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靈璧中學2019年七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人教版)
一 、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28分)
1、下面加點字注音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確鑿(záo ) 蟬蛻 (duì) 瞬息 (xùn) 訕笑(shān)
B、驪歌 (lì) 濺濺(jiān) 收斂(liàn) 秕谷(bǐ)
C、菜畦qí 胡騎(jì) 花圃pǔ 亙古(gèn)
D、狂瀾(lán) 攢成(cuán) 踱步(dù) 倜儻(tìdǎng)
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菜畦 驪歌 沼澤 荒草凄凄 B.環謁 屏嶂 祈禱 來勢兇兇
C.崎嶇 熾痛 紅妝 婦儒皆知 D.無? 躊躇 瑣事 家喻戶曉
3、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團結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關鍵。
B、我們應該從小培養誠實守信的美德。
C、那一次談話以后,他那激動不安的心情總在我的腦海浮現。
D、我們的地理老師上課說話風趣幽默,常讓人忍俊不禁地發笑
4、古詩文默寫。(每句1分,共8分)
⑴ 《木蘭詩》中描寫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句子是: , 。
⑵。 ,云從窗里出。(《山中雜詩》)
⑶深林人不知, 。(《竹里館》)
(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有一句名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
(5)寫出兩句有關黃河的詩句 , 。
5.名著閱讀。(4分)
______(人名)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
6.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10分)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其實,成長中的少年也有揮之不去的煩惱,F在,班上準備開展一次以“成長的煩惱”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請你積極參加完成以下任務。
(1)請你為本次活動擬一個簡明有感召力的主題語。(2分)
(3)為了解決同學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學校成立了一個心理咨詢室,請你為這個咨詢室起一名字。(2分)
(4)活動過程中,丁一同學說出了自己一直以為王老師對他有偏見不知如何是好的苦惱,請你給他支一招,告訴他該怎么辦。(2分)
(5)活動結束后,請你用一兩句簡短精辟的話總結一下你對煩惱的認識。(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2分)
三.閱讀與欣賞。(42分)
(一)閱讀《最后一課》(節選)(17分)
我一縱身跨過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靜了一點兒,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最使我吃驚的是,后邊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其中有郝叟老頭兒,戴著他那頂三角帽,有從前的鎮長,從前的郵遞員,還有些旁的人。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郝叟還帶著一本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他把書翻開,攤在膝頭上,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原來是為了紀念這最后一課!現在我明白了,鎮上那些老年人為什么來坐在教室里。這好像告訴我,他們也懊悔當初沒常到學校里來。他們像是用這種方式來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來忠誠的服務,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
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7、老師為什么在最后一課時穿戴禮服?郝叟等人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8、選文的第二段加點的“這種方式”指什么? (2分)
9、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和號聲后“臉色慘白”? (3分)
10、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寫了“法蘭西萬歲!”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3)
11、選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____ _、____ __、 描寫。(3分)
12、選文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小說的社會背景,是哪一句話?(2分)
(二) 陽 光 老 師(11分)
我曾經在一所頗有規模的、新興的民辦學校實習,認識了一位“陽光老師”,他是澳大利亞人,大個子,五十來歲的樣子,禿頂。他性格特別開朗,言談舉止活像一個孩子,他的名字叫桑尼(SUNNY中文譯為“陽光燦爛的”)基于以上兩點,我們都叫他“陽光老師”。
我沒事兒時總是去聽“陽光老師”的課,在我看來,他的課堂嚴格地講不能稱之為課堂。因為在我上學時,我們在課堂上是正襟危坐、畢恭畢敬、鴉雀無聲、心驚肉跳的。在他的課堂上,孩子們如一群快樂的麻雀,嘰嘰喳喳、七嘴八舌,想說啥就說啥。孩子們坐得東倒西歪、自由自在。甚至有人走動互相探討。“陽光老師”自己呢,一進教室,就脫掉長外套,隨意地掛在講臺邊。他有時一抬屁股,竟然坐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手舞足蹈。他雖然帶了課本,卻很少打開。他的課堂,幾乎等同于聊天室。他從不呵斥任何孩子,他掛在嘴邊的多是溫和真誠的糾正和熱情的鼓勵。
我問他這樣是不是太放縱孩子們了?這樣孩子們能學到東西嗎?他說如果孩子們上課時連身心都不能放松,他們的思維又怎么能夠放飛?他們的智慧和靈感怎么能夠激發?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如何學好它?學它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大膽地毫無顧忌地開口、說、表達、交流。哪怕是說錯了,哪怕是離題萬里。我同意他的看法,因為一個正常的嬰兒在牙牙學語時,他總是錯誤百出,令人忍俊不禁,但他終究會變的伶俐起來。
“陽光老師”組織的考試與眾不同,他的考試叫做“三六一”,英語筆試成績占百分之三十,而且筆試題目都比較簡單,師生聊天,也就是聽力和口語,占百分之六十,還有百分之十是取決于學生是否“陽光”。如是否開朗,是否誠實,是否善于主動思考,提出稀奇古怪、刁鉆刻薄的問題等等。在這種考試模式下,孩子們往往都會取得令人較為滿意的成績,孩子們非常喜歡“陽光老師”,見是“陽光老師”的課,個個高興得眉飛色舞。
我實習期滿就離開了這所學校,“陽光老師”把他的電子郵箱留給了我。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班上的兩個學生,在全省英語口語電視大賽中分別獲得了一等獎和三等獎,我真替他高興。
暑假里,我去拜訪“陽光老師”,卻異常驚訝地獲悉,他已經回國了。我給他發了封信,他很快就回了。他說他被中國的家長“彈劾”了,家長們說,他的教學風格,只會導致學生們不懂規矩,在考試中吃虧。他說他不會再回中國了,因為中國的家長和學校不需要他這樣“松松垮垮”的老師,因為中國的教育不需要“陽光”,只需要分數。
13.文中的那位澳大利亞老師我們為什么都叫他“陽光老師”?(2分)
14.“陽光老師”上課有哪些特點?(2分)
15.作者在文中提到兩個學生獲獎的事有什么目的?(2分)
16.文中指出了中國教育存在著一種什么現象?(2分)
17.你喜歡文中的“陽光老師”嗎?由此,你覺得我們在學習中應該注意些什么?(3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問題。(1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8、《傷仲永》選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
19.解釋加點的字。(4分)
(1)未嘗識書具 (2)不能稱前時之聞
(3)世隸耕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20.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1.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2、最后一段的議論意在說明什么道理?(2分)
四、寫作(35分 含5分卷面分)
22、社會是一所學校,生活是我們的良師。在受挫折時我們學會了堅強;在不利的環境中,我們學會了生存;在怒火燃燒時,我們學會了忍耐;在受到別人犯忌時,我們學會了理解;在別人傷害了自己時,我們學會了寬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學會了關心……
請以“學會 ”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500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207402.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