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卷Ⅰ和卷Ⅱ兩部分;卷Ⅰ為,卷Ⅱ為非。
本試卷滿分為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卷Ⅰ(選擇題,共5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科目填涂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2.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標號涂黑。答在試卷上無效。
3.考生須獨立完成答卷,不得討論,不得傳抄。
本卷共23題,1~19題每題2分,20~23題每題3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4年11月8日,中學生小輝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首詩詞:“云淡風高秋風勁,北國霜晨。雁陣歡鳴,
不盡紅葉壯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會喜臨。億眾同慶,繼往開來乾坤新!被卮1~2題。
1.詩詞中的“盛會”是指
A.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B.第三十屆奧運會
C.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2.實現“繼往開來乾坤新”必須堅持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以文化建設為中心 ④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小輝依據下列人物的事跡及影響,概括了以下主題,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A.弘揚民族精神 B.加速經濟騰飛 C.推動科技進步 D.維護世界和平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食品越來越受青睞。一時間,假冒偽劣綠色食品充斥市場;卮4~5題。
4.假冒偽劣綠色食品的生產和銷售
①影響誠信社會建設 ②敗壞社會風氣
③擾亂市場經濟秩序 ④侵犯消費者的智力成果權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對生活中形形色色造假現象的治理,下列網友提出的做法可行且有效的是
①水中月:重罰造假者,讓其自食其果
②安之素:要形成對造假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
③思無邪:加大打擊力度,依據刑法處罰所有造假者
④漫游者:增強消費者防范意識,提高識假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觀察右邊漫畫,回答6~7題。
6.對“中國式剩晏”說“不”的理由是
①浪費可恥 ②產生大量垃圾
③耗費寶貴資源 ④共同富裕還沒有實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列做法對杜絕和減少“中國式剩晏”有益的是
①大力發展生產力 ②控制人口數量
③盡快制定反浪費方面的法律法規 ④通過媒體曝光浪費現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山之宗,江河之源,神圣之地,歌舞之鄉……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是發展的西藏,美麗的西藏,幸福的西藏。回答8~10題。
8.右圖所示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藏地理位置獨特
②西藏地區社會穩定
③西藏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
④黨和國家的關懷及全國各地的支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西藏也越來越重視向
游客展示其獨具特色的文化之美。能夠體
現西藏文化之美的是
①莊嚴的布達拉宮
②歡快的潑水節
③別具一格的藏族服飾 ④獨具魅力的藏族歌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西藏自治區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率先建立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牧區醫療制度;率先建立農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些政策的實行
①保障了西藏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權 ②提高了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
③消除了西藏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 ④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右圖反映的史實發生在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12.“百日維新”期間,光緒皇帝允許創辦報紙,并且說:
報紙“宣國是而達民情,必須官為提倡”,“各報體例,
自應以臚陳(陳述)利弊,開廣見聞為主,中外時事,
均許據實昌言,不必意存忌諱!惫饩w皇帝此舉
A.開啟了工業化序幕
B.倡導了出版、言論自由
C.動搖了封建專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3.一首紀念某重大歷史事件的詩歌寫道:“神舟昏暗虎狼兇,捍衛國家意志雄。學子斗爭驚列寇,豪杰攻打震華庭。反封反帝風云涌,休課休勞波浪兇。□□□□值贊頌,優良傳統要揚承!毕铝羞x項適合填在空格處的是
A.五四精神 B.長征精神 C.國共合作 D.抗美援朝
14.清末狀元張謇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痹诖耍瑥堝勒J為解決“目前之急”的關鍵是
A.創辦學堂 B.編練新軍 C.興辦實業 D.自強求富
15.下表是中國近代早期留學情況匯總表。由其內容可見,中國近代早期留學的相同之處是
時 間留 學 情 況
1871~1889年 在容閎的倡導、推動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國留學。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學生赴歐洲學習西方的技藝。
1896~1911年 近兩萬名學子為挽救民族危亡,東渡扶桑,留學日本。
1912~1927年 先是留學生逐年被派往美國,接著留法勤工儉學以更大的聲勢出現,此后尋求革命道路的留蘇浪潮也盛極一時。
A.都到歐美國家留學 B.都為了挽救國家危亡
C.都以學習西方科技為主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學
16.按照歐洲的傳統,人在成為君主之前,只能使用家族姓氏,不稱教名,稱帝后才可使用教名。拿破侖這一教名的使用,應該始于他
A.1799年發動“霧月政變” B.1804年3月頒行《民法典》
C.1804年12月加冕稱帝 D.1812年進軍俄國
17.右圖所示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A.文藝復興的推動
B.英國的殖民擴張
C.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D.英國開展了工業革命
18.尼克松1971年在堪薩斯城假日旅館的
講話中說:“……現在,美國不再是從
經濟角度來說的世界頭號強國,超群的
世界強國,也不再僅僅有兩個超級大
國,當我們從經濟角度和經濟潛力來考
慮問題時,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們是美國、西歐、蘇聯、中國,當然還有日本!睂δ峥怂傻
上述講話理解正確的是
A.世界出現了多極化趨勢 B.資本主義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勢
C.美國喪失了霸主地位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強”局面
19.右圖是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漫畫。其內容說明,經濟
全球化
A.豐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
