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南方經濟的發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7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學習目標
1、記住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最主要表現,
2、理解南方經濟快速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已經完全超過北方,從而改變了以前以黃河流域為經濟重心的全國經濟格局,實現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和經濟重心南移
2、難點: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自主學習:
1、農業:灌溉和耕作技術提高,水稻產量提高;棉花種植面積擴大,成為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
2、手工業:棉紡織業成為南宋時期的一個重要行業;景德鎮是瓷業生產中心;
3、商業:北宋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南宋的臨安是繁華的都市;對外貿易港口有廣州和泉州;
4、經濟中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現:北方人口南遷;南方社會安定,南方自然條件優越。表現在:水稻成為產量最多的糧食作物,手工業發達,南方賦稅收入成為國家財政支柱。
課文,完成
(一)農業的發展
1.特點:遼、宋、夏、金并立時期我國南方和北方的農業都有發展,但 的發展速度更快。
2.表現:農民在湖泊江河邊筑壩修閘,開辟 ,在丘陵山地修造 ,擴大了耕地面積。太湖流域的 和 一帶成為著名的水稻產區。 種植面積擴大,成為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
(二)手工業的進步
1.紡織業:南宋時, 在南方興起,逐漸成為我國古代手工業的一個重要行業。
2.制瓷業:南方的制瓷發展很快, 成為著名的瓷業生產中心。
(三)商業的繁榮
1.貨幣:為適應大宗買賣的需要, 時,一種名叫“ ”的紙幣在
地區出現。這是世界上 發行和流通的紙幣。南宋時,發行了紙幣“ ”。
2.城市:南宋都城 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華的 。
3.對外貿易: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主要有 、 等,政府在這里設 進行管理。
(四)經濟重心南移
1.情況:從 時期起,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中期以后,移動速度加快。 時南方已成為全國經濟的重心。
2.表現:南方商業發展的水平,從總體上看也超過 。與此同時,南方 收入增加,所占比重超過北方,成為 的主要支柱。
(五)本課內容涉及兩宋時期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情況,反映出經濟重心南移的狀況,列表歸納不失為一種較為有效的學習方法。
類別發展成就
農業的發展糧食作物
經濟作物
手工業的發展紡 織 業
制 瓷 業
商業的繁榮貨 幣
商業貿易
對外貿易
(六)南方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結合下表你會更好地把握南方經濟發展脈絡。
東漢至南宋經濟重心南移表

合作探究:
(一)農業的發展:
1、歸納出南方農業發展的四大表現。
2、比較各個歷史時期農業發展的概況。
(二)手工業的進步:
1、了解初始階段的棉紡織技術
2、了解景德鎮制瓷業的概貌,并看圖說說青白瓷的特點。
(三)商業的繁榮:
1、紙幣的出現說明了什么?
2、臨安商業繁榮的原因和表現。
3、在地圖上找到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
(四)經濟重心的南移:
1、從夏商到兩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
2、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現。
練習反饋:
A
1.南方經濟超過北方是在 ( )
A.秦漢時 B.隋唐時 C.兩宋時 D.明清時
2.兩宋時期,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是 ( )
A.小麥 D.粟 C.大豆 D.棉花
3.“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比藗冑澴u的是 ( )
A.青瓷 B.白瓷 C.青白瓷 D.三彩瓷
4.棉紡織業開始成為我國古代手工業中的一個重要行業時是在 ( )
A.北宋時 B.南宋時 C.唐朝時 D.元朝時
5.兩宋時期我國著名的瓷業生產中心是 ( )
A.景德鎮 B.揚州 C.定州 D.杭州
6.北宋時期,在四川地區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名稱是 ( )
A.會子 B.交子 C.銀票 D.銅錢
7.兩宋時期,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有 ( )
①廣州 ②泉州 ③張家港 ④劉家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8.兩宋政府設置的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是 ( )
A.市舶使 B.鹽運使 C.海關 D.布政使
9.我國經濟重心南移速度加快是在 ( )
A.三國時期 B.唐朝中期以后 C.北宋時期 D.南宋時期
10.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 ( )
A.北宋時期的四川地區 B.南宋時期的四川地區
C.北宋時期的東京地區 D.南宋時期的臨安地區
11.下列關于南宋時期有關史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棉紡織業在南方興起 B.南方出現了圩田和梯田
C.政府在外貿港口設海關進行管理 D.南方已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12.史書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边@一現象說明了 ( )
A.國家重點支持東南沿海的開發 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
C.東南沿海一帶農民賦稅負擔沉重 D.政治重心轉移到南方
B
13.識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是什么時期開始發行的紙幣?當時名叫什么?

(2)你對該紙幣有何評價?

14.下列材料:
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請回答:(1)這是什么時期的諺語?

(2)“蘇湖”分別指什么地方?

(3)為什么說“蘇湖熟,天下足”?

15.簡述我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的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1450.html

相關閱讀: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
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
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