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須知1.本試卷共8頁,共四道大題,35道小題,滿分80分?荚嚂r間100分鐘。
2.在答題紙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和姓名。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上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上上,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5.考試結束,將本試卷、答題上和草稿紙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Cu 64 Ag 108
一、(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A. 0.03% B. 0.94% C. 21% D. 78%
2.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食鹽水 B. 蒸餾水 C. 礦泉水 D. 石油
3. 下列關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發出淡藍色火焰 B. 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C. 發出藍紫色火焰 D.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4.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 質子數 B. 中子數 C. 核外電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5.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乙醇 D. 葡萄糖
6. 下列物質中,可作為復合肥料使用的是
A. KNO3 B. NH4Cl C. NH4HCO3 D. Ca3(PO4)2
7. 鐵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鐵原子的質子數為26,相對原子質量為56,則鐵原子的核外
電子數為
A. 56 B. 26 C. 30 D. 28
8.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2 C. SO2 D. MnO2
9. 某同學測定了生活中一些物品的pH,其中顯堿性的是
A. 西瓜B. 肥皂C. 醬油D. 潔廁靈
pH61051
10. 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A. 2C + O2 2CO B. CH4 + O2 CO2 + 2H2O
C. Fe2O3 + 3CO === 2Fe +3CO2 D. Cu + FeSO4 === CuSO4 + Fe
11.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檢查裝置氣密性 B. 稀釋濃硫酸 C. 取用少量液體 D. 點燃酒精燈
12. 下列反應中,在常溫下不能發生的是
A. 鋁片與氧氣 B. Zn與CuSO4溶液
C. K2CO3溶液與NaCl溶液 D. CuSO4溶液與NaOH溶液
13. 下列物質長期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會減輕的是
A. NaOH固體 B. 濃鹽酸 C. 濃硫酸 D. 生石灰
14.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廢棄的生石灰會帶來“白色污染”
B.羊毛、棉花、蠶絲均屬于天然纖維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
D.缺碘會導致甲狀腺腫大,因此應大量攝入碘元素
15.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是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
B.氧氣與臭氧(O3)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同的分子構成的
C.氣體可壓縮儲存于鋼瓶中,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D.濕衣服變干是因為水分子分解了
16. 下列用途中,利用了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A. 乙醇用作酒精燈的燃料 B. 碳用于冶金工業
C. 硫酸用于處理堿性廢水 D. 銅絲用于制作導線
17. 硫的某種氧化物是工業生產硫酸的中間產物,該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A. SO2 B. SO3 C. Na2SO4 D. H2SO4
18. 下列物質檢驗或鑒別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B. 聞氣味,鑒別氧氣和氮氣
C. 用酚酞溶液檢驗生石灰是否變質
D. 看顏色,鑒別鹽酸和NaCl溶液
19. 下列分離或除雜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分離銅粉和碳粉:滴加稀硫酸
B.除去氯化鈉中的氫氧化鈉:滴加適量鹽酸
C.除去氧氣中的一氧化碳: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通過堿石灰(主要成分為NaOH和CaO)
20.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a中的NaOH濃溶液擠入盛滿CO2
氣體的b中,打開止水夾。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A. c中的水倒吸入導管中 B. 導管處有氣泡冒出
C. 氣球脹大 D. 無明顯現象
21. 用下圖操作可完成甲、乙兩個實驗。甲實驗為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乙實驗為配制
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甲實驗的步驟是①④⑤,其中去除雜質的關鍵一步是蒸發
B.甲實驗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來攪拌的
C.乙實驗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進行操作, 會導致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小
D.乙實驗中,若①所用燒杯剛剛用清水洗過,會導致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
22.氫氧化鋁[Al(OH)3]受熱易分解,產生水并吸收熱量,故可用作阻燃劑;能與鹽酸、
NaOH溶液反應,是藥物“復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實驗室制備Al(OH)3方法為: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通常不選用NaOH。下列判斷不正
確的是
A.氫氧化鋁的化學性質穩定
B.復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C.氫氧化鋁可滅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溫度
D.實驗室不用NaOH溶液制備Al(OH)3,因為NaOH會與Al(OH)3反應
23.右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50℃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50℃時,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其中溶質
