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成都市37中學2019--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
七 年 級 語 文
(全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親愛的同學:
走進2019年的九月,你走進了人生的又一處驛站,也攀上了語文的又一級臺階。在這個庭院里,花香滿徑,足夠你采英擷華。當初中的第一份語文試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開時,廣闊的生活畫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緩緩打開!
A卷(滿分100分)
一、基礎知識(每題3分,共9分)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錯誤的是( A )
A、我聽見有人在啜(chuò)泣,正納罕(hàn)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
B、透明的翅膀收斂(liǎn)了,身軀微微顫(chàn)動,沒有聲響。
C、每一朵花又像一個忍俊不禁(jīn)的笑容,就要綻(zhàn)開似的。
D、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hù)了那煩人的聒(guō)聒。
(2)下面句子中書寫沒有錯誤的是(C )
A、八年來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記著母親叫我不要冒險的訓戒。
B、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零丁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
C、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
D、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暄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3)選出用詞不當的一項是(B)
A.我們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要輕易滿足于自己的成績,而應正確對待自己。
B.聽了這個笑話,在座的人都忍俊不禁地笑了。(意思重復)
C.聽到兒童落水了,正在江邊消夏的人們,紛紛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營救。
D.目前家電市場硝煙彌漫,空調降價大戰一觸即發。
二、閱讀《童趣》,完成習題(每題3分,共9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4)下列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C)
A、項為之強:通“僵”,僵硬
B、果如鶴唳云端:鳥鳴
C、鞭數十,驅之別院:鞭子(鞭打)
D、蓋一癩蝦。涸瓉硎
(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與例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D)
例::使之沖煙而飛鳴
A、觀之,興正濃 B、驅之別院
C、為之怡然稱快 D、時有物外之趣(助詞“的”,其它為代詞)
(6)請找出對課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C)
A、本文語言簡樸、自然、生動。例如“夏蚊成雷”,寫出了蚊蟲之多,轟鳴之響,并隱含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
B、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了觀蚊如鶴的畫面。這里作者不是單憑眼去接觸畫面,而是心有所向,憑借主觀想象來感受畫面,從而進入一種觀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C、課文第3自然段寫神游山林的樂趣,這里不僅有前面所述的觀蚊為鶴的逼真感,更突出視大為小,胸有丘壑的“神游”之樂(應該是“視小為大”)
D、這是一篇追記作者童年生活情趣的散文,課文圍繞“記趣”這一中心,選擇了三個典型事例進行記敘。
三、翻譯與默寫(共10分)
(一)翻譯(4分)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譯文:_夏夜里,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里暗自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__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文:_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____
(二).古詩詞默寫(6分,一句1分)
1、默寫原句(任選兩組)
(1)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2)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3)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2、理解性默寫(任選一組)
(4)從你積累的古詩中,寫出一句與“花”有關的完整的詩句。 ,
(5)寫出一句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完整的詩句。 ,
四、閱讀《蟬》一文,回答問題。(12分)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在樹下拾得一只病蟬,透明的翅收斂了,身軀微微顫動,沒有聲響。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么小,卻那么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只不過是夏天罷了!
朋友說:知道嗎?它等了2019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2019年埋在泥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么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過。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1、請從文中找出能體現短文主旨的一句話。(2分)
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過。
2、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2019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3、聯系上下文,體會下面語句的含義。(3分)
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而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風云的豐功偉業,她只想像那顆小小的貝殼,用仔細、精致、一絲不茍來塑造執著而美麗的形象,回饋生命,打動人們。“固執”和“簡單”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現了她并不渴求人們對她絕對地贊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種感動,希望能像貝殼的美感動她一樣感動著世界。
4、從結構上看,短文結尾一句照應了前文哪一句話?(2分)
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5、“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作者從蟬的生命意義中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請用自已的話來概括。(2分)
五.作文〔60分〕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可它又鮮活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在第一單元,我們一起去追尋了理想,從生活中的小事感悟了深刻的人生啟迪,在蟬、貝殼、藤蘿花的觸動下引發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索,而童年的樂趣又是多么真摯地銘刻在我們心間。是呀,世間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值得我們珍惜。只有我們懂得珍惜,才會真正體會其價值。
請以“珍惜”為話題,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章立意要明確,內容要具體,要寫出“我”的真情實感。
(2)卷面整潔,書寫工整。 (3)不能以話題為題目
B卷(滿分50分)
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12分)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解釋下列劃線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問其故( 原因 )孰為汝( 你 )多知乎( 知道,知識 )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不能斷定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
3. 兩個小孩為什么笑孔子(用原文回答)?(2分)孔子不能決也。
4.請用《論語十則》中的話來回答孔子對于做學問所持有的態度。(3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二、現代文閱讀。(24分)
(一)名著閱讀(6分)
5.名著積累。(6分)
(1)閱讀名著以自讀為主,請列舉三種基本的閱讀方法。 先讀前言、后記和目錄 , 略讀與精讀結合 , 做讀書筆記
(2)《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課外閱讀。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我們可以配合課文,深入學習冰心的作品時,可以閱讀《繁星》、《春水》。請問《繁星·春水》在內容上表現了哪三個方面主題?
