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剛和小麗兩位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氫氧化鈣都能發生反應。
1、小剛關閉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無明顯變化。B中盛放溶液。
2、小剛打開K,繼續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此步實驗目的是
小麗認為:通常狀態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實驗不足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3、小麗用洗滌干凈的上述裝置重新試驗,分別量取50mL 上述溶液放入A、B中,關閉K,通入約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無明顯變化。此實驗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其理由是
二 .碳酸鈣是一種白色固體,可溶于稀鹽酸并產生無色氣體。某同學想知道稀鹽酸中的哪種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鈣溶解并產生無色氣體。請你和他一起通過右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完成這次探宄話動。
(1) 你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過實驗①可以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鈣并產生無色氣體,還需要進行實驗③和④:
在③中應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④應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的探究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某校同學以“比較錳、鐵、銅3種金屬的活動性”為課題進行探究。
提供的藥品:鐵片、銅片、錳片、稀鹽酸、硫酸亞鐵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錳溶液。
【做出猜想】他們考慮到鐵的活動性比銅強,對3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錳>鐵>銅;
猜想二:鐵>銅>錳;
猜想三: 。
【設計實驗】為了驗證猜想成立,同學們分成三組,分別針對一種猜想設計實驗方案。
(1)第一組驗證猜想一。實驗方案是將錳片、鐵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觀察現象。
(2)第二組驗證猜想二。實驗方案是將錳片放入 中,觀察現象。
(3)第三組驗證猜想三。實驗方案是(只用兩個實驗):
。
【實驗及結論】各組通過實驗和交流,確認猜想一是正確的。第一組同學的實驗現象
是: 。
【拓展研究】隨后同學們對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方案涉及作了進一步研究。
為了驗證甲、乙、丙、丁4種金屬的活動性依次減弱,某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鹽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鹽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鹽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鹽溶液中。你認為哪個實驗沒有必要做?請說明理由。
。
36.請你和小明一起進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選擇藥品。小明對三組藥品進行了研究,實驗記錄如下:
組別藥品實驗現象
①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產生氣泡速率適中
②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產生氣泡速率緩慢并逐漸停止
③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產生氣泡速率很快
從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選擇第①組藥品,該組藥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
不選擇第③組藥品的原因是 。
(2)選擇裝置。通過對制取氧氣裝置的分析,他選擇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你認為他選擇的依據是 。
(3)制取氣體。將藥品裝入所選裝置制取氣體,并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驗滿方法是 。
(4)氣體檢驗。將生成的氣體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因此他確定該氣體是二氧化碳。他的檢驗方法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四、14.(9分)類比法是化學研究物質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學性質與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熱條件下也分解,僅生成三種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探究:
⑴ 小明首先根據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測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 小明對分解生成的其他產物進行猜測、驗證:
【假設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實驗一: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實驗現象是,小明據此判斷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設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實驗二:小明用右圖裝段進行實驗,從而證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請回答:A裝置中黑色固體粉末是 (填化學式),
A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 。
⑶ 討論交流:
小芳認為,小明的“實驗二”不需要B裝置也能夠推斷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觀點: (填“支持”或“不支持”),請說出你的理由: 。 小芳認為,從環保的角度看,“實驗二”裝置有一個缺陷,請你指出該缺陷: ,處理的方法是 。
五、(5分)同學們一起探究鋁、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小剛同學設計了用銅絲、鐵絲、鋁絲和稀鹽酸,只用一只試管,取一次鹽酸的探究方案。請你和他們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關問題。
(1)填表
實驗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① 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無明顯現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結論:金屬活動性Al > Fe > Cu
(2)小華同學認為在小剛設計的方案中,只要補充一個實驗,就可得出Al>Fe>H>Cu的結論。小華要補充的實驗是 ;
六、.某工廠產生的銅屑中含有少最鐵屑.現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銅,需除去其中的鐵屑,張山同學設計了甲、乙兩個實驗方案:
(1)以上兩個實驗方案中,從回收利用率角度考慮,你愿意選擇 。
(2)兩個方案中都有過濾操作,該操作中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3)寫出兩個實驗方案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方案甲
方案乙
(4)你能否再設計一個不同原理的方案?寫出你的方案
七.(5分)如右圖所示,某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
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現忘記了滴
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她
從燒杯中取了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
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
她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
(I)你認為她得出的結論是 的(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2)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請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象結 論
八.(8分)小紅同學想探究實驗室中碳酸鈣和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橫線上的①~⑦七個問題。
【提出問題】廢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小紅認為廢液中溶質只有CaCl2。
你認為還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① (填化學式)。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與結論】
(1)請你寫出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 。
(2)分別取少量該廢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兩支試管中,并向其中分別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做對比試驗,結果兩支試管中溶液均無色,于是小紅認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3)你認為小紅的實驗 ③ (填“能”或“不能”)證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④ 。
(4)如果要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選擇 ⑤ (填字母:A、石蕊試液 B、氫氧化鈉溶液 C、 稀鹽酸 )來代替酚酞試液,理由是 ⑥ 。
(5)若實驗證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確的,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⑦ ,反應完成后過濾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種溶質的溶液。
九、實驗室現有四種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分別為無水硫酸銅、硝酸鋇、氯化鋇、氫氧化鈉中的一中。為區分它們進行了下列試驗
步驟一:將四種固體分別編號為A、B 、C、D
步驟二:取少量上述白色固體樣品分別放入四支試管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振蕩,固體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藍色,則C是(化學式下同)
步驟三: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別放入三支試管中,向三種溶液中各加入適量C溶液,裝有B溶液的試管中產生藍色沉淀,則B是,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有A溶液和D溶液的試管中均有白色沉淀。
步驟四:為進一步區分A和D,另用兩只試管分別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適量的
溶液;若裝有A溶液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則A是
十.(6分)端午陽節后,小麗帶著快樂的心情返回學校。當她來到實驗室時,意外地發現實驗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發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問題】這瓶NaOH溶液一定變質了,其變質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麗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變質
你的新猜想: 。
【實驗探究】小麗設計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請根據表中內容填寫小麗實驗時的現象
實驗步驟 現象 結論
取少量NaOH溶液樣品于試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試液。 NaOH溶液部分變質
假設你的猜想正確,并按小麗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則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
⑴下列物質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麗實驗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⑵小麗第二次滴加的試劑除用指示劑外,還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應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
(本文由化學網整理提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70009.html
相關閱讀:瑞典
德國化學家?瓦拉赫
初中化學?電木的來歷
關于樂果的初中化學知識百科
初中課外化學實驗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