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水資和水能資水資和水能資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1)知道中國水資豐富,人均占有量低。

(2)理解水資的分布和水資的合理利用。

(3)記住中國水能資居世界首位。

(4)記住水能資的分布和利用。

(5)記住葛洲壩、龍羊峽兩大電站的位置。

2.智能的培養:

閱讀我國水能資分布圖,初步學會分析我國水能資的分布同地形、氣候的關系。

3.思想要求:

學生要節約用水,提高對防止水污染的認識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水能資的分布。

教學難點:水資時空分布的特點的理解。

教具:中國地形圖、幻燈片。

教學方法:分析講解。

教學設計: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 第一節 水資和水能資

在設計講新之前首先請同學們思考。

1.我們生活和生產用水自哪些水體?(河流、湖泊)

2.水有什么用途呢?

3.哪個部門用水量最大?(農業)

好,我們知道河流和湖泊是我國主要的淡水資,也是我們人類利用最多的兩種水體,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我國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水資的時空分布及其影響。(讀缺水的華北)

那么,我國的水資分布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回憶我國降水分布知識回答,我國降水的分布有什么特點?(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夏秋多、冬春少)這也是我國水資時空分布的特點。

我們再想一想,為什么我國水資會有這樣的分布特點呢?(東南部降水多,雨季長,在夏秋季,多外流河,外流湖,而西北內陸降水少,干旱多內流河,內流湖)

接下再思考:

1.在外流區內,以秦嶺—淮河分界線南方河流與北方河流的經流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南大北小,雨季南方長,汛期長)

2.在內流區內,河流的經流量很小,為什么?(季節性河流,降水少,可融雪和地降水補給)

好,水、土是立國之本,我國水資的分布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是北多南少。比如我國棉花、小麥的集中產區——華北平原,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40%,而水資只占全國的6%,這種水、土資配合欠佳的狀況進一步加強了我國北方地區缺水的程度。

另外,由于北方缺水,使有的城市沒有足夠的淡水資,只能長期飲用咸水,天津就是一個例子。

面對水資北少南多,北方缺水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

解決水資問題的途徑(讓同學讀回答)。

1.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的空間分布不均,如引灤入津工程,將灤河水跨流域引入海河水系。南水北調,主要是把長江水調到華北和西北,引黃濟青工程,將黃河水調入青島,解決青島水資不足問題。

2.興修水庫,解決水資時間變化不均。

3.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讓同學做“P78 做一做”)

我國水資相當緊張,但另一方面浪費又相當驚人,而且人為的水污染現象特別嚴重,所以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就特別重要。

水能的開發。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我們學習過的地形和河流的有關知識,思考我國許多江河的中上游流經的主要地形區(高原)落差大,水能資豐富。我國水能資蘊藏量達6.8億千萬,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西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較大的水能蘊藏量,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現在,我國已建成幾萬座大中小型水電站,目前主要有長江上的葛洲壩水電站,黃河上的龍羊峽水電站和正在籌建中的長江三峽水電站。

雖然我國水能資豐富,但是有絕大多數尚未開發利用。今后我們應進一步大力發展水電事業,以滿足國家對能的需要。

板書提綱

§2 水資和水能資

一、我國水資的利用

河流和湖泊是我國主要的淡水資。

二、水資的時空分布及其影響。

1.時空分布狀況:

(1)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2)夏秋多,冬春少。

2.時空分布的成因。

三、解決水資問題的途徑:

1.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空間分布不均。

2.興修水庫,解決水資時間分布不均勻。

3.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四、水能的分布與開發:

1.水能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6.8億千萬。

2.水資的分布。

西南三省,西藏自治區。

3.水能資的開發 利用。

長江、珠江、黃河。

興建葛洲壩、龍羊峽、三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0263.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 美國 教學設計
宇宙中的地球
初中地理教案—海陸的變遷
第一章:第一節——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教學設計
8.2 歐洲西部 教學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