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濱五中九年級化學期中考試試題
2013.10.20
一、單項(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們生活在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燒 C.鋼水澆鑄 D.葡萄釀酒
2.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空氣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氧氣 D.稀有氣體
3.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學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
A.液體的傾倒 B.液體的量取 C.點燃酒精燈 D.滴加液體
4.右圖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B.該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C.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D.通過該實驗還可以了解氮氣的一些性質
5.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 )
A.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水分子分裂變成了原子
B.經過食堂附近,聞到飯菜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C.50L水和50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L,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D.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滿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更旺,伸入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熄滅,說明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6.決定元素種類的因素是 ( )
A. 質子數和中子數 B.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
C. 原子核內的中子數和核外電子數 D. 原子核外的最外層電子數和電子層數
7、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 )
A.水分子 B.氧元素和氫元素
C. 氧原子和氫原子 D.氫分子和氧分子.
8、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本屆奧運會倡導了“綠色奧運,科技
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綠色奧運”理念的是( )
A.垃圾采用露天焚燒處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
C.日常用品使用綠顏色的 D.采用太陽能路燈照明
9.結構示意圖中,屬于陰離子的是 ( )
10、下列化學反應中10.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的是( )
A.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B.二氧化碳+碳 一氧化碳
C.氧化汞 汞+氧氣 D.乙炔+氧氣 二氧化碳+水
11.為鑒別分別盛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三瓶氣體,應選用的方法是( )
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B.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C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12.關于水的組成敘述正確的是 ( )
A.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B.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13.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國際統一 的符號。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氮原子的是 ( )
A. B. C. D.
14.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發生了核泄漏事故,核電站泄漏出來的放射性物質中含有銫—137,過量攝入銫—137會使人的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已知銫—137的質子數為55,中子數為82,下列有關銫—137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銫—137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82 B.銫—137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7 g
C.銫—137原子的核電荷數為55 D.銫—137屬于非金屬元素
15、欲除去密閉容器里空氣中的氧氣,且不產生其它氣體,應選用的物質是 ( )
A、紅磷 B、硫粉 C、鋁箔 D、木炭
二、(每題1——2個選項)
1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構成物質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有的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17、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過程如下,正確順序是 ( )
①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氣密性;④把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在試管口堵一小團棉花,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從水中取出導管。新 課 標 第 一 網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18、依據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該圖不能說明的是 (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下圖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拉動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 )
A.注射器內有液體 B.瓶中液面明顯上升
C.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 D.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生氣泡
20、某同學在學習了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
A.沒有說明用量時,取用液體藥品的體積一般為1~2L
B.給固體物質加熱時,必須使用坩堝鉗
C.用膠頭滴管取液后,要垂直懸空,不能伸入容器內。
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試劑后,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
三、題(每空1分,共27分)
21、現有① 空氣,②四氧化三鐵, ③鐵粉, ④ 二氧化碳,⑤液態氧, ⑥水 六種物質。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
22、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磷在氧氣中燃燒: ;
(2)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分)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已知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穩定結構,
Y == ,X == 。
24、構成物質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構成的,鐵是由________構成的,氯化鈉是由______ 、 構成的。
25、用符號書寫:
2個水分子________;3個硫原子_______;2個鎂離子________
26、將暗紫色(或紫紅色)的固體A加熱,產生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B;取淡黃色粉末C點燃放入B中,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試回答:
①寫出上述物質的名稱:A ,B ,C (用符號表示),D (用符號表示)。
②寫出上述有關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在后面的括號寫出其反應類型:
(1) ( )
(2) ( )
四、簡答題(12分)
27、元素周期表是我們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容十分豐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6~11號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號)。
28、在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
A B C D
(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
(2)表示具有穩定結構的有______;
(3)表示陽離子的有 。
2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問題。
(1)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
(2)6000L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
30、如何防治水污染?(說出三點措施)
五、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21分,每空1分)
31、 實驗室開放日,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進行氣體制取和性質的探究,請回答有關問題:
A B C D E
(1)請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 b、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寫裝置的字母代號,下同),請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其中二氧化錳起 作用。
(2)如果用裝置E收集氣體結束后應先 再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選用的裝置是 ,指出裝置中的一點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化學課外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實驗時發現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溶液(如圖),這瓶溶液是什么物質?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首先提出假設并進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動。請在空白處完成相應內容。
[提出假設]
[實驗及現象] 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錳,向其中滴入該無色溶液,立即產生大量氣泡,并放出大量的熱。②將氣體導出并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氣體;
③檢驗收集到的氣體的方法及現象是
該無色溶液是 ,二氧化錳在此實驗中起 作用,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分)。
33、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右圖。該同
學的實驗步驟如下: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 是 ;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由本實驗還可推知氮氣的哪些性質?試寫出一種: 。
(3)若將紅磷換成木炭,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_______(填“能”或“否”)?
理由是 (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82709.html
相關閱讀: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