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探究一 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教 學
目 標
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比例尺的內容,選擇不同類型的地圖,從地圖中獲取信息以解決實際問題。具備一定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點
根據現實需要選擇和使用合適的地圖
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地圖,從中獲取信息以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
各類地圖、鄉土教材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一、選擇合適的地圖
提問:請同學們觀察1―11A和1―11B兩幅地圖,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提問:哪幅地圖表示的范圍大?哪幅地圖表示的范圍?
提問:如果想了解福州與臺灣之間的相對位置和大致距離,應該選擇哪幅地圖?
提問:如果要坐火車游覽臺灣,應選擇哪幅地圖?
總結:由此可見,反映區域范圍越大的地圖,圖上內容越簡單,而反映區域范圍越小的地圖,圖上內容越豐富。
二、巧用地圖
如果張京要坐火車從北京到杭州旅游,他該選擇哪種地圖來確定線路?
1、交通圖
提問:他應該如何安排線路?可以有哪些不同線路?
展示:《中國鐵路干線圖》
提問:根據你們確定的線路,沿途會經過哪些城市?
展示《杭州交通圖》
展示:等高線圖。
敘述:等高線越密集的地方,地勢越陡峭;等高線越稀疏的地方,地勢起伏越平緩。
教
學
過
程
提問:當我們拿一張《張家界風景旅游區地圖》,該如何安排兩天的行程?
1、 請在圖上找到入口處?你準備從哪個門進?從哪個門出?
2、 請在圖上找到住宿的賓館,你準備晚上哪個賓館住宿?
3、 根據上述選擇,確定第一天和第二天所要游覽景點的范圍。
4、 根據你所確定的范圍,再合理安排具體的旅游景點總結: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交通圖、旅游圖、等高線圖和歷史變遷圖及其運用。
布置作業
練習冊1----7題
板書設計
一、選擇合適地圖
二、巧用地圖
后記
第一課 我的家在哪里一、教學目標:從自己所在的社區入手,感受社區生活體會社區功能。初步掌握地圖的三要素。能夠根據平面圖上的方向,描述一個地點的具體位置,利用比例尺測量實地距離。
二、教材分析:重點----初步掌握地圖的三要素;難點----利用比例尺測量實地距離;教具----地圖、地球儀。
三、教學過程:新課導入―― 教師在課前布置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家周圍的環境。課上首先請同學們互相交流各自的調查結果。然后,教師在引出社區的概念。
講授新課――
(一)從社區看我家
1、考慮到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經驗,可先提出“怎樣讓朋友了解自己家的位置和環境?”的問題,然后再以此問題過度到地圖知識的教學上來。
2、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1―1圖,和1--2找出它們的差異。各小組展開競賽,看哪個小組觀察的最仔細,差異找的最多。
例如,兩圖的方向不同、符號的形狀、大小和顏色有異、圖幅有大有小等。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完成圖下第二小題?梢宰屢唤M扮演杜鵬,一組扮演王鵬,分別描述這兩張地圖,看其他同學能否聽明白。教師可作適當引導,自然地過度到“怎樣修改,才能使別人容易讀懂?”的問題。
3、地圖三要素和閱讀卡的教學
老師帶領學生讀1―3,并與前面兩圖加以比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它們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哪幅圖反映的事物更清晰明確,分析圖1―3對圖1―1和1―2在哪些方面做了改進。一邊比較,一邊閱讀圖旁對三要素的理解和認識。然后帶領學生閱讀“地圖的語言”。
4、圖例的教學
為使學生迅速準確地認識地圖上的地理事物,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可在教學中將形狀相似或相近的符號進行分類,如首都、省級別行政中心和一般城市為一組;洲界、國界、未定國界和地區為一組等等,讓學生進行比較并試著找出它們的主要區別,加以識記。
(二)在社區中生活
1、社區的功能先提問學生“我們人人都生活在社區里,但可能不自覺或很少留意。那么,現在大家就想想看,我們能在社區里做什么?”啟發學生回想日常生活,如社區提供的各種家政服務、為居民創造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等等,居民可以在社區內鍛煉身體、購物、交友、共商大計以完善社區建設等,然后教師總結歸納學生的發言,“同學們說的這些都反映了社區功能。社區有哪些功能呢?我們一起看書上這四張圖片! 在學生學習討論后,全班互相介紹自己家所在社區的情況。視教學時間和學生情況,還可以進一步引發學生關注自己生活的區域,留意身邊的事物,拓展思考:1、你還知道社區有哪些功能? 2、我們還可以為改善社區做什么?
2、自我測評 (1)、目的是看學生能否將所學的地圖知識運用到繪制平面圖上來,同時還能看出學生是否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給出各個景物之間的實地距離和平面圖的比例。只要方向正確、比例尺適當、圖例清晰,就能達到教學目標。
(2)、根據各人愛好、特長和條件,不拘方式的課外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要學生創作的內容能夠反映社區環境和生活,不論何種形式教師都應給予鼓勵。
板書設計―― 我的家在哪里
(一)從社區看我家一、認識平面圖
二、地圖的三要素
三、認識圖例
(二)在社區中生活
一、社區的功能
二、自我測評
布置作業
第二課 多種多樣的社區
教 學
目 標
識別一些常見類型的社區。感受區域差異的存在,理解區域差異聯系的必要性。能正確觀察和閱讀圖表,形成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點
知道社區的類型和它們之間的差異和聯系
難點
正確觀察和閱讀圖表,形成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那力。
教具
社區圖
第二課 多種多樣的社區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社區的環境和功能等內容,社區有經濟、政治、文化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按照不同的功能,社區還可分為不同類型,那么,社區大致有哪些類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課多種多樣的社區。
正文
1、社區的類型
功能社區
自然社區
行政社區
類型
圍繞人的不同社會活動形成的區域
自然形成的社會生活區
以行政管理范圍來確定的區域
舉例
大學區、工業區
村落、城鎮
鄉、鎮、縣、市
教
學
過
程
2、 社區的差異
讓學生仔細觀察1―3和1―9,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3、 社區商品調查
讓學生到社區中進行實地調查
4、 多方面交流
讓學生調查社區之間的調查
布置作業
聯習冊1―8題
板書設計
一、社區類型
二、社區差異
三、社區商品調查
四、社區的交流
教學后記
文 章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6475.html
相關閱讀: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
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