愛母親 , 愛兒童 , 愛自然 (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題(18分)
父親的自行車
余 杰
①有人說,十歲的小孩子崇拜父親,二十歲的青年人鄙視父親,四十歲的中年人憐憫父親。然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上父親是惟一值得一輩子崇拜的人。
②父親是建筑師,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與水泥的比例有一點差錯也會招來父親的痛斥。然而,父親在家里永遠是慈愛的,他的好脾氣甚至超過了母親。在縣城里,父親的自行車眾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風雨無阻地騎著吱吱嘎嘎的破車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學。那時,我和弟弟總手拉著手跑出校門,一眼就看見站在破自行車旁,穿著舊藍色中山服焦急地張望著的父親。一路上,兩個小家伙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而父親一直能一心兩用,一邊樂滋滋地聽著,一邊小心翼翼地避過路上數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親的車上便少了一個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親便省去了一天兩趟的奔波?筛赣H似乎有些悵然若失,兒子畢竟一天天長大了。
③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我興奮得睡不著覺。半夜里聽見客廳里有動靜,起床看,原來是父親,他正在臺燈下翻看一本發黃的相簿。看見我,父親微微一笑,指著一張打籃球的照片說:“這是我剛上大學時照的!”照片上,父親生龍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個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親身后的我卻驀然發現,父親的腦后已有好些白發了。父親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慘痛的經歷使他深刻地意識到父親對兒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兒,他不吸煙不喝酒,不釣魚不養花,在辦公室與家的兩點一線間,生活得有滋有味。輔導兒子的學習是他最大的樂趣,每天的家庭作業父親都要一道道地檢查,認認真真地簽上家長意見,每次家長會上他都被老師稱贊為“最稱職的家長”。母親還告訴我一件往事:我剛一歲的時候,一次急病差點奪去了我的小命。遠在千里之外礦區工作的父親接到電報時,末班車已開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險攀上一列運煤的火車,再搭乘老鄉的拖拉機,終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跡般地趕回了小城。滿臉汗水和灰土的父親把已經轉危為安的我抱在懷里,幾滴淚水落到我的臉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懸崖絕壁,想起來也有些后怕。”許多年后,父親這樣淡淡地提了一句。
④父親是個不善于表達感情的人,與父親在一起,沉默的時候居多,我卻能感覺出自己那與父親息息相通的心跳。離家后收到父親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傷感的話:“還記得那輛破自行車嗎?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雜物堆里去找,卻銹成一堆廢鐵了。”我想了許久,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給父親回信:“爸,別擔心,那輛車每天晚上都在我的夢里出現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車輪蹬得飛快……”
6.請概括寫出全文表現父親“稱職”且體現父愛的幾件具體事例。(4分) ①風雨無阻地接送兒子上下學;②認真輔導兒子的學習;③不遠千里趕回來看望生病的兒子。(3分。意對即可
7.聯系語境,品味下邊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3分)
“那些山路,全是懸崖絕壁,想起來也有些后怕。”許多年后,父親這樣淡淡地提了一句。
“淡淡地”從語氣的角度表現了父親是個不善于表達感情的人(或表現了父親不張揚、不夸飾、不表功的性格特點),反映了父親對兒子樸素而深沉的愛。(或:淡淡的語氣,濃濃的父愛。)(3分)
8.第③段文字所寫材料都沒有圍繞父親的自行車來寫,這是否脫離了全文的中心?請探究并簡述理由。(3分)
父親的自行車只是全文的線索(或依托、憑借),并不是全文的中心。全文中心是“父親是惟一值得我一輩子崇拜的人”,而第③段所寫幾個內容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我”崇拜父親的原因,所以該段并沒有脫離全文的中心。(扣住自行車是全文的線索(或依托、憑借)得1分,扣住本段圍繞中心選材得3分。無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分)。
9.文章結尾處寫到“我”收到父親的來信后,“想了許久”才回信,“我”此時想了些什么?請續寫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內容(50字左右)。(4分)
爸,別擔心,那輛車每天晚上都在我的夢里出現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車輪蹬得飛快……
本題旨在考察學生對父親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開放性題,無固定答案,只要符合“我”的心理和全文感情基調即可。
10.讀了本文后,你想對你的父親(或母親)說些什么?(4分)
.考察學生對父母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
三、語言專項表達(14分)
11. 請你仿照下面句子的寫法寫一個句子。點明時間、地點,然后是兩個選擇性的活動。(2分)
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________________
12、有位初出茅廬的記者登門采訪總統的母親,問她兒子是否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誠實。母親:“是的,除非不得已而善意撒謊。”記者說:“請舉個例子。”母親笑了:“你還記得剛進門時我對你說--我見到你很高興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4分)
其實她并不歡迎記者的采訪,但是作為總統的母親接受訪問有時是不得已的。
13、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名言:“空袋子難以直立。”這句名言不僅說明了一種生活現象,更蘊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請說出這個道理。(4分)
一個人要自強自立,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如果一個人沒有知識,就像一只沒有裝東西的空袋子一樣,不能自立。) (兩者關系1分,語言表達1分)
14、從下列節日中找出我國傳統節日,并注明其具體時間(答對四個給滿分)。(4分)
重陽節(九月初九) 元旦節 元宵節 (正月十五)母親節 清明節(4月5日左右) 國慶節 中秋節(八月十五) 愚人節 感恩節 端午節 (五月初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254962.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