C.造成發展中國家間貧富差距加大
D.使發達國家獲得最大利益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愿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并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斗;卮20~23題。
20.下列宣傳畫體現了不同時期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其中出現最早的是
21.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
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薄斑@些東西”指
A.大慶油田 B.“秈型雜交水稻”
C.“兩彈一星” D.“863”計劃
22.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根據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確定的宏偉目標。下列對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理解正確的是
①綜合國力顯著提高 ②已是世界經濟強國
③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 ④城鄉發展差距還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地闡述了“中國夢”。實現“中國夢”
①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②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③與我們每個人的幸福息息相關 ④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2013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文科綜合試卷
卷Ⅱ(非選擇題,共70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將密封線左側的項目填寫清楚。
2.答卷Ⅱ時,將答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直接寫在試卷上。
3.考生須獨立完成試卷,不得討論,不得傳抄。
24.走進生活,簡要回答。(6分)
(1)圖一和圖二中的行為人被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從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角度對圖一中的行為人提出勸誡。(2分)
(2)圖二中的行為人應增強哪些意識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質?(2分)
25.關注生態,分析說明。(9分)
材料一:
材料二:自1989年以來,我國先后制定實施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多部環保法律。2013年,國家啟動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重點研究符合我國國情的大氣污染治理策略和技術體系。
材料三: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源、舒適的人居環境……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1)材料一反映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哪方面的不協調?(2分)
(2)材料二體現了國家為解決上述不協調采取了哪些策略?(4分)
(3)材料三中的“需求”反映出人與自然應是什么樣的關系?(1分)結合材料一、二,談談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上,人類對自己的行為應有怎樣的反思。(2分)
26.感受法治,探究實踐。(10分)
2014年12月4日是我國現行憲法頒布實施30周年紀念日。冀華中學九年級的同學們分成小組走出校門,開展了以“法在我們身邊”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和他們一起行動吧!
第一組來到當地政府,看到新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正在手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就職宣誓。
探究一:手持憲法宣誓意味著什么?(4分)
第二組分頭采訪了運用法律手段討薪的農民工、舉報制售盜版光盤的消費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賬單”的網民……
探究二:在這些人身上,體現出法治社會對公民的哪些要求?(4分)
第三組來到某高中,觀看高中學生手捧憲法在成人儀式上宣誓。
探究三:手捧憲法,心有憲法。請以“我的成長與憲法”為題,寫出你的內心感言。(2分)
27.讀圖,回答問題。(6分)
(1)圖一著作的問世,標志著人類社會又一偉大思想的誕生。該思想的誕生與圖二所示的黨的指導思想的確立相距多少年?(2分)
(2)上述思想的成功實踐各自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4分)
28.材料,回答問題。(9分)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不少有利于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這些法令對資產階級的利益表現了熱忱關切的態度,對地主階級利益沒有根本的觸動,對廣大農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積極的反映。
——摘編自《中國近代史》第三次修訂本,中華書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內戰爆發。國民黨處于劣勢。得不到控制的通貨膨脹、食物短缺以及官員腐敗使得國民黨不得人心,并且摧毀了軍隊的士氣。盡管國民黨從美國得到軍火,但是同組織良好并贏得廣大農民支持的共產黨相比,它仍不能取得軍事優勢。1948年,戰爭的天平倒向共產黨。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北京,同年10月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蔣介石和他的追隨者們逃往臺灣島。
——【英】亞歷克斯?沃爾夫《世界簡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南京臨時政府主要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2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南京國民政府在內戰中失敗的自身原因。(4分)
(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概括南京臨時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短時間消亡的共同原因。(3分)
29.探究問題。(12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戰時的最高統帥。日本發動戰爭和在戰爭中的重大決策,都是在御前會議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準。
材料二:迷戀帶病真菌、桿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關注著日本細菌部隊和化學部隊的發展,并一直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731部隊(化學和細菌戰部隊)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頒布新的敕令,將部隊擴充到3000人,并將主要基地由黑龍江肇東縣、五?h移到哈爾濱南郊的平房鎮。731部隊培植各種致病細菌,并制造炸彈,在實戰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親自簽發“華中方面軍司令官與海軍協同攻克敵國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領南京后,裕仁天皇還獎賞攻陷南京的日本軍官……對南京大屠殺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與美國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為條件實現所謂“無條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護,逃過了設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但是,無論國際社會還是日本國內,對裕仁天皇應該接受戰爭罪行審判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
