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安塞腰鼓》同步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內容預覽:

17.安塞腰鼓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①凝聚( )②冗雜( )③包裹( )④嚴峻( )

⑤寂靜( )⑥耳畔( )⑦閉塞( )⑧輻射( )

2.填空并解釋所填的字的含義

①大徹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驚心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嘆為________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戛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晦暗了又明晰( )②神情沉穩( )

③發生和排解( )④使人顫栗( )

⑤蓬勃了想象力( )⑥變得亢奮( )

4.選擇恰當的詞填在括號里

①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緊貼、緊靠、緊掛)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 )(蕭蕭、簌簌、飄飄)。

③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 )(紛飛、飛揚、飄飛)的思緒!

④耳畔是一聲( )(飄渺、渺遠、渺茫)的雞啼。

5.讀下面這則短文,把錯用的成語圈出來,加上序號,并一一改正。

商家廠家為釣人們胃口,可謂煞費心機。東邊是有杯無患,西邊是雞不可失。這兒是鈣世無雙,那兒是百禮挑一。餐巾紙愛不濕手,賽車場騎樂無窮。啊,默默無蚊者,只能是百衣百順,牙口無炎者,為的是腸治久安。今日隨心所浴,明天飲以為榮,真可謂商機不可失,你方唱罷我登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下面一段文字的內容,擬一條標語。

人類的生存史、發展史、文明史,首先是根據地球上的淡水分布圖而寫的。當今,全世界每天排放的工業污水達2至3立方千米,按此速度推算,到了下世紀中葉,人類將無潔水可汲。

標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內閱讀

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

愈捶愈烈!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7.前面五段重點寫( )

A.舞姿B.舞姿與鼓點的交融

C.鼓點D.舞姿與鼓點交融產生的神奇效果

8.下列說法不對的一項是( )

A.第一段用了排比修辭,描寫舞姿給人的感覺。

B.第二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詞臨時用作動詞。

C.第三、四、五段形式上用了排比修辭,內容上意思完全是并列的。

D.“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可理解為以“雞啼”反襯寂靜,當鼓聲停止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

9.如何理解“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這句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探究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問題。

高山族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臺灣就有“左鎮人”和“東濱文化”。高山族是個富于藝術天才的民族,其獨特的舞蹈更令人贊譽不已。其早期的舞蹈,以反映狩獵和捕魚活動為主,后期的舞蹈多數以表現農耕兼漁獵為主要內容,屬于農業勞動舞,具有鮮明的原始舞蹈的色彩。華安縣高山族主要集中分布于仙都、華豐、新圩等三個鄉鎮。高山族支系較多,所以表現在音樂歌舞上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

阿美群體的《拉手舞》,是高山族在節日、婚禮時的自娛性舞蹈,形式自由,三五人即可作舞,幾十上百人也不算多。舞蹈分為兩種圓圈形式,即左右相鄰者一起連手的“小拉手”式和相隔的人交叉拉手的“大拉手”式,也可以單排和雙排等隊形進行舞蹈。人們在一位歌手的帶領下,相附相隨歌唱。歌詞多為贊揚祖先與英雄業績、贊美家鄉和豐收年景等內容。

泰雅群體的歌舞形式為《祭舞》和《酒舞》兩類。在舉行隆重的“播種祭”和神節慶典時,能歌善舞的泰雅男女,在兼有領唱、合唱歌曲的伴唱下,男女共舞。舞步從莊嚴的漫步逐漸發展到輕快、歡騰,以模擬動作為主,表現其民族在祭祀、收獲、漁獵方面的情景。另一類,是在當地所謂“猶太琴”(“嘴琴”)伴奏下的民間自娛舞蹈。舞蹈動作以左右搖擺上身,伴以頓足、招手、搖臀和相互調笑的夸張即興動作為主,具有特殊的風格和韻味。

布農、曹和賽夏群體,在各自的祭禮活動中,載歌載舞的圓圈舞蹈是主要的自娛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杵舞》,實際來源于布農民眾的傳統“杵樂”。舞蹈時,婦女們身穿民族服裝,頭戴鮮花,每人手持一只長短、粗細各不相同的“杵棒”,圍繞石臼或厚石板,敲擊出音響不同的優美“杵樂”,舞者們便在輕歌緩起、杵聲錯落之中表演,時而集聚,時而散開,展現古樸而別有風味的舞姿與造型。

此外,《紡線舞》、《篩米舞》、《婚禮舞》、《甩發舞》、《竹竿舞》、《陀螺舞》、《刺球舞》、《葉琴舞》等高山族舞蹈均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高山族舞蹈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集體性。凡重大活動,都有集體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在歌舞聚會時,人們堆柴點火,圍火高歌豪飲,款款起舞。先唱序歌,漸漸高亢激越,連臂合圍,踏歌歡舞,時前時后,進退有致,間有齊聲歡呼,場面熱烈。二是現實性。高山族舞蹈以模擬和再現捕魚、狩獵、農耕等生產生活的動作、場景為主,具有鮮明的原始舞蹈色彩。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人們將內心喜悅全部傾注于歌舞之中,內在節奏體現于外部形體、動作上,形成一種顫動的舞蹈律動特征,結實有力,具有一種天真爛漫、熱情奔放的動人美感。三是多樣性。高山族支系較多,所以表現在歌舞上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如阿美人的豐收舞、雅美人的甩發舞、賽夏人的矮靈祭舞等,都具各自的藝術特征。

華安縣高山族舞蹈是來自臺灣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項目,充分體現出高山族人民的精神氣質,具有鮮明的原始藝術色彩。

10.文章第1段告訴我們,早期和后期的高山族舞蹈內容有所不同。你能由此推想這些舞蹈的起源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多次提到“原始”這個詞,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對文中出現的“自娛舞蹈”這個說法是怎樣理解的?你認為跟它相對的該是什么舞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倒數第2段說到高山族舞蹈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一是集體性。你認為這一特征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然后跟同學們討論討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7.安塞腰鼓

1.①nín? ②rǒn? ③?uǒ ④jùn ⑤jì ⑥pàn ⑦sè ⑧fú

2.①悟:了解,領會,覺醒 ②魄:魄力或精力 ③觀:看到 ④止:中止

3.①昏暗,暗淡 ②穩重 ③排遣 ④戰抖 ⑤繁榮,旺盛。 ⑥極度興奮

4.①緊貼 ②蕭蕭 ③紛飛 ④渺遠

5.①有備無患 ②機不可失 ③蓋世無雙 ④百里挑一 ⑤愛不釋手 ⑥其樂無窮 ⑦默默無聞 ⑧百依百順 ⑨啞口無言 ⑩長治久安 ⑾隨心所欲 ⑿引以為榮

6.略

7.D

8.C

9.人們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

10.由早期和后期的高山族舞蹈內容的不同,可以推想舞蹈產生于原始時代,是跟原始人的生產勞動密切相關的。因此早期舞蹈以反映狩獵和捕魚活動為主,隨著生產活動向農耕發展,后期舞蹈轉而以反映農業勞動為主。

11.文章三次提到“原始”這個詞,是說高山族舞蹈具有鮮明的原始舞蹈的色彩,這是為了強調高山族舞蹈與現代舞蹈不同,還保留著古樸的藝術美。這種現象既反映了高山族群體的淳樸,又反映了他們與現代社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隔絕。

12.“自娛舞蹈”是一種自我為宣泄情感并從中獲得美的享受的、自娛自樂的舞蹈。跟它相對的該是“娛人舞蹈”、“娛神舞蹈”以及專門的“表演舞蹈”。

13.略。(提示:可由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生產勞動是群體性的想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311574.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