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測量物質的密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新泰實驗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初三物理第11章學案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
第4節 測量物質的密度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
2.會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方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學習重點:量筒的使用方 法。
學習難點:如何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器材準備:天平、量筒、鹽水、鐵塊、塑料塊、水、燒杯、細線、牙簽、多媒體設備
學習過程:
一 、思維啟動
(1)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知道只要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體的密度,物體質量可以用_________來測量,而物體的體積需要什么來測量?
二、探究歷程 
1、量筒的使用
自主閱讀課本,仔細觀察量筒,思考下例問題。(準備多種規格的量筒,觀察。)
(1) 量筒的單位刻度是毫升還是立方厘米?1ml=____cm3
(2) 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3) 量筒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__
觀看課本“量筒的使用方法”。 小組內討論得出結論:
操作方法:

注意事項:

2、探究:測量鹽水和塑料塊密度。
(1)如何測鹽水的質量和體積?小組內討論
自己設計實驗表格,并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中。

(2)如何使塑料塊浸沒于水中?
小組內討論提出:_______法(要用到鐵塊、細線)、______法(要用到牙簽)(選擇 一種)自己設計實驗表格,并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中。

三、整理實驗儀器,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四、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要包括: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實驗數據
(6)實驗結論
(7)實驗體會

五、達標測試:
1.小明為了檢驗運動會中獲得的銅牌是否由純銅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觀察銅牌顏色 B.測銅牌的質量 C.測銅牌的體積 D.測銅牌的密度
2.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不規則形狀石塊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實驗步驟,其中多余的步驟是( )
A.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
B.用天平稱出量筒的質量
C.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內水的體積V1
D.用細線系住石塊,浸沒在盛水量筒內,記下石塊和水的體積V2

3.甲、乙兩種物質,它們的質量跟體積關系如圖 1所示,則ρ甲__ρ乙 (選填“>”、“<”或“=”),其中乙物質可能是____。

圖1
4.由同種某物質構成的大小不同的實心物塊的體積、質量如下表,以體積V為橫坐標,以質量m為縱坐標,在圖22的方格紙一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該物質的密度是    g/cm3.



5.張明和王芳合作,進行“測定鹽水的密度”的實驗。
實驗器材: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鹽水
實驗步驟:步驟一、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步驟二、將鹽水倒進燒杯,用天平測裝有鹽水的燒杯總質量m2
步驟三、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讀出鹽水的體積V
步驟四、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他們收拾好實驗器材后,一起對實驗過程進行了評估:
張明說:我們的實驗原理正確, 實驗器材使用恰當,操作過程規范,讀數準確,計算無誤,得出的鹽水密度是準確的。
王芳說: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有一點兒鹽水沾在燒杯內壁上,這樣,盡管我們操作規范、讀數準確、計算無誤。但我們測量得到的數據還是有了誤差,導致計算的結果也有誤差。
張明認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見。然后,他們一起繼續探討如何改進實驗方案,盡量減小測量的誤差。
根據張明和王芳對實驗過程的評估,請你回答:
⑴王芳這里所指的“測量誤差”是在上述步驟的第 步驟產生的,導致了鹽水體積讀數 (填“偏大”或“偏小”),從而使得鹽水密度的計算結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⑵為了減小實驗的誤差,必須從質量和體積兩方面的測量進行控制。根據張明和 王芳的意見分析,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條件下,提出你的實驗設計方案,使實驗結果的誤差達到最小。實驗步驟是:


⑶在你的設計方案中,控制誤差的思路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5968.html

相關閱讀:多彩的物質世界
2012年中考物理考點電功率復習
《機械效率》教學案例
串并聯電路的識別作圖
質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