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發展”
【教學重點】科技興農
【教學難點】調整農業結構,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教學媒體】計算機
【教學過程】
。▽胄拢
通過前面兩節的學習,我們已經基本了解了我國農業生產各部門目前的狀況。這節,我們把我國農業的整體情況作一個。要講發展,首先要知道基礎,要了解我國的農業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基礎上發展起的。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的農業很落后,廣大農民辛辛苦苦勞動一年,仍然是吃不飽,穿不暖。
新中國成立以,我國的農業得到了巨大發展,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ㄌ釂枺┱l能說說我國農業在新中國成立以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啟發討論我國農業方面的成就。
。ㄖv述)首先要逐步的吃飽穿暖,那就要大力地提高主要農產品的產量。
。ㄕ故荆1999年我國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的位次表、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增長、中國農林牧漁業產值的增長圖
隨著人們的吃飽穿暖,人們還要吃好穿好,這就要不斷地豐富農作物的品種。
。ㄌ釂枺┱埓蠹艺f一說你知道的農產品,以及農產品的種類在冬季和夏季有什么不同?能大概說一說為什么嗎?
。ㄖv述)我們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耕地的數量幾乎沒有增加,而人口增加的很快,農業生產不僅基本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邁進,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村已達到富裕水平,這是怎么回事?
請學生回答(農業生產條大大改善)。帶領討論得具體些。
綜上所述,我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已基本擺脫了貧困,這不能不說是舉世公認的奇跡。
。ㄕ故荆┱埿蕾p農業機械化的錄像,加深對中國農業巨大成就的印象。
。ㄖv述)我國農業在新中國成立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業生產開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也就是說,還沒有實現現代化;這有許多的因素影響,其中最關鍵的是: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資,而我國的土地資已十分有限,而且,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鎮發展,工礦業、交通、水利等各項事業都還要繼續占用一部分農業用地。因此,今后我國的農業用地不僅不能增加,還可能減少。
。ㄕ故荆﹫D片:中國人均耕地和人均糧食產量的增長。
指導分析:我國農業想通過擴大耕地面積發展,是不可能的。
(提問)我國農業今后應如何發展?
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意見。
誰愿意為政府出謀劃策?
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得出: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ㄖv述)什么叫做農業結構呢?我們把不同部門在農業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關系叫做農業結構。
。ㄕ故荆┪覈r業產值構成圖。
圖中所示,我國農業各部門中,種植業占主導地位,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畜牧業只占27%,這與世界發達國家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的狀況差異很大。再看林業和漁業(讓讀出所占的比例),它們所占的比例太小了。而林業和漁業與我們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
許多畜、林、水產品的營養價值很高,作為商品的經濟價值也很高,這可以使從事這方面生產的農民脫貧致富,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ㄖv述)請大家閱讀教材中的“廣西宜州市楊家屯農民調整農業結構見成效”。
。ㄖv述)從我國農業產值構成圖中可以看出,林業和漁業所占比例太小,顯然是不合理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 (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提問)大家想的辦法很好,但如何保證既能提高種植業單位面積產量,又能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請思考回答(科技興農)。
。ㄌ釂枺┘夹g的發展,對農業會產生哪些深刻的影響呢?
(展示)農業機械化、噴灌、農業機器人、大棚種植等的圖片及錄像
請閱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閱讀材料
(講述)科技興農的結果,加快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ㄖv述)農業現代化,不只是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方面,農業現代化是指從育種到農產品推向市場,從生產到組織、管理的全面現代化。到現在為止,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仍在采用以手工作業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離農業的現代化還相去甚遠。
。ㄌ釂枺┱埻瑢W們想一想,當地農業生產使用了哪些農具?其中有哪些是現代農業機械?(除了農具外,其他如育秧、灌溉方式、管理方法等都可以討論)。
(講述)所以,要進一步發展我國農業,就必須加快各地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講述)目前,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仍采用個體分散的經營模式,不能夠適應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發展趨勢,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提問)閱讀教材中的材料“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我國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好了,我們下面小結一下,我國農業發展在哪些方面有較大的潛力?
請小結。
。ㄌ釂枺┩瑢W們,我們想出這么多辦法,按著這些辦法發展,今后我國農業會怎么樣呢?
請暢想。
。ㄖv述)在耕地有可能減少、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抓緊了糧食生產,以保證人民最基本的糧食需要,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以滿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各種農產品要力爭高產、優質、高效,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這個過程中,農業逐步現代化了,農村會有許多的勞動力富余出,這怎么辦呢?我們也想想辦法吧。
請回答,之后教師概括。
。ㄖv述)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超過1.5億人,F在他們主要有兩個出路:涌向城市,成為流動人口;這會產生許多問題。再者,近年,我國農村鄉鎮企業的飛速發展以及農村社會化服務的興起,使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有可能轉移到鄉鎮企業和服務行業。這樣,使農村剩余勞動力找到就業出路,也使農村的工業、商業、交通、建筑、化事業得到發展,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已同附近城市沒有什么區別,生活條甚至比附近城市居民還好。
(閱讀)請閱讀教材最后的選學部分內容。
。ㄐ〗Y)通過這節的學習,我們了解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農業發展的成就、存在問題和開發的潛力所在,明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知識,將為我國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下面,我們在我國農村現代化蓬勃發展當中結束這節。
。ㄕ故荆┱埿蕾p圖華西村的圖片,同時教師講解華西村的發展。
【板書設計】
第三節
一、農業發展成就
二、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1.農業結構的概念
2.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三、科技興農
四、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五、農業發展前景
點評:
本節是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并概括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教案設計中較好把握了這一關鍵點,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做了較好的處理,整個設計體現了以下特點:(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分析透徹。(2)教法得當,靈活多樣。根據本節教材特點,采用啟發、復習、歸納、延伸等多種方法,自始至終以教師啟發貫穿全過程,引導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教學。(2)將多媒體有機地溶于堂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4850.html
相關閱讀:8.2 歐洲西部 教學設計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第一節——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教學設計
初中地理教案—海陸的變遷
第一節 美國 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