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4-2015學年下學期七年級語文第二次月考
一.積累與運用 (20分)
1.劃出錯誤的字然后改正。(2分)
姹紫研紅(    ) 一偕千里 (     )桃李分芳(     )吳濃軟語(     )
2.指出下列詩句沒有比喻修辭的一項(   )(1分)
A、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B、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
C、快樂或者好的思想,都變成聲音飛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陣微風,或者像一片陽光。
D、我投我的紙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見小朵的云正張著滿鼓著風的白帆。
3.下列句子中無語病的一項是:(      )(1分)
A、我們班級整整有六十多人。
B、我知道李小朋的身份證是8月1日生的。
C、中國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D、同學們的各種讀書聲,匯成一支動聽的歌聲。
4.選出恰當的一項填入橫線上:(       )(1分)
教育活動中,應當幫助學生學會從浩瀚的知識海洋中,      最基本的內容,     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      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扎實的基本功;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能主動地尋求知識,      自己的知識領域。
 A擷取  掌握  培養  拓寬              B擷取  把握  培訓  拓寬
C獲取  了解  培育  擴大              D奪取  通曉  培養  擴寬
5.根據原文填空:  (9分)
(1)《迢迢牽牛星》形象地表現了有情人難成眷屬的痛苦的句子是:                    ,                    。
(2)《渡荊門送別》一詩中描寫長江出山峽,渡荊門,天開地闊,逼真如畫的名句是                    ,                    。
(3)在《西江月 》中 “                 ,                  ”通過動物的活動寫了豐收在望的情景。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運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
(5)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                       。
6.名著導讀(2分)
法國青年作家           先后創作了多部名人傳記,其中《貝多芬傳》、《            》和《              》被稱為世界“            ”,又稱為“巨人三傳”。
7.綜合性學習。(4分) 
我校將開展以“舌尖上的家鄉”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l)【猜一猜】請你仔細閱讀下列兩則謎語,寫出謎底(家鄉常見食品)。(2分)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著黃緞子,滿臉長著 *** 子,老家是個火爐子。
 ②兩個瘦 子一般長,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來救起,瘦子變成胖又黃。
①                ②            
(2)【品一品】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味道的,不僅有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有我們的心。細細品味,舌尖上有滿滿的希冀和祝福, 還有深厚的文化意蘊。請參照示例,選出年糕或粽子說一說家鄉美食所蘊含的意義。(2分)
 示例:月餅——圓圓的,甜甜的,寄寓著人們對家庭團圓、生活甜美的希冀。


二、閱讀與理解(24分)
(一)  (14分)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第二行“嘶啞的”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2分)

 

2.第三行中的“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這”所代表哪兩種不同的情形? (2分)


3.第六行中的“溫柔的黎明”有什么含義?(2分)


4.第六行中的省略號、第七行中的破折號、第十行中的省略號各代表什么意思? (3分)
 

5.文中的“土地”喻指什么? (2分)


6.本詩寫于1938年末,是詩人親身體驗了北方廣大農村災難現實后的作品。請結合文句分析:這首詩集中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3分)

 

(二)(10分)               小樹的靈魂
前年春節,我從承德叔叔家帶回一株小柏樹。小柏樹長在一塊石頭上,石頭坐在托盤里,托盤里水幽幽存焉,透著殷實之氣?墒牵茉诒本┞鋺魡?我心里沒有底。直到有一天,小柏樹的枝條上冒出鮮綠的新芽時,我才放下心來。
小柏樹的存活,使我感到養些木本植物該是不難吧。我便來到花市上,選購了三株盆景——小榆樹、小榕樹和小楓樹,并與小柏樹一起擺在了窗臺上。一時間,窗臺上郁郁蔥蔥 ,欣欣向榮,好看極了。其中,尤以小榕樹最美。它的枝葉舒展文靜,像是依欄沉思的女人。小榆樹則以稠密而熱烈的葉子,顯示了繁榮景象。小楓樹更是風骨不俗,氣度超然。因為 它的每片葉子都在翹首以待那個火紅的秋天。倒是小柏樹顯得不起眼了。一塊土里土氣的石頭,一株再普通不過的柏樹枝子。仿佛窮山溝里走來的孩子,有些相形見絀。好在它“要求于人的甚少”,只要托盤里有點水就行了。什么心也不用操。另外三株就不同,施肥澆水,喜陰喜陽,很有些講究。就是澆水也不能大意,弄不好還會爛根。為此,我真請教了不少花匠。
誰知,越是竭盡呵護之能事,越是容易出問題。還不到秋天,小楓樹的葉子忽然打卷了,有的還變黑,一副病兮兮的樣子。我趕緊四處求醫,忙著打藥治療,盼著它“春風又綠”。然而,可嘆它一日不似一日,眼見著一片片葉子都卷了起來。小楓樹到底一命嗚呼了。我也好生傷感。原本我還期待著坐在屋里獨賞紅葉呢!
秋天過去了,天氣漸漸冷起來。小榆樹和小榕樹的葉子越來越少了。一場雪后,它們的葉子幾乎全干了。便想:大概是冬眠吧。而我依然按時澆水,盡職盡責,以待來年春暖花開時,讓它們再吐新綠。
然而,它們再也沒有醒來!
如今,小榆樹,小榕樹,小楓樹的“遺骨”陳列在陽臺上,好像三塊墓碑,讓人神傷。
這時,我卻不得不驚異于小柏樹的生命力了。只見 它所有的葉端紛紛吐出了新綠,鮮活鮮活的耀眼極了,竟有一種光芒四射的神采,令人激賞,令人感奮。
我禁不住把小柏樹搬到寫字臺上,仔細端詳起來。我發現它竟然是從石頭縫里長出來的。那石頭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縫,裂縫里布滿了小柏樹的根須,根須之密,仿佛老壽星的胡子,又仿佛網一樣的脈絡。它們裸露著,有如豐富的神經系著一顆美麗的靈魂,我的心被這個靈魂深深觸動著……
是的,樹是有靈魂的。人類從“樹神崇拜”時就這樣認為著。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也說過“植物是有靈魂的”。不過,靈魂與靈魂卻有所不同。正如人世間有著形形色色的靈魂。然而,一個美麗的靈魂卻是需要歷練的。小柏樹一定是歷練過的,否則它不會有這樣叫人暗暗尊敬的樹品。其實,它的樹品本來就有著悠遠的脈系!渡胶=洝酚涊d:“白於之山,其上多柏!薄秶Z》曰:“松柏之地,其土不肥。”至于“柏經冬而不凋,蒙霜不變,可謂得其真也”的說法就更多了。
還有一個說法,是古代畫論:“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我想:人品如此,樹品亦然。只可惜我與小柏樹相伴一年有余,竟如此賞悟不敏,實在是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樹之有神。
失敬了,小柏樹!
1.第②自然段是從哪兩方面對比小柏樹和其他三株樹的? (2分)
  
