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大民屯七年語文試題
*試題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戲謔 (xuè ) 懸念(xuán) 虐殺(nuè) 瑟縮(sè)
B、拂動(fó) 冗長(rǒng) 炫耀(xuàn) 清撤(chè)
C、主宰(zǎi) 拯救(zhěng) 伶仃 líng 寂寥liáo
D、酷愛(kù) 執著(zhuó) 撰文(zhàn) 憧憬(chō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散文猶如中國文學園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留下了許多__的經典名作,__著一代代炎黃子孫,每一篇佳作都是歷史的折射,記錄著歷史的__。我們從中不僅能__文學的精髓,還能了解時代的變遷。
A、不言而喻 滋潤 苦痛 獲取 B、膾炙人口 滋養 滄桑 汲取
C、不可名狀 養育 磨難 吸取 D、家喻戶曉 培養 苦難 吸收
3、下面畫線句有一個有語病,請找出并將改正后的句子寫下來(2分)
在人生的賽場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讓我們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讓我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是它,讓我們鼓起戰勝困難的決心。
②
第__句;改為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名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論語》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
B、《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作者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C. 《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隱,宋代著名詩人,字義山。
D. 冰心,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我們學過她的作品《憶讀書》。
5.走近名著。(4分)
(1)根據要求填空。(2分)
《西游記》作者: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寫一個故事情節:
(2)下面關于名著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名人傳》中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創作出偉大的音樂。
B.《魯濱遜漂流記》主要敘述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活經歷。
C.祥子拼命攢下的錢被偵探敲詐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化為泡影。
D.唐僧師徒取經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紅孩兒、智取生辰綱等。
6、詩文填空。(請規范書寫)(10分)
(1)揚子江頭楊柳春, 。
(2) ,寒梅著花未?
(3) 何當共剪西窗燭, 。
(4) 懷舊空吟聞笛賦 , 。
(5) ,卻話巴山夜雨時?
(6) 數聲風笛離亭晚, 。
(7) 子曰:“ 不亦說乎?”
(8) 學而不思則罔,
(9)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表現詩人的樂觀豁達思想,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千古名句是
(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
A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練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游人。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時像小女兒般哭哭啼啼。
8、綜合探究。(5分)
某班開展了一次“中國月文化”主題探究活動,下面是同學搜集的資料。閱讀后,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上古暑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習俗。唐代賞月十分盛行,并將中秋節定為固定節日;兩宋時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取“人月共圓”之意。這一風俗延續至今。
材料二:
(1)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寫出你的探究結果。(2分)
(2)請為“中國月文化”主題探究活動擬一則宣傳語。(要求至少用一種修辭方法)(2分)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閱讀選文,完成9~14題。(12分)
期 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9.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分)
(1)期 (2) 去
(3)委 (4)顧
10.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中心):
。(2分)
11. “期日中,過中不至”一句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用有原文回答)?(2分)
12.故事中陳太丘的友人已經感到慚愧,元方還是“入門不顧”,這樣做過分嗎?請談談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1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14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
(二)閱讀課文節選部分,回答15~20題。(14分)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我自從會認字后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四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幾冊,而是七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后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鐘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于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此后,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我只學過那個字的一半。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這時我同時還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于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因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
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于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并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的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如有所失”的無聊情緒。
到我十一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林譯外國小說產生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里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在我十二三歲時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并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
因此,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九個字,就是:.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本文選用時有刪節)
15.“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這句話在全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選文采用了哪種記敘的順序?首尾有什么特點?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表達作用。(4分)
(1) 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決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本文主要內容是什么?(中心思想)(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據文意進行歸納整理:作者喜歡讀哪些作品?不喜歡讀哪些作品?喜歡和不喜歡的理由分別是什么?(舉一例說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從作者對讀書的回憶中,你得到什么啟發?你對語文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選文,完成21~27題。(14分)
光明行
楊輕抒
母親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個人獨自扶墻出了家門,門外下在下著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響。我已經沒有心思聽雨打芭蕉的美妙音樂了,因為我再也看不見那叢我親手種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從沒有想過什么叫做黑暗,沒有,我抱怨過城市是那樣的擁擠,天空有好多的灰塵,抱怨過房間是那樣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當我終于看不見這一切的時候,我才突然發覺這一切是多么的珍貴!
