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培英學校初一上冊語文西游記閱讀練習題(新人教有答案)
一、課堂鞏固
(一)填空
1.《西游記》,長篇 小說,是 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并非全無依傍,它有著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 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 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后小說的素材來源,F在《西游記》是根據明代萬歷年間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記》的作者是 ,字汝中,號 , 代人。
3.全書 回,基本由兩個故事組成,第1至7回,寫孫悟空出世至 ,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斗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8至 回總寫唐僧師徒歷經 ,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蘊含著 的人生真諦。
4.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 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 的來歷、魏征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僧師徒 取經途中經 。
5. 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 ,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又喚 ,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壓在 ,后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 。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后被封為 。
6.豬八戒又叫 ,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 ,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福陵山云棧洞為妖,后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
。
7.沙僧也叫 ,原為天宮中的 ,被貶下界,后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 。
8.白龍馬原是 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后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 。后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9.《西游記》的作者運用了 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 ”。
10.《西游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 、 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__ 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_ 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 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 。
11.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_ ;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 ;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 。
12.《西游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 、大鬧_ 、真假_ 、三借 _。
13.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
。
14.《西游記》全書共 回,孫悟空自號_ 。
二、列舉簡述
1.唐僧分別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馬?分別給他們取了什么名?
2.列舉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3. 唐僧師徒四人中,你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人物是誰?說說理由。
最喜歡:___________ _ 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最不喜歡:___________ 理由: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4.列舉兩個《西游記》中你喜歡的情節,并說說理由。
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5.《西游記》中的孫悟空開始取經時意志并不是很堅定,曾經兩次返回花果山,請簡述經過。
一是 ;
二是 。
三、簡答題
1.談談你對這部小說所反映的主題的理解。
2.結合相關情節,說說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和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
3.結合具體情節說說唐僧的性格特點和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
4.分別簡述沙僧、豬八戒的性格特點。
5.小說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6.《西游記》藝術特色:
四、文段閱讀
(一)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
橋下之水,沖貫于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云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肴渣。石座石 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像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里面怎么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北姾锏溃骸霸跻姷檬莻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這里邊: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銈儾耪f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
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兩個情節(每個不超過6個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是怎樣寫石猴發現水簾洞的?作者著意寫了那些方面的情況?從中足見他什么樣的性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選文中劃線內容的作用。(不超過30個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唐僧聞說,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邊唆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兇,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了他,隨復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話快說了罷!”唐僧道:“猴頭!還有甚說話!出家人行善,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人,還是無人檢舉,沒有對頭。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所,你拿了那哭喪棒,一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你回去罷!”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他實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卻不認得,反信了那呆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無人!碧粕l怒道:“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凈就不是人?”
那大圣一聞得說他兩個是人,止不住傷情凄慘,對唐僧道聲:“苦!你那時節,出了長安,有劉伯欽送你上路。到兩界山,救我出來,投拜你為師。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盡千辛萬苦。今日昧著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這才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罷,罷,罷!但只是多了那《緊箍兒咒》!碧粕溃骸拔以俨荒盍!毙姓叩溃骸斑@個難說。若到那毒魔苦難處不得脫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時節,想起我來,忍不 住又念誦起來,就是十萬里路,我的頭也是疼的;假如再來見你,不如不作此意。”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于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于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行者連忙接了貶書道:“師父,不消發誓,老孫去罷。”他將書摺了,留在袖中,卻又軟款唐僧道:“師父,我也是跟你一場,又蒙菩薩指教,今日半途而廢,不曾成得功果,你請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碧粕D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噥噥的道:“我是個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禮!”大圣見他不睬,又使個身外法,把腦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了三個行者,連本身四個,四面 圍住師父下拜。那長老左右躲不脫,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來,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卻又吩咐沙僧道:“賢弟,你是個好人,卻只要留心防著八戒言語,途中更要仔細。倘一時有妖精拿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聞我的手段,不敢傷我師父!碧粕溃骸拔沂莻好和尚,不題你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罷!蹦谴笫ヒ婇L老三番兩復,不肯轉意回心,沒奈何才去。
