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6年初三化學第八單元檢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中最重要的階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題,多練習,為中考奮戰,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初三化學第八單元檢測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第四套人民幣硬幣中,一元幣為鋼芯鍍鎳合金,伍角幣為鋼芯鍍銅合金,一角幣為鋁合金或不銹鋼,在選擇鑄造硬幣的材料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

A.金屬的硬度 B.金屬的導熱性

C.金屬的耐腐蝕性 D.金屬價格與硬幣面值的吻合度

2.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生產和使用鐵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和鐵合金都容易被腐蝕

B.高爐煉鐵是利用還原劑在高溫下把鐵從鐵礦石中還原出來

C.配制波爾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銅溶液,可用鐵桶配制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鐵

3.下列金屬用品中,主要應用金屬導熱性的是( )

A.鐵鍋 B.鏟子 C.電線 D.鋁箔

4.(2016南寧)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博物館保存槍支大炮等鐵制文物的是()

A.定期用濕布擦拭鐵制文物

B.提醒觀眾不要用手觸摸文物

C.保持文物儲存室內空氣的干燥

D.在鐵制文物表面涂抹一層保護物質

5.(2016海南)小明為了比較X、Y、Z、W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利用這四種金屬單質、稀鹽酸、Z的硝酸鹽溶液和W的硝酸鹽溶液,進行有關實驗,結果如下表(表示能反應,表示不能反應,空白表示未做該實驗)。請你判斷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

XYZW

稀鹽酸

Z的硝酸鹽溶液

W的硝酸鹽溶液

A.YX B.XWZ?

C.XY D.WYZ?

6.(2016蘭州)取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鹽酸中,只有甲有氣泡產生;再取一小塊乙投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乙的表面沒有丙析出。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A.甲丙B.甲乙C.丙甲D.乙甲

7.把等質量的X、Y、Z、M四種金屬分別加入到同體積、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據此判斷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ZM B.XMY

C.XY D.YZX

8.在反應3CO+Fe2O3 2Fe+3CO2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變為0價,碳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變為+4價。這類在化學反應前后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據此判斷,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2H2+O2 2H2O B.Fe+CuSO4 FeSO4+Cu

C.2H2O2 2H2O+O2 D.Fe2O3+3H2SO4 Fe2(SO4)3+3H2O

9.鋁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金屬之一。關于鋁的自我保護能力極強的原因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鋁的化學性質本來不活潑,難被腐蝕;②市場上的鋁材料通常是鋁合金,合金是不發生化學反應的;③鋁性質活潑,表面能產生一層結構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0.(2016山東濰坊)金屬腐蝕的快慢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下列條件下,鐵釘的腐蝕速度最快的是()

11.錫(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屬活動性位于鐵和銅之間,則下列反應不會發生的是( )

A.Zn+Sn(NO3)2 Zn(NO3)2+Sn B.Sn+2HCl SnCl2+H2

C.Sn+2AgNO3 Sn(NO3)2+2Ag D.Sn+MgSO4 SnSO4+Mg

12.向Fe(NO3)2、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關于得到的溶液或濾渣的敘述正確的是(不考慮溶液中存在微量H+和OH-)( )

A.若濾液中含有Fe2+,則濾渣中一定不含Fe

B.若濾渣中含Cu,則濾液中一定含Fe2+

C.若濾渣中含Zn,則濾液中含2種離子

D.若濾渣中不含Zn,則濾液中至少含3種離子

13.(2016河北)金屬M與AgNO3溶液發生反應:M+2AgNO3 M(NO3)2+2A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可能是鋁

B.Ag的金屬活動性比M強

C.反應前后M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M一定排在氫前

14.下列有關高爐煉鐵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

①高爐中焦炭的作用是產生一氧化碳

②高爐中焦炭的作用是供熱

③高爐中把鐵礦石冶煉成鐵的主要反應原理是2Fe2O3+3C 4Fe+3CO2

④高爐中把鐵礦石冶煉成鐵的主要反應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下圖是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時做的五個實驗(鐵釘在不同環境中),實驗一段時間后,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A.甲、乙、戊中鐵釘生銹快慢的順序為乙戊

B.丙中的鐵釘不生銹

C.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與空氣、水直接接觸

D.丁中鐵釘生銹最嚴重

16.金屬防銹既可以節約資源,又能美化環境。下列鋼鐵制品經過如下處理后,防銹效果最差的是( )