我從沒想過我也許會在黑暗中度過我的大半生,從沒!而今,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一切,我獨自走進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個叫死字的漢字,但我絕不認為這樣活著有任何意義。如果這時有一輛車向我撞來,如果身邊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腳踏進了深淵,我會坦然接受的,我會!
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我只聽到了汽車緊急的剎車聲和司機的驚呼聲,聽到前面迅速移動重物的聲音,聽到人群急急走過的聲音--我竟然暢通無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變得這樣寬廣。
然后,我聽到了一聲狗叫,一種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種乖乖巧巧的狗的叫聲。頭頂的雨突然停了。
“走開!”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憐!”
我使勁揮動手臂,要甩開身邊的一切,但我無論怎樣努力,始終甩不掉那把罩在我頭頂上的雨傘。我終于失聲痛哭起來。
“能陪我走一程嗎?”一個聲音說。是一個女孩子的聲音,軟軟的,柔柔的。我不做聲。
女孩把手伸過來,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聲,我聽見小狗汪汪地叫著跑過來,圍著我轉圈,然后伸出舌頭舔我的腳。我們在雨中走,雨聲在傘外淅淅瀝瀝地響。女孩的手熱乎乎的,天地間很靜,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女孩問:“你的眼睛是誰治的?”我說出了醫生的名字。“原來你就是我叔叔的那個病人!”女孩有些驚喜地說,“你的眼睛能治好,他還說,治好你的眼睛將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術之一。”
“真的?”我還是有些懷疑,因為母親說過,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說,失敗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騙你!”女孩說,語氣是那么肯定。
“你喜歡音樂嗎?我拉二胡給你聽吧。” 一陣????的聲音,我聽見女孩試了一下弓,頓一下,一種激越的歡快的的音符突然跳躍而出,是劉天華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經多次聽過二胡曲《光明行》,但我從來沒像今天這樣感到過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樣猛然落滿我的頭上、肩上,沐浴著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陽光了嗎?”女孩輕聲說,“你一定會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子花送給我吧,我最喜歡?子花了。小時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梔子花,潔白的,像陽光一樣的燦爛光明。”
手術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跡實現了!醫生感慨地說:“這個堅強自信的病人不多見!”我沒有時間去理會醫生的感慨,拆線那天,我跑到城外的農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梔子花,我要去找那個喜歡梔子花的女孩!
然而,當我認定我已經走到了我曾經和女孩呆過的地方時,我才發現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的一片滿是磚頭瓦塊長了青草的廢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錯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點,閉了眼,憑著感覺,走到了,睜眼,仍是那片廢墟!
我見人就問:“這曾有人會拉二胡帶條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嗎?”
有人想了半天說:“你是問那個賣藝的瞎女孩嗎?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兒了。是牽條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經在這里搭了一個臨時的棚。”
我說:“她叔叔是眼科醫生呢!”
那人說:“哪有這事!她只是一個賣藝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梔子花。”
是這樣!我發瘋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見人就問,看見一個胸前戴梔子花會拉二胡的女孩了嗎?所有的人都沖我搖頭。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沒有那個長頭發的牽著一條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塊大塊的陽光在那個清晨猛然傾泄下來,厚厚的陽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沒了。
我把手中的梔子花拋起來,城市的天空中頓時飄滿了潔白的梔子花,那一瓣瓣潔白的花像一個個夢,像一瓣瓣夢一樣的陽光,像一瓣瓣陽光一樣的音符隨時風飄蕩……
陽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頭,他們在尋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我淚流滿面。
(選自《中國當代微型小說名篇賞析》,有改動)
21.在“我”與女孩的偶遇中,她為“我”做了哪些事?(2分)
22.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始終甩不掉那把罩在我頭頂上的雨傘。
23.選文第9段畫線句有什么作用?(2分)
天地間很靜,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
24、請賞析下面的句子。(2分)
小時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梔子花,潔白的,像陽光一樣的燦爛光明!