1.請簡要概括文段的主要情節。(3分)
答:
2. 文段中從文段看,唐僧、孫悟空和豬八戒各有什么特點?(4分)
答:
3.請談談孫悟空被趕走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西游記》名著練習 答案
一、課堂鞏固
(一)填空
1.《西游記》,長篇_章回體神話小說,是_神怪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并非全無依傍,它有著歷史真實的 影子,即唐貞觀年間_玄奘遠出西域取經_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唐僧取經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后小說的素材來源,F在《西游記》是根據明代萬歷年間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記》的作者是__吳承恩_,字汝中,號射陽山人,__明_代人。
3.全書100回,基本由兩個故事組成,第1至7回,寫孫悟空出世至大鬧天宮_,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斗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8至100_回總寫唐 僧師徒歷經_八十一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蘊含著_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 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諦。
4.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_大鬧天宮_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唐僧_的來歷、魏征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唐僧師徒取經途中歷經81難終成正果。
5.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菩提祖師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定海神針,又喚_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__.后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孫行者_。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后被封為斗戰勝佛_。
6.豬八戒又叫_豬悟能,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_天蓬元帥_,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占_福陵山云棧洞為妖,后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凈壇使者_。
7.沙僧也叫沙悟凈,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_ ,被貶下界,后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_金身羅漢_。
8.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_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后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八部天龍馬)。后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__上。
9、《西游記》的作者運用了_浪漫主義_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10.《西游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七十二變_、筋斗云_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__如意金箍棒_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_如來佛祖__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觀音菩薩_____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孫行者__。
11.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_孫悟空_;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豬悟能_;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僧_。
12.《西游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白骨精_、大鬧_天宮_、真假_美猴王_、三借芭蕉扇_。
13.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 _大鬧天宮
14.《西游記》全書共一百回,孫悟空自號_齊天大圣_
(二)列舉簡述
1.唐僧分別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馬?分別給他們取了什么名?觀音所賜的名分別是什么?
五行山救悟空、高老莊收悟能、鷹愁澗收白龍馬、流沙河收沙悟凈
2.列舉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黑松林遇黃袍老怪、黃風嶺遭黃毛貂鼠精暗算、紅孩兒搶走唐僧、平頂山蓮花洞太上老君煉丹童變成妖精
3.唐僧師徒四人中,你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人物是誰?說說理由。
最喜歡: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不喜歡: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舉兩個《西游記》中你喜歡的情節,并說說理由。
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游記》中的孫悟空開始取經時意志并不是很堅定,請問他曾經幾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幾次?
主要有兩次:一是唐僧剛收孫悟空為徒弟時,唐僧埋怨悟空殘害生靈,悟空看不慣,逃回花果山,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邊,菩薩贈唐僧緊箍咒;二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亂殺無辜,一氣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寶象國遇難,豬八戒用激將法將其請出 。
(三)簡答題。
⒈談談你對這部小說所反映的主題的理解。
(1)諷刺批判社會現實的黑暗;
(2)歌頌悟空的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畏強權,樂觀頑強的精神;
(3)告訴人們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
⒉結合相關情節,說說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和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
勇往直前的積極樂觀的斗爭精神和蔑視皇權,神通廣大,敢于反抗的英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反抗傳統,反抗權威,蔑視等級制度等反封建思想和斗爭精神的熱情謳歌。
⒊結合具體情節說說唐僧的性格特點和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誠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淚交流,見佛就拜,不論真假,為了說明必須經歷艱難、堅持不懈才能獲得幸福成功
⒋分別簡述沙僧、豬八戒的性格特點。
沙僧: 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懶讒滑,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謅媚
5小說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無能,不辨忠愚。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蔑視,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嘲笑和批判。
6.《西游記》藝術特色:
①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大膽奇特的夸張。
本書語言詼諧幽默。
四、文段閱讀
(一)
20、(1)石猴進水簾洞 (2) 石猴稱王。2分
21、選文先寫他跳入泉里,進洞觀察,再行出洞;著意寫他的動作敏捷,觀察細致;足見他藝高膽大,聰明心細。3分
22、從氣候,環境等方面生動說明水簾洞是一個安身的好去處。3分
(二)
1.受白骨精蒙蔽的唐僧執意趕走了孫悟空。
2. 唐僧:忠奸不辨,偏聽偏信;孫悟空:忠心耿耿,心高氣傲;豬八戒:愛搬弄是非。
3.一是白骨精欺騙的手段過于狡猾,二是唐僧缺少辨別忠奸的能力,三是豬八戒的挑撥離間,四是孫悟空沒有很好的與師傅溝通以得到充分的信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252753.html
相關閱讀: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