A.經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鋼制機械

B.涂上防銹漆后的遼寧號航母艦體外殼

C.擦洗干凈后長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鐵制農機具

D.經過烤藍,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鋼制槍管

17.綠箱子環保計劃廢棄手機及配件回收聯合行動已在全國40個重點城市中開展了幾年。下列有關廢棄手機中的金屬材料回收利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回收廢電池不僅可以節約金屬資源,而且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人類健康

B.綠箱子上的 是回收標志

C.回收廢電池主要是為了利用廢電池外殼的金屬材料,同時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D.回收廢棄手機中的金屬材料沒有任何價值

18.(2016云南)某化學小組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他們對所得濾液和濾渣有如下描述:

①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②濾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濾液呈藍色,則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象

④若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種描述中正確的個數為( )

A.1個B.2個C.3個D.4個

19.右圖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部分實驗裝置,關于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充分反應后,向固體中加稀鹽酸會產生氣泡

B.在實驗過程中,黑色的粉末會逐漸變成紅色

C.該實驗的反應原理為FeO+CO Fe+CO2

D.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20.下列有關說法不合理的是( )

A.缺鐵性貧血里所說的鐵不是單質鐵

B.家用鋁鍋可以用來盛放酸性食物

C.防毒面具里的濾毒罐是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毒氣的

D.可用鹽酸除去鐵銹

二、填空題(共33分)

21.(6分)右圖是一盞廢舊臺燈,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它進行觀察分析并完成相關實驗。

(1)小明發現臺燈的鐵螺絲釘表面已經銹蝕,原因是鐵與空氣中的 等發生了化學反應。

(2)小紅發現鋁箔反光片呈銀白色,無銹跡,原因是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該氧化膜的化學方程式為 。

(3)鐵、鋁、銅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為了驗證三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小志從實驗室領來氯化鋁溶液、硫酸銅溶液,并利用臺燈提供的一種金屬進行實驗,即達到了實驗目的。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2.(3分)(2016吉林)根據下面部分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回答:

(1)上述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廣泛使用的金屬是________。

(3)已知:①X+H2SO4 XSO4+H2 ②Y+2ZNO3 Y(NO3)2+2Z ③Y與稀硫酸不反應。

則符合要求的X、Y、Z分別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Cu、Hg、AgB.Fe、Cu、AgC.Mg、Zn、Fe

23.(6分)(2016南寧)鐵、鋅、銅、鎂、鋁是生活中常見的金屬。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__________性。

(2)黃銅是銅鋅合金,其硬度比純銅__________(填大或小)。

(3)將一定質量的鋅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若濾液中只含一種溶質,則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4)將等質量的鎂、鐵、鋅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稀鹽酸中。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金屬X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反應后可能已經反應完的金屬是__________,一定有剩余的金屬是__________。

24.(10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生產和使用鐵器。工業上煉鐵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的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請按要求填空:

(1)除CO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以還原Fe2O3? (請寫一種物質的化學式)。

(2)實驗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右邊導氣管口放置點燃的酒精燈的目的是 。

(4)實驗開始時要先通入CO,把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后再加熱,以防發生爆炸。檢驗裝置中的空氣已排盡的方法是 。

(5)鋼是通過生鐵煉制而成的,在煉鋼的過程中用純氧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5.(8分)(1)鋁、銅、鐵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鋁、銅、鐵三種金屬的有關性質時,進行了如下實驗:在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將A實驗結束后①、②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中,發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一段時間后過濾,濾渣中:

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為了進一步確定可能有的物質是否存在,同學們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結果沒有氣泡產生,那么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可能是 (填寫序號)。

①Al3+ ②Al3+、Fe2+ ③Al3+、Fe3+ ④Fe2+、Cu2+ ⑤Al3+、Fe2+、Cu2+

(2)據有關資料報道,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或材料相當于年產量的20%~40%,稀鹽酸常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保護金屬資源,人人有責。請寫出一條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方法 。

三、實驗探究題(共17分)

26.(5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金屬的性質做了如下探究,請你填寫空格:

(1)用下圖所示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每支試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潔凈鐵釘):

①甲同學認為,試管A發生的現象就能夠說明鐵的銹蝕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乙同學不同意他的觀點,認為必須全面觀察試管_____________(選填試管編號)發生的現象,并經過科學嚴謹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結論。

②為防止金屬銹蝕,除了采用覆蓋保護膜等措施以外,還可以制成合金。這是因為合金與純金屬相比,其組成和內部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

(2)某同學向分別盛有等質量的鐵粉和鋅粒的試管中,倒入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以金屬表面產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有的同學認為這種方案不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一定質量的鐵粉放入硝酸銅、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反應后溶液質量比反應前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7.(12分)某化學興趣小組根據如下所示進行模擬煉鐵的實驗,并對產物成分進行探究。

