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一、二、三單元大題復習材料
第一單元
1、材料一、近年來,中國經濟平穩迅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大,在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
材料二、回首2009年,世界經濟遭遇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百年不遏的嚴重沖擊。穿越60年風雨的社會主義中國,經歷了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不少國家還在金融危機中煎熬,而中國經濟率先實現了回升向好。中國經濟增長順利完成了年初提出的“保八”目標,全年增幅8. 7%,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國家都難與我國相比。中國經濟呈現給世界的是一份優異的答卷!
材料三、胡錦濤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上滿懷信心地說:“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也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
答: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在國際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大。
(2)結合材料二說明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中,中國經濟增長能成功實現 “保八”目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取得經濟成就的原因)
www.x kb 1.c om 答: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堅持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④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克服困難、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等等。
(3)結合材料三,請你談談我們青少年應怎樣更好地報效祖國,以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
答:①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或:樹立遠大理想);②從點謫做起,實現人生意義,體會生命價值;③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勇于創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⑤提高自身素質,為祖國的更加強盛努力學習。
第1頁2、材料一: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利潤只有3-5%,東南沿海地區,有1/5的出口型中小企業處于半停產或吃不飽的狀態。而我國中小微企業作為我國實體經濟主體,它們占有我國企業總數的99.8%以上,貢獻了我國GDP的60%,并提出了75%的就業崗位。
材料二:2014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將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到2015年底并擴大范圍。
材料三:2014年3月,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關于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等領域,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行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1)扶持小微企業體現了我國的什么政策?
國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規,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2)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知識,談談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為什么要扶持微小企業的發展?)
答:①目前我國小微企業處于發展的艱難時期,這制約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支持它們發展具有必要性;(存在問題+危害)
②小微企業作為實體經濟占我國企業的絕對數量,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解決就業和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具有重要作用;(重要性)
③(意義)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有利于我國健全財稅制度,進一步鼓勵、支持、引導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讓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使我國經濟更加發展;有利于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又好又快經濟。
第二單元
1、(2014佛山中考 簡答)材料:針對當前市場存在的問題,2014年1月6日,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打擊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和商業賄賂,建立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的“三打兩建”活動。以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形成杜絕制假售假的長效機制。
問:在當前為什么要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三打兩建”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有利于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打擊不法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建設誠信社會,凈化社會風氣。
2、(2009佛山中考)背景:自2009年1月全國“政治互聯網”低俗之風的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曝光、關閉了一大批違法違規的網站,查處了一大批網絡淫穢色情違法案件。社會各界也積極開展“抵制網絡低俗之風”活動,有效推動了整治行動的深入開展。
圍繞“抵制網絡低俗之風”的主題,某校在學生中開展一系列活動,F在請你一同參與完成下列環節:
【問題探究】網絡的興起加快了文化傳播,拓展了文化空間,豐富了文化內涵。然而我們在網絡上也發現了黑客、病毒,表現了虛假信息、黃色網站……
(1)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網絡文化的影響?
答:先進的網絡文化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我們應該大力發展先進文化;落后、腐朽的網路文化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們要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
(2)提倡文明辦網、創建文明網絡有何重要意義?
答: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踐行活動】某班召開了“抵制網絡低俗之風”的主題班會,發出了“上文明網,文明上網,堅決抵制網絡低俗之風”的倡議。
(3)我們青少年如何用實際行動來抵制網絡低俗之風?
答:①不上傳、不下載、不傳播網路低俗內容,發現網絡低俗內容及時向網站管理部門舉報;②不制造和傳播網絡病毒,不參與、不支持人肉搜查等網絡暴力行為;③不通過網絡窺探他人隱私,未經同意不通過網絡透露他人隱私,維護網絡安全;④不在網上謾罵、攻擊他人,注意文明用語,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⑤積極通過網絡傳播文明風尚,堅持自我約束,樹立對待網絡的正確意識。
(4)請從政府的角度談談如何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答:(1)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2)加大對優秀文化題材作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秀的精神產品;(3)堅持“四個尊重”的方針,建設良好的文化創作氛圍;(4)加大對“三俗”類作品和節目的查處、整頓、凈化文化市場;(5)大力發展多種多樣的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產品市場的品位;(6)堅持把文化藝術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3、(2014年佛山中考 綜合探究題)背景:當前,文化創意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圍繞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題,佛山某校九年級同學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第2頁下面是他們搜集的“佛山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材料,展示如下:
【發展現狀】2014年佛山與部分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城市
湖南
上海
佛山
比重%
6.5
5.8
5.0
注: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文化競爭力的主要指標,比重不低于5.5%即為文化產業先進城市。
【發展案例】佛山傳統陶瓷產業東鵬公司自主研發的陶瓷片材上制作水墨畫浮雕的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推出了以設計好制作各式雕刻磚、全瓷浮雕壁畫的創新項目,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使得原來普通瓷磚升值幾十倍。
【發展方向】《佛山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出,2014年至2015年,將著重發展工藝美術、創意設計、傳媒影視、文化發展、休閑旅游等重點門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6.5%,把佛山建設成為文化氛圍濃郁,城市形象鮮明,文化綜合實力居全省前列的“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創意之城”。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展望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建設“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創意之城”有什么意義?
答:①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增強產品的附加值、降低能耗,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②可以提升產業和產品的文化內涵,有利于增強產業、產品的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
③可以創造大量勞動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增強經濟活力;
④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擴大城市影響力;
⑤可以提供多種多樣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2)請你為佛山市如何結合本地特色打造“文化魅力之城、文化創意之城”提幾條建議?
