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唐朝的對外化交流
點擊新目標
1、熟記與唐朝友好交 往的兩個國家和五個人物;
2、理解唐朝對外化交流發展的原因;
3、歸納鑒真和玄奘的相同之處,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鏈接舊知識
1、憶一憶:唐朝的民族關系怎么樣?舉例說明;并說明原因
2、想一想:唐朝的對外關系會怎樣呢?
前小熱身
1 、請同學們認真看書,勾出重點知識,圈點出五個重要人物,對疑惑點做出批注;完成知識建構:
譴 目的:密切關系,學習唐朝先進的經濟化。
唐 次數:十多次
唐與日本 使 代表 人物:( )、( )、( )。
目的:( ),
( )東渡 意義:促進了日本( )的提高。
唐朝的對外交流 (1)天竺是指今天的( ),是( )的發地。
唐與天竺 時 間:
(2)( )西行 目的:
意義:
2、師 生交流完成情況。
堂進行時
情景創設
學生講《西游記》中的精彩片段;問一問:《西游記》中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現實中真有唐僧其人嗎?真有幫他渡過道道難關的仙嗎
新 解讀
1、議一議:聯系前面所學知識,找找唐朝對外交往頻繁、發展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2、讀一讀:郭沫若贊鑒真詩,并思考日本為何把鑒真坐像定為國寶?
3、談一談:日本譴唐使、鑒真、玄奘三人有何共同點?你從鑒真、玄奘身上學到了什么?
4、畫一畫: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的線路
5、議一議:開放與繁榮的啟示
堂小結
寫一寫:唐朝對外化交流發展的重大史實:
兩個國家:( )、( );
三大事:① ② ③
五個人物:( )、( )、 ( )、( )、( )
〈堂大練兵
1、練習冊選擇題
2、 材料題:
材料一:他孤 身一人騎馬穿越莫賀延嘖…..他經歷千難萬苦,才終達天竺……..
材料二:他率弟子、工匠等,啟程東渡,…….第六次東渡,終于到達九洲,受到熱烈歡迎,留居奈良………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誰?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又是誰?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3)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哪些優品質?
(4)你認為唐朝對 外關系繁榮的原因有哪些?對我們今天有什么啟 示?
后談收獲
1、我記住了
2、我懂得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9594.html
相關閱讀: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
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