經初步分析:無色氣體A不含有單質氣體,黑色粉末B含有兩種單質中的一種或者兩種。

高爐煉鐵的原理為Fe2O3+3CO 2Fe+3CO2,請寫出反應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產生的化學方程式: 。

興趣小組又分成甲、乙兩組分別對無色氣體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甲組在分析了煉鐵的原理后,認為無色氣體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應的 。

乙組認為黑色粉末B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假設一:只含有鐵。假設二:只含有 。假設三:以上兩種物質都含有。

【實驗探究】

(1)為驗證甲組的猜想,大家按如下所示進行實驗(箭頭表示氣體流向):

當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Ⅲ中灼熱的氧化銅變紅,可以確定無色氣體A的成分為 ,Ⅱ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2)為驗證乙組中假設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來進行探究:

實驗方法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果

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三成立

化學方法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________

________假設三成立

寫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交流反思】

在做甲組的實驗中發現其存在一個很不環保的缺陷,請指出來 。

四、計算題(共10分)

28.(10分)為了測定某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取礦石樣品40 g,加入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共用去鹽酸219 g,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濾渣8 g(礦石中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計算:

(1)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

(2)現有這種赤鐵礦石1 000 t,用一氧化碳完全還原,理論上可煉出含鐵96%的生鐵多少噸?

金屬和金屬材料 檢測題參考答案

1.B 解析:所鑄造的硬幣必須不易變形、不易碎裂,因此所用金屬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強度;硬幣必須耐腐蝕,要不易銹蝕,因此所用金屬化學性質要穩定,要有耐腐蝕性;金屬價格要與硬幣面值相吻合,因此可考慮的因素應包括A、C、D,而與金屬的導熱性無太大關系,故答案選B。

2.B 解析:某些鐵合金(如不銹鋼等)不易被腐蝕,A錯誤;高爐煉鐵是利用還原劑一氧化碳在高溫下把鐵從鐵礦石中還原出來,B正確;鐵可與硫酸銅溶液反應,C錯誤;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D錯誤。

3.A 解析:鐵鍋利用金屬的導熱性來加熱食物。

4.A 解析:鐵與氧氣和水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水和氧氣同時存在是鐵生銹的必要條件,如果缺少水或氧氣,鐵制品就不容易生銹。定期用濕布擦拭,使鐵制品與水和氧氣充分接觸,容易使鐵制文物生銹,故A錯誤;觀眾手上有汗水,觸摸鐵制品時能夠促進鐵制品生銹,故B正確;干燥的空氣中水蒸氣含量低,鐵制品不容易生銹,故C正確;在鐵制品外表涂抹一層保護物質,可以使鐵與氧氣和水隔絕,從而防止鐵制品生銹,故D正確。

5.C 解析:根據X、W可以和稀鹽酸反應,Y、Z不與稀鹽酸反應,說明X和W的金屬活動性強于Y和Z;根據Y能把Z從Z的硝酸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Y的金屬活動性強于Z;根據X能把W從W的硝酸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X的金屬活動性強于W;結合以上分析得到四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XYZ。?

6.B 解析:將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鹽酸中,只有甲有氣泡產生,說明金屬活動性甲排在氫前,乙、丙排在氫后;將乙投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乙的表面無丙析出,說明活動性乙排在丙后,即金屬活動性順序為甲乙。

7.B 解析:把等質量的X、Y、Z、M四種金屬分別加入到同體積、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中,Z、X會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Z、X排在氫的前面;同時X充分反應所需要的時間比Z短,說明X比Z活潑;而Y、M不與稀鹽酸反應,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Y、M排在氫的后面;X可以與Z(NO3)2溶液反應,因此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X排在Z的前面;M可以與YNO3溶液反應,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M排在Y的前面。因此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XMY。

8.D 解析:由題目信息可知,反應前后有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A選項中反應前氫氣、氧氣為單質,化合價為0價,反應后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選項A正確;B選項中反應前鐵元素為單質,化合價為0價、銅元素化合價為+2價,反應后鐵元素化合價為+2價、銅元素化合價為0價,選項B正確;選項C中反應前氧元素化合價為-1價,反應后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和0價,選項C正確;選項D中沒有化合價的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9.C 解析:①錯誤,因為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②錯誤,合金同樣能發生化學反應,但合金的機械性能優于純金屬;③正確,由于鋁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所以鋁的性質雖然活潑,但不易被腐蝕。