25.閱讀選文,請簡要概括女孩的性格特點。(2分)
26.選文第26段(結尾段)表達了“我”怎樣的情感?(2分)
27.選文的標題有什么含義?(2分)
三、寫作(60分)
27.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要求:1請將題目補充完整并抄寫在作文紙上;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等;
3文中不得引用、抄襲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
4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班級、姓名。
6字跡要工整,文面要整潔。(注:卷面干凈整潔,字跡工整加5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的事或讓你感動不已,或讓你深受啟迪;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十分值得回憶。那么就搜尋你的記憶,寫下動人的篇章吧!
(一)我的 要求:先補全題目,如母親、父親、老師、同學等,寫一篇記敘文,要抓住人物特點,寫出真情實感。
(二)題目:留在記憶深處的一件事
要求:寫兒時經歷的一段難忘的往事,如疊飛機,滑冰車,跳房子等。
題目: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C
2.B
3.② 讓我們下定(鼓起)戰勝困難的決心(勇氣)。
4.C
5.(1)吳承恩。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或武松打虎,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2)D
6.(1) 楊花愁殺渡江人 (2)來日綺窗前 (3)卻話巴山夜雨時 (4)到鄉翻似爛柯人 (5)何當共剪西窗燭 (6)君向瀟湘我向秦 (7)學而時習之 (8)思而不學則殆 (9)擇其善者而從之 (10)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7、D
8、(1)中國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國人喜歡借月寄情)
(2)示例1:月,傳悠久文化;月,寄人間真情。 示例2: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進多少文人墨客的夢中。
二、閱讀理解(60分)
(一)(17分)
9(1)約定(2)離開(3)丟下,放棄(4)回頭看 10.通過陳太丘和朋友約期出行,朋友失信,陳紀據理力爭,表達從小做一個守信的人。
11(1)朋友是一個不守信、無禮貌的人。
(2)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12. (1)對。不過分。元方用機智和果敢的行動維護了父親的尊嚴。(對父親的朋友失信、無禮應當教訓)。(2)不對。過分。不給人改過的機會。(既然朋友道歉了,承認錯誤,就應原諒他,有寬容的心)
13.(1)等您很久您都沒到,已經離開了。(2)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 14陳太丘/與友/期行。
(二)(23分)
15.點題,統領全文,突出愛讀書的感情基調。
16.(1)順敘。(2)首尾呼應。結尾照應開頭。
17.(1)將就湊合。突出林沖、武松、魯智深人物個性鮮明,叱咤風云的英雄。為了湊合108人,其他人物個性不鮮明。(2)形象表現決心之大。
18.作者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引導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19.喜歡《水滸傳》人物個性鮮明,愛憎分明。
例:魯提轄,武松、李逵。不喜歡《蕩寇志》,人物形象模糊。沒有個性。
20.人首先對讀書應感興趣。然后多讀書,廣泛學習知識。最后有選擇讀好書,對自己一生都有益處。
(三)(20分)
21.撐傘遮雨,牽手同行,謊稱叔叔能治好“我”的眼病,為“我”拉二胡曲《光明行》鼓勵“我”。
22.動作,意思是擺脫不開,生動形象地寫出女孩幫助“我”的堅定執著,同時也寫出“我”內心的煩躁。
23.環境描寫,渲染寧靜的氣氛,烘托“我”逐漸平靜的心情。
24.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子花潔白、燦爛的特點。
25.善良(有愛心、友善)、純潔、善解人意、溫柔。
26.表達了“我”對女孩的感激,沒找到女孩的傷心和遺憾,感受到光明的幸福,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而感動。
27既指劉天華的二胡曲《光明行》,也指女孩對“我”的幫助讓“我”堅強自信,重新獲得光明,“我”也由此感到人間真情如陽光般光明美好。
三、寫作(20分)(略)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329017.html
相關閱讀: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