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的讀書生活同步測試(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練習簿(  ) 饒有風趣( 。≡幱嫞ā 。°裤剑ā   。⊙普T( 。
2.解釋下列詞語:
⑴饒有風趣:
⑵從容不迫:
⑶憧憬:
⑷循循善誘:
3.改正下列句子中寫錯的字。
⑴酷愛讀書的風氣使相當枯躁無味的中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⑵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敢做敢為,頑強勞動,不顧險阻才走向預定目標的。
⑶她很會揣磨每個學生的志趣和愛好。
⑷描述童年時代,我不能不提到書藉。
⑸我仿佛生臨其境,成為小說中的主人公了。
⑹他讓我們這些學生養成一種根深地固的習慣。
4.說到讀書,名人有若干讀書聯,請將下列各 讀書聯連線:
發憤識遍天下字 文章不寫一句空
萬卷古今消永日 立志讀盡人間書
愿乘風破萬里浪 無益身心事莫為
有關國家書常讀 一窗昏曉送殘年
板凳要坐十年冷 甘面壁讀十年書
5.你怎么理解課文標題中“讀書生活”這四個字的含義?
二、同步解讀
描述童年時代,我不能不提到書籍。
我最愛讀和最讓我入迷的書是驚險童話作品。我非常喜歡《無頭騎士》、《皮襪子》和《最后一個莫希干人》。從書中我知道了蒙蒂戈莫大鷹爪,知道了什么是維格瓦斯。知道了什么是太平煙斗,怎樣吸和在什么場合下吸它。知道了第一批到達美洲 的西班牙殖民者對土著印第安人是何等殘忍,他們又怎樣殘酷地滅絕這塊富饒土地上的土著居民。我得知新大陸之所以叫亞莢利加,是以西班牙航海家亞莢利哥?維斯普奇的名字而 得名的,而不是為了紀念最先發現 莢洲的克里斯托佛?哥倫布。
我十一歲的時候,讀完了儒勒?凡爾納的全部作品。在他的小說中,現實跟幻想 和冒險交織在一起,更加激起我對技術的濃厚興趣。
法國作家路易?布森納爾和路易?雅克里奧的驚險小說特別使我入迷。讀到小說的自然、人物和他們的風俗習慣時,隨著迅速展開的情節,我仿佛身臨其境,生活在小說的主人公之中了。
我也讀過許多歷史書。一些歷史事件,一些杰出的統帥和活動家——彼得大帝、蘇沃洛夫、庫圖佐夫喚起了我熱愛俄羅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后來,我讀了幾本《名人傳》叢書(革命前也有這類叢書):我們偉大的先輩、俄國科學的奠基人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傳,無線電發明家波波夫傳以及門捷列夫傳。
書能激發人們對新事物和未知事物的極為強烈的興趣,它教給人們憧憬和幻想。它還喚起人們去行動:要知道,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敢作敢為、頑強勞動、不顧險阻才走向預定目標的。
6.作者最喜歡讀的書是哪幾類?
7.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說說你喜歡讀這類書的理由。
8.書籍有哪些好處呢?請用原文給予回答。
9.有的同學認為,有了書籍,就可以不要老師了,你怎么看?究竟是老師重要還是書籍重要?
三、美文賞讀
我的“藤野先生”
遙望中學,已時隔20年,可是我的語文老師龔漢城卻如在眼前。
我無需再另費筆力去描繪他的音容,因為有一幅現存的肖像畫最適合他,那就是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除了沒有一撇八字須,其它可謂惟妙惟肖,連朗讀課文時抑揚頓挫的聲調怕也毫無二致。
20多年前的語文課本實在像政治讀本,老師教得平淡,我也學得無味?捎幸还澱Z文課我至今記得清清楚楚。龔老師那天一反常態地對我們說:“今天我們要學一篇 課文《藤野先生》,這是文學作品,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
這個黑瘦的、衣著模糊的藤野先生遠遠地從異國他鄉走近我,我分明感覺到他內心深處蘊藏著博大的愛,當他得知他的學生要遠他而去時,他把自己的一張照片送給他,背面還寫上“惜別”二字。當我第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竟不能自己。文學,原來能把生活中最有情感的東西展示出來,能把沙漠潤出綠洲。我抬頭望著正在上課的龔老師,他鏡片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些,他黑瘦的臉龐似乎有些紅暈,他的聲 音高低起伏,又戛然而止,怔怔地望著我們。我凝視著他的目光,我明白,他就是我們的藤野先生。
厭倦了大批判的文章,我開始寫散文,寫老師,寫同學,寫親人,寫自己,寫一切能 抒發我情感的文章。好像龔老師評語一次比一次長,分數一個比一個高,龔老師在語文課上經常念 我的,后來又把我的抄在大白紙上,先貼在教室門口,后貼在校園里。一張張大白紙上用毛筆抄著我的作文,字跡工整而清秀,我仿佛覺得他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中學畢業我便要背起行囊去插隊,臨別,龔老師并沒有送照片給我,卻給了我兩本書,一本是《朝花夕拾》,一本是《吶喊》,這都是當時僅能公開讀的文學作品,扉頁上有工工整整的楷體“留念,龔漢城”。
之后,經歷了考大學,由于數學成績不佳,我未能考上夢寐以求的復旦大學中文系,進入了一所師范大學,我覺得我的作家夢,我的文學理想,就像放飛的風箏,遠遠地離我而去,心情很郁悶、失落。第一封信寄給的是我的老師,信中大概說了許多牢騷話。不久,我收到了回信,第一行字是:“親愛的未來的老師”,我不記得后面有多少鼓勵性的話語,僅就開頭這一行字,那么神圣,那么美麗,我明白今后該去做什么了。
后來,我也成了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向我的老師匯報我的教學成績,比如獲得了教學比賽一等獎,出書了,評上高級職稱了。他總會很廟興,黑瘦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1994年的一個暑假,我帶著新出 的一本書去探望老師,他正患乙肝在家。他的臉依然黑瘦,還透著點棕黃,他的聲調依然抑揚頓挫,但語氣急了些,他的眼睛沒有以前亮,但更多了一分慈祥。我把書遞給他,他翻到扉頁上,上面我也寫了一行字:“留念;您永遠的學生”,他笑笑說:“我們現在是同事,我不過比你年長!辈⒂H自拿來剪刀、膠水把“您永遠的學生”貼沒。
1997年龔老師患肝癌去世。我沒有他的照片,不能像魯 迅那樣把先生的照片掛在書桌前,每至夜間,、瞥見先生的面貌,增加勇氣。但龔老師的形象卻永遠伴隨著我在課堂里,每當我站在講臺上,我就像我的老師一樣,給我的學生啟開文學之門,讓我的學生在文學中尋回失落的美麗。
10.本文運用什么結構順序?
11.文中第二自然段運用什么手法來刻畫人物的外貌?
12、文中的龔老師與藤野先生有哪些相似之處?
13.《朝花夕拾》、《吶喊》是誰的作品?
14.龔老師把“您永遠的學生”貼沒,表現龔老師的 什么心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6736.html

相關閱讀: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