答:政府:①制定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法規和政策,引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②加大財政投入,扶持具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文化產業項目;
③堅持“四個尊重”方針,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④加強對本地傳統文化特色的保護和創新,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⑤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科技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等國辦文化場館,豐富和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企業:①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②堅持吸取和借鑒其他省市和國家的成功經驗,提升產業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品味;
公民:要積極參與文化活動,自覺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品味。
4、材料:2014年2月10日,佛山再次向全市發出“創文動員令”,掀起佛山新一輪“創文”工作熱潮。而佛山沖刺的目標,就是2014年跨入第四批“全國文明城市”行列。2014年3月1日,佛山市文明辦發布《佛山市“微文明”市民行動方案》。此次行動將持續時間為3年,貫穿于我市新一輪“創文”工作的三年行動之中。
設問:我市開展“微文明”活動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①我市文明建設雖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仍有部分不文明現象的存在,這制約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②“微文明”體現了我市重視思想道德建設,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③“微文明”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提高市民的道德素養;有利于促使我市社會誠信友愛、安定有序發展;有利于為我市城市轉型升級提供精神動力。
第三單元
1、(2010佛山中考)材料一:2009年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前八位
1
2
3
4
5
6
7
8
江蘇
廣東
北京
上海
浙江
山東
天津
四川
注:區域創新能力是其知識創新、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能力的綜合指標。
材料二:廣東省科技廳于2009年7月1日,印發《<珠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科技與自主創新專項實施方案(2009-2014年)》,以全面貫徹落實珠三角率先在國內建成創新型區域的目標。
請回答:廣東省應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區域創新能力,率先建成珠三角創新型區域?
答:(1)堅持科教興省戰略,加大對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第3頁(2)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創新人才培養投入機制,努力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制度環境。
(3)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4)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應用和保護,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5)加強對企業科技研發的扶持,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6)鼓勵引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的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7)加強珠江三角各地區之間的全方位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提升區域整體實力。
2、材料: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2014年11月13日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中國將堅定不移參與區域和國際經濟合作,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為實現亞太地區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榮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設問: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應該怎樣做?
答: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②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民族科技創新能力。③強化責任意識,積極承擔大國責任。④求同存異,在傳承和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⑤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⑥開展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
3、2014年5月,汪洋書記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鄭重提出,要大力宣傳和實踐“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揭開了我省宣傳實踐新時期“廣東精神”、推動新一輪社會道德建設的序幕,大力宣傳踐行廣東精神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1)新時期“廣東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有何內在聯系?(2分)
(2)大力宣傳和踐行“廣東精神”對建設幸福廣東、和諧社會有何重要的意義? 答:(1)民族精神是廣東精神的基礎和淵源,廣東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
(2)大力弘揚廣東精神有利于繼續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進一步培養我省公民的民族精神,提升民眾的幸福感。有利于為建設幸福廣東提供精神動力;有利于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建設,從而提高廣東省的競爭力。
4、材料一: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連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約三分之一要歸功于科技進步與創新。但我國原始創新能力較弱,我國的發明專利總數只相當于日本和美國的1/30、韓國的1/4。
材料二“2004年5月,廣東省舉辦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熱情。大賽中,涌現出一批有創新能力的青少年和有價值的創新成果。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問題?
(2)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如何提高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
(3)青年學生應如何努力成為一名創新型人才?
答:(1)材料一說明了我國科學技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我國的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2)國家:①加大科技投入,為科技自主創新提供資金保障和物質支持。
②完善科技創新獎勵制度和機制,重獎創新人才。
③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保護科技人員的科技成果和創新熱情。
④加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鼓勵科技人員創新的社會環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新、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⑤創造良好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大力引進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為我所用。
(3)青少年: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發展。
②在學習中要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科技發明等活動,增強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能力。
④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立志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⑤培養艱苦奮斗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操,立志報效祖國。
5、材料一:據統計,中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足40%,而發達國家超過70%,中國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我國能源消耗占世界總量的1/4,我國單位能耗創造的GDP僅為0.7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為3.2美元。我國CO2排放占世界總量的1/3,預計到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排放大國。
材料二:2009年11月26日,中國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第4頁材料三:2009年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全球變暖這一不爭的事實,讓這里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舉行之際,與節能減排相關的話題也逐漸熱了起來,一時間低碳生活成為當下的流行語。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3分)
答: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資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科技貢獻率低,企業缺少核心技術。為此,我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促進低碳經濟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致力于節能減排工作)?
答:(1)我國資源短缺且浪費嚴重,環境惡化,已制約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節約資源、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
(2)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有利于正確處理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弘揚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對確保經濟和國家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3)如何發展低碳經濟?
答:政府:①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
②繼續加大對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③加大監察、執法力度,對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予處罰;
④加大對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人們的環保和節能意識;
⑤加大財政投入,大力支持發展綠色環保企業的發展等。
企業:依法生產和經營,通過科學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積極開發和利用綠色清潔的能源。
公民(青少年):①認識我國的環境和資源嚴峻形勢,增強環保和節約資源意識;
②積極倡導和參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身邊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等,不亂扔垃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0729.html
相關閱讀:展望祖國未來練習題(4)及答案
初三思品第二單元了解祖國愛我中華測試題(附答案人教版)
江西省九江外國語學校2016屆高三8月暑假測試政治試題
責任與角色同在測試題(含答案)
上海市2013年中考政治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