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年初三政治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一次單元練習
一、(正確的寫A、錯誤的寫B。共10分)
1.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2.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樂于為社會、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
3.在社會舞臺上,每個人既是觀眾、看客,也是導演、主角。
4.中華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5.只有化上認同,才會有情感上的共鳴,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強民族團結和促進社會安定。
6.我們要自覺地將本民族化推向世界,與世界化逐漸趨同。
7.民族精神隨著改革開放,逐步形成和發展。
8.青少年學生遇到的挫折會比成年人少些。
9.我國要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10.考試焦慮與人的心理、生理狀態有關,與理想抱負、能力水平、自身經歷無關。
二、(以下各題都有四個答案,但正確答案均只有一個,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編號填入答題卡表格中相應空格內。每題2分,共60分)
1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名言,F在我們要把它改成“天下興亡,我的責任”。這啟示我們
①每一個公民都要承擔對社會的所有責任 ②關愛社會,親近社會,服務社會
③克服對社會的冷漠情緒和“看客"心態,以天下為己任 ④要有主人翁責任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親近社會、融入社會,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復雜的社會現象。我們青少年要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是非能力。判斷是非的標準應該是
A.能否帶經濟利益 B.個人的好惡 C.道德和法律規范 D.別人的評價和意見
1 3.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A.小明說:“我們在搞好學習的同時,還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
B.國家處在困難時刻,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
C.我們青少年肩負著鑄造民族輝煌的責任
D.小偉說:“參加公益活動、服務社會是大人們的事,與我們初中生無關!
14.偉大詩人歌德曾說過:“你若要人喜歡你的價值,你就得給人創造價值!崩斫忮e誤的是
A.只有積極主動親近社會、服務社會,才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B.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C.要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
D.對自己可以不承擔責任,對社會要承擔責任
15.漫畫《 三代人趕集》 從一側面反映出:________。

A.我國農村已經率先實現現代化 B.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不斷變化
C.我國城鄉發展的差距已經消除 D.我國已超越初級階段,進人發達國家行列
16.“不要把浪費當成瀟灑,你揮霍的是一種修養;不要把節儉看成尷尬,你培養的是一種美德!边@一名言對我們今天樹立正確榮辱觀的啟示是
A.遵紀守法,反對違法亂紀 B.艱苦奮斗,厲行勤儉節約
C.誠實守信,反對見利忘義 D.辛勤勞動,遠離好逸惡勞
17.舟曲泥石流是人類遭受的又一次災難與挫折,導致這樣挫折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是不可控的 B.人為因素,是可控的
C.社會因素 ,是不可控的 D.自然因素,是可控的
1 8.小強是一個要求上進的初三學生,他早就把自己的中考目標鎖定為本市的某一重點高中,眼看中考日漸臨近,他卻表現出了焦慮和煩躁不安的情緒。這說明考試焦慮
A.與能力水平有關 B.與抱負水平有關 C.與競爭水平有關 D.與心理、生理狀態有關
19.讀書學習是我們對社會、對自己的一種責任,現代社會要求每個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下列古語能體現終身學習觀念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C.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0.詩歌《一個民族的榮光》中寫到:“一次又一次,我們一起受挫,一起流淚,一起歡笑。因為一種力量、一種精神,總能讓我們找到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共同沐浴一個民族的榮光。”這種精神就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愛好和平 B.團結統一 C.愛國主義 D.自強不息
21. "你不站崗,我不放哨,誰保衛祖國誰保衛家"這句歌詞告訴我們
A.要有遠大的理想 B.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C.人人都必須參軍,承擔起保衛祖國的責任
D.只求奉獻,不求索取,這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2.我們所倡導的社會公德是
A.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B.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C.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D.合理分工、承擔責任、履行義務、相互溝通、求同存異
23.某市在創建明城市的過程中提出“你我明一小步 城市明一大步”,從個人對社會影響的角度,這說明了
A.人的全面進步是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
B.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C.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總是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各種條件
D.個人離不開社會,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 
24.要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必須正確認識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把國家利益擺在首位 B.把個人利益擺在首位
C.在個人利益不受損害的情況下,可以首先考慮國家利益
D.犧牲個人利益維護國家利益的做法過時了,不符合國情
25.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 社會! A.小康 B.和諧 C.經濟 D. 明
26.2011年1月8 日《深圳商報》消息:中國社會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開門七件事上升為八件事。這開門第八件事就是手機,據統計中國手機用戶已超過8億,真正進入了千家萬戶。從七件事到八件事的變化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 )
①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人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化生活 日益豐富 ③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不斷變化 ④我國已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對外交流的擴大,外化大量涌入,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特別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對待外化的正確態度是
A.堅決抵制外化,保持本民族化的獨特性 B.吸收一切外化,發展本民族化
C.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D.無所謂,順其自然
28.我國有許多抒發愛國情懷的詩詞格言,下列不能體現這一風格的是
A.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C.天道酬勤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29.2010年5月至10月31日,世博會在中國隆重舉行。作為一名當代中國公民,為給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應該做到
①平等對待其他國家的公民,尊重他們的化和習俗。
②注意維護自己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樹立當代中國公民的形象。
③樹立全心全意只為外國友人服務的精神。④樹立全球意識,用世界的眼光看問題。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0.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精神有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下列屬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①井岡精神 ②紅巖精神 ③長征精神 ④載人航天精神
⑤北京奧運精神 ⑥抗震抗洪精神 ⑦青藏鐵路精神 ⑧西柏坡精神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⑧
31.有人這樣概括現在的生活:房子大了電話小了,感覺越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越好;商品精了價格活了,心情越越好;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越越好。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
①經濟和科技在發展 ②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③社會的明不斷進步 ④人們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以同樣的分量報償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的東西。”這說明
A.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 B.人們的活動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C.人的生存和發展受自然規律的制約
D.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我們要積極關心社會,自覺服務社會
33.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
A.遵守社會公德 B.了解社會發展變化
C.自覺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公民的基本義務 D.關心集體和他人
34.承擔的責任有主有次,有輕有重。最重要的應該是
A.承擔對自己的責任 B.承擔對學校的責任
C.承擔對家庭的責任 D.承擔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
35.積極關心社會的發展變化,是現代人應有的品質。關心時事政治,關心社會發展,有利于青少年
①追求時尚 ②開闊眼界,增長我們的見識 ③增強培養社會責任感 ④了解社會,了解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人類社會總是不斷進步發展的,但在發展過程中又充滿著矛盾和斗爭,即使陽光普照,鮮花滿地,也會有陰暗和毒草。作為中學生我們
A.不能認清是非,只能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B.應遠離社會,避免社會消極丑惡現象對自己產生影響
C.要不斷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D.積極尋求父母的保護,以免受到傷害
37.一個國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頭趕上;一個國家的經濟衰落了,也能補救。惟
獨一個國家的化不復存在了,也就意味這個國家就不可能復活了。這說明
A.中國化走向世界,世界化走向中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B.傳承傳統化是現代化建設中心任務
C.化形成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世界,是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
D.在國際競爭中,經濟、科技的競爭已不太重要
38.在第16廣州亞運會上,當我們的體育健兒取得199金、119銀、98銅,以獎牌總數416位居第一時,我們盡情歡呼;當玉樹、舟曲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我們眾志成城。我們的這些表現主要于我們擁有
A.引以為豪的優秀傳統化和傳統美德
B.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對外化的排斥
C.強烈的民族精神 D.非常豐富的非物質化遺產
39.下列語句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有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0.2010年10月7日,“中國化年”在意大利的羅馬開幕。近年,“中國化年”成功走進法國、美國、俄羅斯……這些化活動成功舉辦,使中華化走向世界。這有利于
A.中華化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化
B.中華化為自身和世界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新貢獻
C.中華化改造其他民族的化 D.我國積極全面地吸收世界化
三、非(本大題共三小題,共30分)
41.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已經閉幕,但其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仍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市某中學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什么樣的城市會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討論。假如你是該班同學,請參與以下活動并回答相關問題:
第一組同學認為: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應該是一個和諧的城市。一個“和諧城市”,要從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與人、精神與物質和諧,在形式上體現為多化的和諧共存、城市經濟的和諧發展、科技時代的和諧生活、社區細胞的和諧運作、城市和鄉村的和諧互動。
(1)請描繪你心目中的和諧城市和社會,并說明我國為什么要構建和諧城市和社會。
(3分)

