否齊整、酒精是否適量、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就酒精、不可吹滅.;
C、取用固體粉末,首先試管要橫放,用紙槽或藥匙送到試管底部;
D、過濾操作中應用玻璃棒來引流;
解答: 解:A、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試驗臺上,所以圖中操作錯誤;故選項錯誤;
B、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所以圖中操作錯誤;故選項錯誤;
C、取用固體粉末,首先試管要橫放,用紙槽或藥匙送到試管底部;故選項正確.
D、過濾操作中應用玻璃棒來引流;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就能輕松解答題目.熟悉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掌握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5.(2分)元素的種類、化學性質分別與下列哪些粒子數密切相關( 。
  A. 質子數、中子數 B. 質子數、最外層電子數
  C. 中子數、最外層電子數 D. 最外層電子數、質子數

考點: 元素的概念;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專題: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根據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解答: 解: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解題的能力.
 
6.(2分)水是生命的基礎,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是由兩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
  B. 無色、無嗅、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純水
  C. 嬰幼兒、青少年長期飲用純凈水有益健康
  D. 過濾可以將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

考點: 水的性質和應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專題: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空氣與水.
分析: A、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但是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B、根據純凈物概念只有一種物質組成;
C、人不能長期飲用純凈水,純凈水中缺乏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和礦物質;
D、過濾除去的是不溶性固體.
解答: 解:
A、水是純凈物,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A錯誤;
B、純水是純凈物,無色無臭、清澈透明.但是無色無臭、清澈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可溶性雜質,不一定是純水,故B錯誤;
C、長期飲用純凈水會使人體缺乏各種礦物質,對健康無益,故C錯誤;
D、過濾除去的是不溶性固體,可以分離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有關水的知識點.有利于學生通過題目對水的有關知識加以歸納總結.掌握基礎知識點即可輕松解題.
 
7.(2分)(2011•珠海)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物質R應該選用( 。
 
  A. 鐵片 B. 硫粉 C. 木炭 D. 紅磷

考點: 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A、鐵片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硫粉能在空氣中燃燒,但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其產物也是氣體.
C、木炭能在空氣中燃燒,但不能用題干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其產物也是氣體.
D、紅磷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其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產物是固體.
解答: 解:A、鐵片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無法消耗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故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A不正確;
B、硫粉能在空氣中燃燒,但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在反應裝置中雖然消耗了氧氣,卻又產生了新的氣體,因而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B不正確;
C、木炭雖然能在空氣中燃燒,也不能用題干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其產物也是氣體.故C不正確;
D、紅磷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產物是固體,如裝置內紅磷燃燒消耗盡氧氣,瓶內氣壓減小,水吸入裝置的體積數就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數.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題探究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所選取的最佳藥品,根據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測定的需要將反應物一一分析,判定最佳方案.此題能鞏固氧氣的化學性質知識.
 
8.(2分)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和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氧氣用于火箭發射,是利用氧氣的可燃性
  B. 氮氣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
  C. 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D. 稀有氣體充入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通電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考點: 常見氣體的用途..
專題: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 主要運用氧氣、氮氣、碳單質、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氙氣、氖氣等)的化學性質來解決.
解答: 解:A、所謂助燃物,通俗地說是指幫助可燃物燃燒的物質,確切地說是指能與可燃物質發生燃燒反應的物質.氧氣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錯誤;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于食品防腐,故B正確;
C、二氧化碳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用于滅火,著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也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故C正確;
D、氖和氬還用在霓虹燈里.霓虹燈是在細長的玻璃管里,充入稀薄的氣體,電極裝在管子的兩端,放電時產生有色光,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對于每種物質與元素,既要掌握它的物理性質,又要掌握其化學性質.
 
9.(2分)(2011•湛江)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黃金后得到一種物質: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價為( 。
  A. +1 B. +2 C. +3 D. +4

考點: 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專題: 化學式的計算.
分析: 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解答本題.
解答: 解:設HAuCl4(四氯合金酸)中金元素的化合價為x.由氫元素為+1價,氯元素為?1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 (+1)+x+(?1)×4=0,解答x=+3;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化合價的解題能力.
 
10.(2分)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會發生變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數目  ②分子的數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的質量總和  ⑤物質的種類⑥元素的化合價 ⑦分子的種類.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⑦

考點: 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據此解答.
解答: 解: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故①符合;
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故④符合;
③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元素的種類不改變.故③適合.⑦分子的種類、⑤物質的種類一定改變;②分子的數目、⑥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答問題的能力.
 
