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綜合探究三 游歷華夏

教 學
目 標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關注社會生活,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

教材分析

重點

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

如何讓學生分工合作,收集分析資料、獲取信息,提高探究的能力。

教具








播放:旅游風光片。
敘述:在欣賞旅游風光片的時候,從同學們的表情和眼神中,我看到了你們內心的強烈渴望。
提問:眼見為實,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旅游觀光、探險?
敘述:在同學們的回答中,我發現:大家最感興趣的往往是與現在生活的環境有顯著差異的城市或景點。一條優秀的國內旅游線路,應該體現我國地區之間顯著的差異,展示豐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提問:課文中提供的旅游線路有什么優點?
探究學習工作單
探究小組—— 記錄員——
旅游線路——————————————————
旅游景觀

交通工具

線路特色













模擬旅行,考察訪問
1、學生分析處理資料
2、合作學習、討論線路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3、討論如何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
4、整理材料,寫出報告。
展示成果,組織交流
學生評價,教師小
布置作業

練習冊1---9題

板書設計

一、 旅游線路
二、模擬旅行

后記
第一課 國土和人民

教 學
目 標

知道我國的面積、地理位置、疆域和鄰國,瀕臨的海域和島嶼
知道我國行政區的劃分

教材分析

重點

我國的地理位置行政單位及人口民族的分布

難點

我國人口和民族分布特點

教具

我國民族分布圖









新課導入
提問:2000年11月1日,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是通過怎樣的途徑獲取有關信息的?
承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中國的人口和民族。
一、 眾多的人口
展示:中國與世界自然資源分比較表
展示: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比較圖。
承轉:我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分布很不均勻。
展示:中國人口密度的分布圖
歸納: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是不平衡。
黑河—騰沖

人口占全國人口

東南部

94%

西北部

6%

提問:為什么中國人口會出現東密西疏的狀況?
展示:《中國地形圖》和《中國人口分布圖》
歸納:中國人口分布東密西疏,東部多為平原區,適于人們生產和生活,西部多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民生產和生活。中國人口分布東密西疏,這是由自然條件、社會經濟、開發時間的長短決定的。東部人口過分集中,會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帶來一系列問題,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困難、失業人口增多、社會秩序混亂等。西部人口稀少,人才資源缺少。










二、多民族的大家庭
提問: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哪一個民族人口最多?
板書1、 : 我國有56個民族
展示《中國民族分布圖》
3、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布置作業

練習冊10-13題

板書設計

一、眾多的人口
二、多民族的大家庭

后記
第一課 國土和人民

教 學
目 標

知道我國的面積、地理位置、疆域和鄰國,瀕臨的海域和島嶼;
知道我國行政區的劃分

教材分析

重點

我國的地理位置行政單位及人口民族的分布

難點

我國人口和民族分布特點

教具

少數民族的圖片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第一課 國土和人民
提問:我們平常說“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么,我們的祖國到底有多大?
展示:中國、歐洲、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輪廓,討論我國國土面積廣大的意義,感受我國國土的遼闊。
一、遼闊的疆域
1、 面積960萬平方千米
展示:《中國政區圖》
2、 跨近50個緯度——南北氣候差異顯著——適宜發展多種農業經濟
展示:我國海陸鄰國圖
3、疆界長、鄰國多
提問:我國東部瀕臨哪些海域?有哪些島嶼?
4、東臨四海一洋,島嶼多
展示;《世界地圖》
提問:比較中國與英國、蒙古、美國在海陸疆域方面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歸納: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英國為歐洲西部的一個島國,蒙古為亞歐大陸上的一個內陸國;美國雖然是海陸兼備的國家,但瀕臨的海洋不同。
展示:我國在世界上的位置圖
提問:我國的海陸位置對我國的自然環境有什么影響?












4、 越的地理位置
二、行政區劃
展示:課本上的信封
提問:信封上的地址是如何寫的?
歸納:我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縣、鄉。
1、三級行政區
2、特別行政區的設立
布置作業

練習冊1-----9題

板書設計

一、遼闊的疆域
二、行政區劃

教學后記
第二課 山川秀美

教 學
目 標

知道我國黃河、長江的基本特征,理解氣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了解人類利用自然的得失。

教材分析

重點

黃河、長江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它們的治理和開發。

難點

黃河、長江的主要問題

教具

長江三峽景觀圖




















播放:黃河、長江片段
一、母親河
展示:《中國地形圖》
展示:《黃河流域圖》
展示:《黃土高原景觀》
提問:1、黃河能稱為中國的第二大河嗎?
2、黃河在下游的流域面積為什么窄?
3、黃河的泥沙來自哪里?
4、黃河目前為什么出現斷流?
歸納: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對黃河泥沙的治理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從1973年開始,黃河出現了斷流,這不僅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還關系到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保護黃河,時不可待!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節約用水,不浪費,不污染水源,各地區應該統一用水,在通過合理地跨流域調水來拯救我們的“母親河”。
展示:《長江流域圖》
展示:《長江三峽工程圖》

