與溶液質量比為1:3
C.將50℃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度20℃時,這
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C=A
D.將C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降溫的方法
24.已知:氧化銅可以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氧氣的速度,二氧化錳與硫酸不發生反應。
某黑色粉末可能由鐵粉、炭粉、氧化銅、二氧化錳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固體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有大量氣泡產生;②繼續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無氣
泡產生;③過濾,向濾出的不溶物中再次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又有大量氣泡產生。下列
對固體粉末成分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可能有鐵粉 B.一定有炭粉 C.一定有氧化銅 D.一定有二氧化錳
25.下列四個實驗中,“操作?圖像?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BCD
操
作分別向相同質量的鎂粉、鐵粉、鋅粉中加入等濃度稀硫酸一定溫度下,向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固體向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將一定量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銅粉
圖
像
結
論三種金屬與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Mg>Zn>Fe該氫氧化鈣溶液已經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已經全部變質銅與硝酸銀發生了化學反應
二、題(共30分)
26. (6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已于2013年1月
1日正式施行,右圖是某種奶制品的營養成分表。
(1)根據通則規定,標簽上必須標示出能量、蛋白質、
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值。人體必需的六
大基本營養素中, 和水未被規定強制標示。 注: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
(2)奶制品中能夠提供能量的有 。
(3)奶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鈣 (填“單質”、“原子”或“元素”),兒童每日要攝取
足夠量的鈣,才能避免 (填字母序號)。
A. 貧血癥 B. 佝僂病 C. 甲狀腺腫大
(4)下列是奶制品常用的三種包裝。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號),能放入標有的垃圾箱中的是 (填字母
序號)。
A. 鐵罐 B. 塑料桶 C. 玻璃瓶(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27.(5分)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圖分別表
示不同的化學反應,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鈉。
圖1 圖2 圖3
(1)圖1是金屬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微觀示意圖。由圖1可知,元素的化學性
質與 (填字母序號)有密切的關系。
A. 最外層電子數 B. 內層電子數 C. 電子層數
(2)圖2描述了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圖中A、B、C處應填入的化學式或離子符號依次為 。
(3)圖3所示的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 。
28.(6分)下表列出了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
某興趣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① ② ③ ④ ⑤
20℃ 100 g水
(1)上述溶液中的溶劑是 ,上述實驗過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
是 (填數字序號),⑤所對應的實驗現象是 。
(2)實驗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填數字序號)。
(3)為了防止水體污染,小組同學提出了如下方案處理實驗后的廢液:
步驟I:將⑤繼續冷卻至0℃,過濾,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體 g 。
步驟II:向濾液中加入 g水稀釋,得到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的KNO3
稀溶液,將此溶液做為花肥使用。
29.(6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做了有關金屬的實驗,并將實驗過程及涉及到的所有
物質用如下流程圖表示。
(1)鐵屑生銹的原因是 。
(2)寫出過程①中鐵銹溶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過程②發生化合反應使溶液由黃色變為淺綠色,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溶液E的溶質一定含有 (填化學式)。
(5)除氧化銅粉末外,實驗過程所涉及的物質中,一定含有銅元素的有 (填字
母序號)。
30.(7分)有A、B、C、D、E五種物質,它們由氫、碳、氧、鈉、氯、鈣中部分元素組
成。其中,C、E由兩種元素組成,A、B、D由三種元素組成。某實驗小組做了如下
實驗,實驗中的每一步均有明顯現象。其中,紫色石蕊溶液遇C溶液變紅,C溶液與
A、B反應時均產生無色氣體,A溶液與D溶液、E溶液反應時均產生白色沉淀。
(1)A溶液遇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則A溶液一定呈 性(填“酸”或“中”或“堿”)。
(2) A溶液與D溶液反應時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式是 ,D的常見用途有
(寫出一條即可)。
(3)在C溶液與B固體反應后的試管中滴加A溶液,先產生氣泡后產生沉淀,則加入A溶液后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在A溶液與D溶液反應后的試管中加入C溶液,測得反應后的溶液pH? 7,則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除HCl外,還有 。
三、實驗題(共19分)
31.(6分)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時,所需藥品是 ;收集完氧氣時,應進行的操
作是 。
(3)實驗室用裝置B和 (填字母序號)制取二氧化碳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
(4)用排空氣法收集一瓶氧氣,驗滿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若觀察到 ,
說明瓶中已充滿氧氣。
32.(5分)Y型管是實驗改進時經常使用的儀器。
(1)用右圖所示裝置研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
為240℃.