——以上均摘編自《世界知識》2014年22期康狄的文章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裕仁天皇發動了哪些戰爭。(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戰爭罪行。(4分)
(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對裕仁天皇的看法。(4分)
30.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國會通過了《全國工業復興法》等法案,要求企業按部門就產品的產量、價格等制定公平競爭規章,以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法案還規定了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標準,承認勞動者有組織起來與雇主集體談判的權利。為了推行公平競爭法規,政府給接受法規的企業頒發“藍鷹”標記(右圖),以資表彰鼓勵。
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圍繞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開展的思想解放運動,促成了80年代初開始的改革開放第一輪高潮:農村實行聯產承包,沿海設立經濟特區等,從而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90年代初,伴隨著“姓資姓社”問題的大討論,中國開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黨的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將改革開放推向新一輪高潮,中國經濟又一次快速增長。90年代末,圍繞加入WTO利弊問題的爭論,中國再次迎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當時中央果斷加快入世談判,中國成功入世,實現了全面對外開放,從而使中國經濟在新世紀頭十年里實現快速增長。
材料三: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收入分配領域出現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問題,突出表現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部分群眾生活困難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盼望。2013年2月初,國務院批轉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正式公布。該意見確立了“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縮小”等改革目標。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羅斯福新政時期國家干預經濟成功的主要原因。(8分)
(2)依據材料二,概括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什么特點。(4分)
(3)分析材料三,從起因和目標兩方面,概括出我國深化改革的必要性。(4分)
(4)綜合以上材料和問題,概括中美兩國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2分)
2013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文科綜合試題參考答案
卷Ⅰ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CBACBDBBDADB
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
答案ACBCDADDCCA
卷Ⅱ
24.(1)違法。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或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作為司機,既享有駕駛機動車的權利,也有遵守交通法規的義務。
(2)法律意識;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公德意識;生命意識;安全意識。
25.(1)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不協調;生活水平提高與生態環境之間不協調。
(2)運用法律;依靠科技。
(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善待自然;珍愛自然。
26.探究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或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崇尚憲法的權威,維護憲法的尊嚴;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自覺遵守憲法,嚴格依照憲法辦事。
探究二:學法、知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治觀念;守法、用法,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維護國家和他人的利益。
探究三:示例1:憲法賦予我權利,我的健康成長與憲法息息相關。
示例2:憲法保護我權利,憲法護我健康成長。
示例3:自覺遵守憲法,憲法伴我健康成長。
27.(1)97年。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壯大了社會主義力量。
28.(1)資產階級。
(2)經濟困難;政治腐敗;喪失民心;軍隊士氣低落。
(3)未能獲得廣大農民支持。
29.(1)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
(2)進行細菌戰、化學戰;屠殺中國平民。
(3)裕仁天皇是戰犯;必須受到審判。
30.(1)通過立法,避免企業盲目競爭;通過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緩和社會矛盾;表彰鼓勵遵紀守法的企業;對經濟進行全方位的調整;羅斯福的個人作用等。
(2)改革開放的深化都伴隨著思想解放;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或改革開放解放、發展了生產力);改革開放在黨的領導下,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進行;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3)深化改革是解決我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的需要;深化改革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利益;深化改革是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需要(深化改革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需要);深化改革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6660.html
相關閱讀:初三思品第二單元了解祖國愛我中華測試題(附答案人教版)
展望祖國未來練習題(4)及答案
上海市2013年中考政治試題(帶答案)
責任與角色同在測試題(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外國語學校2016屆高三8月暑假測試政治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