11.(2分)(2010•河南)下列關于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屬于氧化物
  B. 該物質中碳、氫、氧的質量比為3:4:3
  C. 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l76
  D. 其分子由碳原子、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考點: 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
專題: 化學式的計算.
分析: A、根據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進行判斷;
B、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解答;
C、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解答;
D、根據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的元素組成進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據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維生素C不屬于氧化物;故A錯誤;
B、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維生素C中碳、氫、氧的質量比為:
12×6:8:16×6=9:1:12;故B錯誤;
C、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所以維生素C相對分子的質量為:12×6+8+16×6=176;
故C正確;
D、根據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可知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故D 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相對分子的質量的計算,分析物質的元素組成及氧化物的概念理解與掌握,在解題中靈活應用.
 
12.(2分)已知固體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氣.如果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則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為固體氯酸鉀,b為混有少量二氧化錳的固體氯酸鉀,且a和b的質量相等,當分別同時加熱a和b至完全反應時,能正確表示生成氧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而變化的圖象是(  )
  A.   B.   C.   D. 

考點: 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
專題: 元素化合物知識型.
分析: 根據固體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氣.如果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則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則b為混有少量二氧化錳的固體氯酸鉀,即b反應快,但b中氯酸鉀的質量小來解答.
解答: 解:因a為固體氯酸鉀,b為混有少量二氧化錳的固體氯酸鉀,且a和b的質量相等,
由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則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則b反應快,時間短,
b中混有二氧化錳,則b中氯酸鉀的質量小,則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小,
顯然只有A符合,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催化劑對化學反應的影響,明確催化劑的作用及氯酸鉀的質量大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
13.(12分)用化學符號填空:
①四個氮分子 4N2 ;   
②七個鉀原子 7K。
③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  O ;
④硫酸亞鐵 FeSO4。     
⑤碳酸鈉 Na2CO3。  
⑥兩個鈣離子 2Ca2+。

考點: 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專題: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 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③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
④硫酸亞鐵中鐵元素顯+2價,硫酸根顯?2價,寫出其化學式即可.
⑤碳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寫出其化學式即可.
⑥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解答: 解: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四個氮分子可表示為:4N2.
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7個鉀原子表示為:7K.
③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故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可表示為: O.
④硫酸亞鐵中鐵元素顯+2價,硫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FeSO4.
⑤碳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Na2CO3.
⑥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兩個鈣離子可表示為:2Ca2+.
故答案為:①4N2;②7K;③ O;④FeSO4;⑤Na2CO3;⑥2Ca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學們對常見化學用語(原子符號、分子符號、化學式、化合價、離子符號等)的書寫和理解能力.
 
14.(6分)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幾種,例如:鐵是由 鐵原子 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構成的,氯化鈉是由 鈉離子和氯離子 構成的.(填粒子名稱)

考點: 物質的構成和含量分析..
專題: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根據金屬和大多數固態非金屬單質等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水、氣態非金屬單質等,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如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鐵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故答案為:鐵原子;二氧化碳分子;鈉離子和氯離子.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方面的知識,掌握常見物質的粒子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5.(6分)除去水中的異味、色素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很好的 吸附性 ,該過程主要是 物理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可用 肥皂水 鑒別硬水和軟水.

考點: 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硬水與軟水;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 空氣與水.
分析: 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異味和色素,區分硬水和軟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進行解答.
解答: 解:除去水中的異味、色素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主要是物理變化;硬水和軟水的區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
故答為:吸附性,物理,肥皂水.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操作原理、硬水與軟水的檢驗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6.(8分)依據圖示回答:圖A~C是分子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表示化合物的是圖 A ,圖C中物質的化學式是 H2。
②可表示A轉變為B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O 2H2↑+O2↑ ,它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分解 反應.

考點: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 從微觀的角度分析,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根據微粒的微觀構成寫出化學式;通過圖A中的分子轉化成圖B中的分子,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
解答: 解:①分析圖中微粒的微觀構成,圖A中的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屬于化合物,所以表示構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圖A,化學式為H2O;圖C中分子是由氫原子構成,故物質是氫氣,化學式為:H2;
②可表示A轉變為B,即水轉變為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2H2O 2H2↑+O2↑;該反應是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多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
故答案為:①A,H2;②2H2O 2H2↑+O2↑,分解.
點評: 通過分析、觀察微粒的模型,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引導學生生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4分)
17.(6分)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鐵在氧氣中燃燒;
(2)硫在空氣中燃燒;
(3)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考點: 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據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進行書寫即可.
解答: 解:(1)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 Fe3O4.
(2)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 SO2.
(3)鎂條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 2MgO.
故答案為:(1)3Fe+2O2 Fe3O4;(2)S+O2 SO2;(3)2Mg+O2 2MgO.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書寫經常出現的錯誤有不符合客觀事實、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不寫條件、不標符號等.
 