①若在a處放置紅磷,在Y型管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②若要研究可燃物燃燒的另一個條件,應在a處加入 。
(2)用下圖所示裝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關性質。
I II
①在不打開裝置的情況下,將Y型管I向右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鈉中,再
恢復至圖示裝置的角度,即可產生二氧化碳。Y型管II中的現象是 。
②不改換實驗儀器,將上述實驗進行修改,即可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密
度。修改方法是 。
33.(8分)當前市售珍珠粉的價格從五元到上百元不等,但其外觀、手感都沒有明顯差異。
那么優質珍珠粉和廉價珍珠粉的成分有何不同呢?就此問題,實驗小組同學展開探究。
【查找資料】
①優質珍珠粉直接由貝科動物體內珍珠加工而成,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碳酸鈣等。
②廉價珍珠粉由“貝殼粉”加工而成,貝殼加工過程中會用到氫氧化鈉,貝殼的主要成分
是碳酸鈣。
③珍珠粉中除碳酸鈣外,其它成分均不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④氨基酸大部分能溶解于水,遇到濃硝酸并加熱會呈現黃色或黑色。
⑤碳酸鈣與濃硝酸能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⑥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優質珍珠粉和廉價珍珠粉的區別可能在于:
①廉價珍珠粉含有 ;
②廉價珍珠粉不含氨基酸;
③碳酸鈣含量不同。
【實驗探究】
實驗內容現象結論
(1)分別將少量優質珍珠粉和廉價珍珠粉放入試管中,加少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后,滴加 。廉價珍珠粉的上層清液變紅,優質珍珠粉的溶液沒有變色猜想①成立
(2)分別將少量優質珍珠粉和廉價珍珠粉放入試管中,加少量水, ,加熱。優質珍珠粉的溶液有黃色出現,局部變黑,廉價珍珠粉的溶液沒有明顯現象猜想②成立
(3)分別將一定質量的優質珍珠粉和廉價珍珠粉放入燒杯中,再逐滴加入14.6%的稀鹽
酸,邊滴加邊振蕩,直至恰好完全反應。數據記錄如下:
優質珍珠粉廉價珍珠粉
珍珠粉的質量100 g100 g
加入鹽酸的質量460.0 g501.3 g
燒杯中最終物質的總質量520.0 g557.7 g
①處理數據時,小明提出了如下思路:用加入鹽酸的質量乘以鹽酸的質量分數,求
出反應的鹽酸中的溶質質量,進而利用化學方程式求出珍珠粉中碳酸鈣的質量。
你認為小明的思路是否可行,理由是 。
②處理數據后,得出結論:廉價珍珠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
保留小數點后1位),含量高于優質珍珠粉。
【實驗反思】
經過反思,同學們認為仍用上述試劑,只需略調整操作,就可以通過一次珍珠粉的
取樣完成三個猜想的驗證。請寫出調整后的操作: 。
四、(共6分)
34.(3分)煤的氣化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主要反應為:C + H2O ==== CO + H2。
若生產1 t氫氣,計算所需碳的質量。
35.(3分)侯氏制堿法的核心反應原理如下:
NH3 + CO2 + NaCl + H2O == NH4Cl + NaHCO3
某溫度下,向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47.25 g中通入一定量氨氣(NH3)
和二氧化碳。充分反應后,將溶液中析出的碳酸氫鈉晶體過濾,低溫烘干,稱量,質
量為4.4 g。計算需要通入氨氣的質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4776.html
相關閱讀: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