10.A 解析: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鹽溶液能加快鐵釘銹蝕的速率。海水中溶解了多種鹽,鐵釘又與氧氣和水接觸,更易生銹;鐵釘與氧氣、水分接觸,易生銹;鐵釘只浸泡在蒸餾水中,水上覆有植物油,則鐵釘不能與氧氣接觸,不易生銹;鐵釘只與干燥的空氣接觸,不與水分接觸,不易生銹。

11.D 解析:鎂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錫,錫不能從硫酸鎂中置換出鎂。

12.D 解析:加入一定量的鋅粉,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鎂鐵銅,鋅粉不和硝酸鎂反應,和硝酸銅、硝酸亞鐵發生反應時,首先與硝酸銅反應,待硝酸銅完全反應后,繼續和硝酸亞鐵進行反應。如果鋅的量不足,可以將溶液中的亞鐵離子部分置換出來,那么濾液中含有Fe2+,濾渣中含有Fe,故A錯誤;濾渣中含有Cu,不能確定濾液中含Fe2+的情況,故B錯誤;若濾渣中含Zn,則濾液中含鎂離子、鋅離子和硝酸根離子3種離子,故C錯誤;若濾渣中不含Zn,則濾液中至少含鎂離子、鋅離子和硝酸根離子3種離子,故D正確。

13.C 解析:鋁元素在與其他元素化合時顯+3價,由題干中化學方程式可看出M在化合物中顯+2價,故A說法不正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可以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M能置換出Ag,說明M比Ag活潑,故B說法不正確;反應前單質M中元素化合價為0,生成物M(NO3)2中M的化合價為+2,反應前后M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故C說法正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M不一定排在氫前,如銅排在氫后,也可以與AgNO3發生置換反應,故D說法不正確。

14.D

15.D 解析:丁中鐵釘沒有與氧氣接觸,生銹不是最嚴重的。

16.C 解析:A中涂油、B中刷漆,均在鐵制品表面覆蓋保護膜,D中烤藍是在鋼制槍管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這些做法都可使鐵制品隔絕空氣又防水,都有很好的防銹效果。C中大型鐵制農機具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接觸氧氣和水,容易銹蝕。

17.D 解析:可以節約金屬資源的說法正確,因為回收的金屬可以再次進行利用,還能減少環境污染;綠箱子上的 是回收標志,表示循環使用的含義;手機中的一些重金屬廢棄后會污染土壤,回收后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18.D 解析: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鋅、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鋅銀。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粉首先置換硝酸銀中的銀,待硝酸銀完全反應后繼續與硝酸銅發生反應,直至反應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AgNO3 Zn(NO3)2+2Ag和Zn+Cu(NO3)2 Zn(NO3)2+Cu。據此判斷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①正確;濾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②正確;若濾液呈藍色,則Cu(NO3)2未反應完,濾渣中沒有鋅,故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象,③正確;向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體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鋅,說明加入的鋅粉過量,AgNO3和Cu(NO3)2都已反應完全,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和Cu(NO3)2,④正確。四種說法都正確,故選D。

19.A 解析: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會生成鐵,而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故A正確;氧化鐵呈紅色,鐵粉呈黑色,因此實驗過程中的現象是紅色粉末逐漸變為黑色,故B錯誤;氧化鐵的主要成分為Fe2O3,而不是FeO,該實驗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 2Fe+3CO2,故C錯誤;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含有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故D錯誤。

20.B

21.(1)氧氣和水蒸氣(可填化學式) (2)4Al+3O2 2Al2O3

(3)AlCu Fe+CuSO4 FeSO4+Cu

解析:(1)鐵制品銹蝕的過程,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2)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它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該變化中,反應物是鋁(Al)和氧氣(O2),生成物是氧化鋁(Al2O3),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三種金屬由前到后的排列依次是Al、Fe、Cu,因此其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AlCu。因小志領取的藥品是氯化鋁溶液、硫酸銅溶液,臺燈可提供鐵,將鐵分別放到兩種溶液中,鐵與氯化鋁溶液不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鋁弱,鐵可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鐵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物質,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由此可達到實驗目的,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2.(1)Mg(或鎂) (2)Cu(或銅) (3)B

解析:(1)金屬活動性順序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題中金屬鎂的活動性最強。

(2)人類很早就開始使用青銅器,銅是人類最早廣泛使用的金屬。

(3)由X+H2SO4 XSO4+H2可知,X的金屬活動性排在氫的前面,則X為Mg、Zn、Fe中的一種。由Y與稀硫酸不反應可知,Y的金屬活動性排在氫的后面;由Y+2ZNO3 Y(NO3)2+2Z可知,Y的金屬活動性比Z強,且Y為+2價,Z為+1價,則Z為Ag,Y為Cu或汞,只有B符合題意。