                                                                                                        
2.第③自然段“誰知,越是竭盡呵鏟之能事,越是容易出問題。”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3..寫小柏樹的根須一段突出了小柏樹什么精神? (2分)
                  
               
                                
4.引用《國語》中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2分)
              
            
        
5.小柏樹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2分)
                                                                   
                         
三、閱讀古詩文回答下題:(  16分 )
(一)文言文閱讀(12分)
河中石獸
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③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⑴一寺臨河干(         )           ⑵山門圮于河(         )
  ⑶閱十余歲(         )             ⑷但知其一(         )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聞之笑曰                          B.當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                     D.其反激之力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翻譯       
                                                                
⑵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       
                                                               
4.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5.為什么“學者”的結論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結論是正確的?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2分)


(二)春望           (4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賞析千古名句“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保2分)


2、請展開想象,描述尾聯所展示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2分)
 
四 .寫作(40分)
1.生命如花,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無論是美麗的自然風光,經典的藝術形象,神秘的科學世界;還是刻骨銘心的故事,激動人心的場面,怦然心動的瞬間;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傾心的交談,一句深情的叮囑,一個鼓勵的眼神……點點滴滴,都如同清純的甘露滋潤心田。什么是滋養你心靈的甘露呢? 
請以“我心靈的甘露”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2. “          考驗了我”
以上題目任選一題來寫;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實情感;(2)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3)字數600字;(4)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4-2015學年下學期七年級語文第二次月考
參考答案:
一.1.嫣 瀉 芬 儂    2.D     3.C    4. A 
5(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5)鐘子期輒窮其趣。
6. 羅曼•羅蘭 《托爾斯泰傳》 《米開朗琪羅傳》 “三大英雄傳”
7.【答案】(1)①酥餅 ②油條
(2)示例:年糕——“糕”諧音“高”,祝福人們生活步步高。
粽子——翠綠的粽葉,軟糯的滋味,蘊含著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內容貼切1分,語言表達得體1分)
二.(一 )1.不可以去掉;因為用“嘶啞的”更能表現出“我”對“土地”的深愛的程度,去掉了會影響表達效果。 
2.第三行中的“這”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第四行、第五行中的“這”代表廣大人民的反抗。 
3.指代即將到來的勝利與解放或象征人民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4.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示轉折;表示語意未盡。 
5.指的是祖國。 
6.集中體現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和甘愿為祖國獻身的精神。詩人盡管“眼里常含淚水”,卻無比真誠地宣布:他要像鳥一樣不倦地歌唱祖國,縱然是死了,也希望把整個身體都融入祖國的土地里。
(二)1.從外形和對人的要求兩方面對比的!
2..承上啟下 
3..小柏樹依靠自己力量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抗爭的精神!
4..贊美小柏樹在貧瘠的土地上仍能頑強生長的生命力!
 5.啟示我們不可盲目地抱 怨、逃避,要與生存環境抗爭,要具有頑強的斗志。
三(一)1.⑴靠近  ⑵倒塌  ⑶經歷 ⑷只         2.D
3.⑴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沖走呢?
⑵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一點道理就可以主觀臆斷嗎?
4.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5、因為學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則根據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問的關系,作出正確的判斷。
(二)1.戰火連續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鳴。
2.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
含義: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思家悲己的情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00860.html

相關閱讀: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