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諾獎得主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簽約:奉獻時光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5月4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簽約,并表示“將把科研生涯的最后時光奉獻給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5月4日,青年節。一位年逾古稀的諾獎得主和一個有著超過66年歷史的國立研究機構,因為青春結緣。

當天,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簽約。作為特聘教授,他將在上海有機所建立獨立的“點擊化學”實驗室,并招收研究生、培養博士后。

“我將把科研生涯的最后時光奉獻給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夏普萊斯說。

因氟結緣

與國內其他單位引進諾獎得主不同,這次是夏普萊斯主動向上海有機所拋出橄欖枝。因為這里的氟化學團隊成果迭出,“上海氟”的名頭在世界上非常響亮。

而夏普萊斯的新研究恰好需要大量氟化學研究的支撐。2001年,他因“手性催化氧化反應”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分享了諾貝爾化學獎。事實上,在此之前的兩三年里,夏普萊斯已經改變了自己的研究興趣。原因是他發現了另一種他認為更有趣、更重要的反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炔烴與疊氮化合物可以非常迅速地發生反應。這被夏普萊斯稱為“點擊化學”。由于這類反應及其產物在藥物發現、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立刻引起科學界的高度重視。

“他最近發現的另外一個點擊化學反應,是以氟元素作為基礎的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氟化學。”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告訴記者。

于是,夏普萊斯首先想到了上海有機所??這個被國際同行稱為“上海氟”的團隊。

過去幾年里,這個團隊的研究成果3次被美國《化學與化工新聞》周刊作為封面文章或專題報道介紹。2019年,國外著名出版社威利公司出版的《當代有機氟化學》(第二版)專著中,共引用了中國氟化學家的17項成果,均由該團隊成員完成。

魅力來自何處

夏普萊斯在寫給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機所研究員戴立信的郵件中說:“我喜歡有機所的化學風格幾十年了……我也足夠出名了,發展點擊化學應用需要合作,我需要真正‘有機所式’的化學家們管理此類合作……挑戰化學家們的能力極限,給化學家更好的工具和更長、更寬的觸角進入化學世界!

那么,上海有機所的這種魅力到底來自何處,竟然吸引到諾獎得主主動“加盟”?

丁奎嶺給出了清晰的答案:研究所始終堅持面向學科前沿、面向國家需求的科研理念,充分發揮在原創性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堅持做“獨特”和“有用”的科學。

“我們特別強調人才是科技創新第一要素,把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頂尖創新團隊建設作為研究所的重中之重!倍】鼛X說。

為此,“上海氟”團隊引進了不少“標桿人才”。

胡金波就是其中一位。2005年,胡金波通過“百人計劃”來到上海有機所。他帶領團隊選擇了全球鮮有人涉足的氟烷基碳負離子化學,幾年后發現了“負氟效應”,并開辟出了一系列新方向。

研究員張新剛則從廉價易得的含氟原料出發,發展出一系列氟烷基化和氟芳基化新策略、反應與方法,為含氟物質的高效制備作出了重要貢獻。

聚焦青年人才

不僅是氟化學實驗室,上海有機所在每個重點方向上都通過人才戰略,走在了國際前沿。

丁奎嶺認為,原始創新離不開優秀人才。“成熟的領軍人才,我們固然重視,但上海有機所更需要青年人才!

近年來,上海有機所引進20多位人才,其中16名是“青年千人”。

“在最初幾年給足科研經費,有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倍】鼛X說。

為此,除了各種人才計劃的支持,上海有機所還為引進的青年人才配套近300萬元經費。這使得他們在立足之初的三五年里,能擁有600萬元左右的經費支持,安心做科研。

于是,一批優秀的青年人才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平臺上,在有機化學和相關交叉領域的前沿,不斷探索,不斷突破,努力打造著全球化學領域的學術高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12008.html

相關閱讀:瑞典
初中課外化學實驗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
關于樂果的初中化學知識百科
德國化學家?瓦拉赫
初中化學?電木的來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