23.(1)延展 (2)大 (3)Cu(或銅)和Fe(或鐵) (4)Mg Fe、Zn Mg

解析:(1)由塊狀的鋁變為片狀的鋁箔,是因為金屬有延展性,可加工成型。(2)合金用途更廣,因為一般情況下合金的強度和硬度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要高,抗腐蝕性能等更好。

(3)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的反應,一定是把活潑性最差的金屬先置換出來。因濾液只含有一種溶質,即該濾液為Zn(NO3)2,則Zn一定把Cu、Fe都置換出來了,而參加反應的Zn是否過量并不確定。因此濾渣中一定含有Cu、Fe。

(4)由圖知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生成H2的質量,則曲線斜率越大表明反應越快,對應金屬也就越活潑,所以X是Mg、Y是Zn、Z是Fe,根據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等質量的Mg、Zn、Fe與足量酸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是:鎂鋅,而由圖中得出的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是鐵鎂=鋅,說明等質量的鎂一定沒有完全反應,有剩余,而鐵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最多,根據上面的兩個關系式,說明鐵和鋅可能完全反應。

24.(1)C(或H2) (2)石灰水變渾濁 (3)燃燒多余的CO(或消除CO對空氣的污染) (4)在右端導氣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氣體,移近火焰,若發出輕微的爆鳴聲,證明空氣已經排盡 (5)促使反應更加劇烈,并獲得更多的熱量

25.(1)Fe+CuSO4 Cu+FeSO4 銅(或Cu) 鐵(或Fe) ②⑤

(2)Fe2O3+6HCl 2FeCl3+3H2O 涂油(或搪瓷、刷漆、電鍍等)

解析:(1)因為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Cu,鐵粉不能與硫酸鋁溶液反應,而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②兩試管內的物質混合后充分反應,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銅,可能含有的物質是鐵。若向濾渣中加入鹽酸無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一定無鐵,則濾液中一定有Al3+、Fe2+,可能含有Cu2+,因此應選②⑤。

(2)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它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鐵同時接觸空氣和水容易銹蝕,因此防止鐵制品銹蝕主要是隔絕空氣或水,常用的方法有涂油、搪瓷、刷漆、電鍍等。

26.(1)①A、B、C ②性質 (2)沒控制相同的條件,金屬的表面積不同

(3)銅 減小

解析:(1)①試管A中鐵釘和空氣和水都接觸,試管B中鐵釘只和水接觸,試管C中鐵釘只和空氣接觸,只有綜合觀察試管A、B、C中的現象才能得出結論;②合金比純金屬耐腐蝕,合金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物質組成和結構的改變能引起性質的變化。(2)粉末狀固體和粒狀固體與其他物質反應時接觸面積不同,影響反應速率。(3)金屬活動性鋅銅,鐵粉一定能置換出溶液中的銅,故固體物質中一定含有銅;銅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鐵,銅離子被鐵離子替換,則溶液質量減小。

27.C+O2 CO2、CO2+C 2CO 【猜想與假設】CO C

【實驗探究】(1)CO2、CO 干燥氣體

(2)

實驗方法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果

物理方法取少量黑色粉末B,用磁鐵吸引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上來

化學方法部分黑色粉末溶解,產生氣泡

Fe+2HCl FeCl2+H2

【交流反思】沒有進行尾氣處理

解析:煉鐵時,把鐵礦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爐,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溫下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再利用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中還原出來,據此可寫出產生一氧化碳的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静孪肱c假設】根據煉鐵原理可推知,無色氣體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CO。黑色粉末B中可能含有鐵、碳或兩者的混合物!緦嶒炋骄俊(1)Ⅰ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無色氣體A中含有CO2;Ⅲ中灼熱的氧化銅變紅,說明無色氣體A中含有CO。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起干燥作用。(2)因鐵可被磁鐵吸引,而碳不能被磁鐵吸引,因此物理方法可用磁鐵檢驗;鐵可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而碳不能與稀鹽酸反應,用稀鹽酸可進行檢驗。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交流反思】甲組實驗中沒有處理尾氣,尾氣中含有未反應完的一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氣體有毒,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28.解:(1)礦石樣品40 g,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得到濾渣8 g,這是雜質的質量。

則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100%=80%。

(2)1 000 t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為1 000 t80%=800 t。

設理論上可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為x。

Fe2O3 +3CO 2Fe+3CO2

160 112

800 t 96%x

160/112=800 t/96%x

x583 t

答:理論上可煉出含鐵96%的生鐵583 t。

希望這篇初三化學第八單元檢測試題,可以幫助更好的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21797.html

相關閱讀: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