第二組同學認為: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應該是一個創新的城市?萍己蛣撔拢沟每萍夹庐a品層出不窮,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2)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在當代,科技創新對城市乃至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4分)

第三組同學認為: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應該是一個明的城市。創建明城,先育明人。提高市民的素質應該作為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中學生也應在與社會的交融中塑造與強化自身的素質。
(3)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中學生應如何提高素質,做一個合格的市民。(至少回答3點,共6分)

42. 了解社會、關心社會,才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也才能更好地奉獻社會。為此,我們青少年學生必須從關注時事政治做起。九年級學生小陽是“時事迷”,他曾收集了以下三則時事政治材料:
材料一:2010年9月7日,日本巡邏船沖撞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作業的中國籍漁船并強行逮捕扣留了船長, 稱“釣魚島事件”。這一系列的舉動就必然會引起我們中國人民的強烈指責,引起兩岸四地和世界華人憤慨,對于這次事件,中國大陸和港澳臺都已有所行動,掀起一場國人的“保釣”運動(保衛釣魚島),在“保釣”的背后,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顯得尤為突出。
材料二:中國政府曾多次嚴正聲明: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身為中國人,無論身在何地,都應該要強烈的表達對釣魚島的主權維護的決心。
材料三:2009年10月6日,國慶60周年系列活動辦得很出色、很成功。整個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隆重熱烈、氣勢磅礴,充分展示了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取得的巨大成就,極大地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極大地增強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責任心和自豪感,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材料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平時了解時事政治的主要途徑有哪些?(3分)

(2)在“保釣”的背后,體現了怎樣的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3分)

(3)“兩岸四地和世界華人憤慨” ,熱愛祖國的情感自哪里?這對我們民族和國家又有何重要意義?(5分)

(4)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你的家鄉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請舉三個例子說明。(3分)

(5)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取得的巨大成就。”說明了哪些道理?(至少三點,3分)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A

B

B

B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D

B

B

A

B

C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A

B

B

C

C

B

D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D

D

C

C

C

C

B

41:(1)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是這樣的:公平正義、民主法治、誠信友善、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認為建設和諧社會的原因是:促進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的主要保證。

(2)科技創新對城市乃至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是: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3)我們中學生應這樣做才能提高素質,做一個合格的市民:努力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等。(言之有理即可)

42:(1)我們平時了解時事政治的主要途徑有:(略)

(2)在“保釣”的背后,體現了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3)熱愛祖國的情感自:對民族化的認同。

這種情感對我們民族和國家的重要意義是: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化基礎。

(4)家鄉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略

(5)說明的道理有: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0950.html

相關閱讀:展望祖國未來練習題(4)及答案
初三思品第二單元了解祖國愛我中華測試題(附答案人教版)
上海市2013年中考政治試題(帶答案)
責任與角色同在測試題(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外國語學校2016屆高三8月暑假測試政治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