提問:1、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建成后對長江流域有什么重要意義?
2、長江上游的森林對長江的防洪有什么作用?
歸納:森林是地球表面的綠色“地毯”,具有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防御自然災害的作用。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是我國 的一項基本國策。



布置作業

練習冊9---12題

板書設計

一、 黃河
二、 長江

教學后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中國氣候的地區差異而造成不同地區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其中以南北方、東西部差異為主線,重點聯系實際探討形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同時,激發學生尊重各地人們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等特點以及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圖了解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氣候差異及其原因。

2、了解南北方氣候差異對當地人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影響。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南北方氣溫和降水的特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導課〕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個動畫,這個動畫的名字叫做《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看了這個動畫后,請同學們談一談這個動畫里面的東北人是怎樣的?

〔學生〕略。

〔教師〕東北人有東北人的生活習俗,同樣南方人也有南方人獨特的風土人情,正如中國的一句俗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節課,我們就一同走進第三單元第三課,共同探究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及形成原因。

〔講述〕請同學們在中國地圖中指出東北三省及湖北的地理位置,中國國土遼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的特點不同,全國可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四大區域。

老師的家鄉屬于哪一地理區域?

你們的家鄉屬于哪一地理區域?

〔學生〕略。

〔過渡〕那么南北方的分界線是什么?南北方在氣候、自然景觀方面有哪些不同呢?

〔展示〕《秦嶺——淮河分南北》錄像。

〔學生回答〕略。

〔結論〕我們習慣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大體上把東部季風區劃為南方、北方。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為北方,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為南方。

〔展示〕南北方圖片,請同學們分一分類,如果能說出是什么景觀就最好了!

一組圖片 吉林霧淞 二組圖片 哈爾濱雪雕

三組圖片 長江大橋及武漢港 四組圖片 云南梯田,海南椰樹

〔過渡〕南北方的自然景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東北冰天雪地,南方細雨綿綿,這些差異主要由自然環境形成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氣候中的兩大因素,氣溫和降水!那么,南北方的氣候有何差異呢?

〔展示〕 《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提問〕 A、找一找哪條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B、冬季氣溫最低的地方?最高的地方?

C、計算南北方的最大溫差?

(注:簡單介紹等溫線圖及等溫線含義)

〔學生〕讀圖、思考、回答。

〔展示〕《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七月份平均氣溫南北方差異情況。

〔結論〕通過冬夏兩季的氣溫分布圖,我們發現南北方的氣溫在冬季差異較大,夏季較小,我們的生產、生活不僅受氣溫的影響,受降水的影響也很大。

〔展示〕南北方民居圖片、《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學生〕讀圖、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從《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找出有效信息。

〔結論〕

北方

溫帶氣候

一月平均氣溫低于零攝氏度

年降水量少于800mm

南方

亞熱帶和熱帶氣候

一月平均氣溫高于零攝氏度

年降水量大于800mm

〔過渡〕由于南北方在氣溫、降水上存在著差異,使南北方在生產、生活以及風俗習慣上都存在著差異,比如說東北有三件寶:人參、貂皮、烏拉草,這與當地的氣候有密切的關系。冰雪雖然給北方帶來了寒冷,凍住了山,凍住了水,卻凍不住東北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在那里人們養成了與冰雪相依為伴的生活習俗。下面,老師請同學們欣賞龐龍的一首歌曲,請說出哪些生活痕跡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與你們的衣、食、住、行有哪些差別!

〔學生〕欣賞、合作、探究、展示。

〔過渡〕南北方在衣、食、住行上有很大的差異,其實,南北方在文化、語言、戲曲、建筑上也各有千秋。

〔鑒別〕 一組 圖片(南北方節日圖片)

二組 圖片(農民畫、刺繡)

三組 戲曲(黃梅戲、二人轉)

〔課堂小結〕在遼闊、富饒的東北,熱烈、濃厚、直爽、淳樸的氣息洋溢在廣闊的大地上,大山、大林、大雪孕育了大氣的東北人,東北人有三氣,“豪氣、義氣、勇氣”,東北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東北人更喜歡結交四海的朋友,祝愿我與同學們的友誼長存!

〔知識拓展〕要求學生課外調查千島湖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特點及其聯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9585.html

相關閱讀: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
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