18.(6分)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下列事實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電解水;
(3)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體積小于100mL.

考點: 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專題: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酒香.
(2)電解水,是因為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聚集成氫氣、氧氣,該事實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3)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體積小于10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占據分子之間的間隔.
故答案為:(1)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2)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聚集成氫氣、氧氣;(3)分子之間有間隔.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9.(6分)圖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根據上述信息,請你回答: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9 ,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40.08。
(2)氟化鈣的化學式為 CaF2;
(3)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BC。ㄌ钚蛱枺;
(4)A微粒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微粒的化學性質相似 B (填序號).

考點: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原子的定義與構成;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專題: 微觀粒子模擬圖型;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1)根據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進行解答;
(2)根據在原子中,鈣的化合價通常是+2價,氟的化合價通常是?1價解決.
(3)根據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進行解答;
(4)根據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有關,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進行解答.
解答: 解:
(1)根據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鈣元素的原子序數
為20;
故答案為:19.00;20;
(2)鈣的化合價通常是+2價,而氟由于最外層是7個電子,易得一個電子而顯?1價,利用化合價可寫化學式.
故答案為:CaF2
(3)根據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因為BC的質子數相同,所以BC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
故答案為:BC;
(4)根據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目有關,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以及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知識在解題中的應用.
 
20.(6分)下列物質:①氮氣 ②銅絲 ③五氧化二磷 ④液氧 ⑤空氣 ⑥冰水混合物 ⑦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后的固體物質 ⑧高錳酸鉀 ⑨“雪碧”汽水.用序號填寫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
(1)屬于混合物的是、茛撷帷; 
(2)屬于化合物的是、邰蔻唷;
(3)屬于氧化物的是 ③⑥。

考點: 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
專題: 物質的分類.
分析: 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1)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后的固體物質中,至少含有氯化鉀和二氧化錳,屬于混合物;
雪碧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故填:⑤⑦⑨.
(2)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和高錳酸鉀單質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屬于化合物.
故填:③⑥⑧.
(3)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
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種物質??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
故填:③⑥.
點評: 判斷純凈物和混合物時,就是判斷物質的物質組成;判斷是否是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時,既要判斷元素組成,又要判斷物質組成.
 
四、綜合應用題(共20分)
21.(20分)今有A、B、C、D、E五種裝置如圖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問題(所選裝置用其代號字母表示)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來制取氧氣時,發生裝置選用 A ,選擇該裝置的依據是 反應物的狀態為固態,反應條件為加熱 ,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K2MnO4+MnO2+O2↑。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發生裝置選用 B;檢驗該氣體是否為氧氣的方法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復燃即為氧氣 ,說明氧氣具有 支持燃燒 的性質.
(3)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且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種酸溶液(氫硫酸).實驗室用硫化亞鐵固體和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試回答:
①硫化氫氣體具有臭雞蛋味,這是硫化氫的 物理。ㄌ睢拔锢怼被颉盎瘜W”)性質.
②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時,發生裝置應選用 B ;收集裝置應選用 C ,只能選擇該收集裝置的原因是 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氫硫酸。
(4)用含過氧化氫102g的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待完全反應后,可制得氧氣的質量為多少?

考點: 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氧氣的檢驗和驗滿;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 (1)據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據氧氣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
(2)據據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據氧氣的密度和溶解性選擇收集裝置.
(3)根據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別以及制取裝置和收集方法的選擇依據來分析.
(4)利用化學方程式和過氧化氫的質量求出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利用氧氣的質量即可求出氧氣的物質的質量;
解答: 解:(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需要加熱,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
故填:A;反應物的狀態為固態,反應條件為加熱;2KMnO4 K2MnO4+MnO2+O2↑;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不需加熱,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檢驗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復燃即為氧氣,說明氧氣具有支持燃燒的性質;
故填:B;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復燃即為氧氣;支持燃燒.
(3)①氣味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故填:物理;
②實驗室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不需加熱,故選B裝置;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氫硫酸,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填:B;C;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氫硫酸.
(4)設可制的氧氣的質量為x
2H2O2 2H2O+O2↑
 68             32
102g             x
 ,
x=48g
答:可制的氧氣的質量為48g.
點評: 熟練掌握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并能作出正確的選擇,記住常見氣體制取的反應原理,難度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304213.html

相關閱讀: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